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九)

天纵莫敌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九)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九)

如果不是身在其中,莫敌真认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演习,因为双方的配合可谓达到极致,妙到毫巅。在138师指挥部的计划中,把庐江东城的老绿营围而不打,或者围而小打,目的是为了围点打援,把王占林的增援部队一口吃下,至于围在老绿营里面的建**,只需要围上三天,内外隔绝,外面的粮食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自然不攻自破。

接到指示精神的韦介伯立即行兵布阵,把上峰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侦察连早就把老绿营的地形图绘在一张纸上,各种条件因素一目了然。老绿营的面积算小,方圆二十几亩,呈不规则四方形,营区有东西两个门,其它方向都是高墙耸立,墙头由大块的方石砌成,上面虽然不能跑马,却也可以让两人擦身而过,结实的女儿墙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有凹型的劈刀位,还有回型的出枪眼。从东门到西门一条贯通的大路,把南北分成两个区,营区里面北边是营舍区,南头是训练区,大路两旁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清明刚过,树上正吐新芽,可以想像,在夏季到来之际,这条大路必定是绿树如盖,绿荫清幽。围绕着老绿营是干了水的护城河,想当年冷兵器时代,护城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进攻的一方受到护城河的阻碍,被城头上的弩兵居高临下,常常无功而返,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意思是没有五倍于敌的力量,进攻很难奏效。进入火器时代后,护城区的作用越来越小,城墙挡不住炮弹的轰击,护城河也早在枪弹的覆盖之下。早些年,护城河外面的树是不留的,因为常常被进攻方所用,从而对防守方不利,这些年,随着作战方式的变化,树木渐渐的又长了起来。

国民革命军二十一集团军四十八军138师414团团长韦介伯此时此刻就藏身在老绿营西门外的树林里。

韦介伯很有自信,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拿下这座军营,然而,得到的命令却是围而不打或者小打,这一下,让他有了如鲠在喉的感觉,打这种仗,远不如打一场酣畅淋漓的仗过瘾。一营堵东门,二营堵西门,三营分散,布置成散兵线,绕营警戒,有人敢在围墙上伸头,就给他来一枪。

一声令下,各就各位,首先打响的是414团的掷弹筒部队,他们潜行了老绿营的北边,找到一个理想的隐蔽位置,从容不迫的把手里的民二十七式掷弹筒排成一行,精确计算射击角度后,炮弹一窝蜂扔了进去。民二十七式掷弹筒的射程为220米,完全可以从北到南打穿,小小绿营,全部处于掷弹筒的射击之下,如果不是因为炮弹储量不足,仅靠掷弹筒,就可以把这个小小绿营夷为平地。

在掷弹筒的打击之下,建**慌了手脚,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大家各自为政,潮水般从东西两门涌出,有些空头又手,没有枪,有些甚至连衣服也没有穿整齐。

两个营的机枪,早在距离营门不到两百米的地方布下了阵地,一看建**冲出,不约而同的扣动了捷克式的板机,火网立即向着营门罩去。

跑得最快,一马当先的建**原以为自己的反应速度又一次救了自己,然而看到自己上突然出现几个枪眼时,才知道,反应太快也会死人,不甘的目光最后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机枪阵地,茫然散去。

跑在后面的转身跑回军营,把身子牢牢的贴在围墙下,这个地方最安全,子弹不会转弯,掷弹筒弹也不会从围墙边直直落下。

看到军营门口横七竖八躺着的十几条尸体,韦介伯笑了,这种仗太简单,接下来,只要守住就行,里面的人,借给他们一倍的胆子,他们也不敢再冒头。

经过前两分钟的混乱,绿营里的建**终于搞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被包围了!

被一颗掷弹筒弹落在门口,弹片割伤额头的建**庐江守备团一营营长很冷静,他坐在办公室里,直到掷弹筒的爆炸声告一段落,冲出两个门的士兵被打了回来才回过神来,叫人过来给自己包扎,打水洗掉脸上的鲜血,然后才开始布置防守。首先是让人上围墙,从女儿墙的开口处瞭望,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人来进攻自己,有多大的战力,从之前的掷弹筒落弹量来看,应该有一个团。伪营长知道,在庐江,除了他们这个团之外,还有一个韦介伯的414团,过去的半年,大家交手次数不少,这次估计又是他们。让机要员发报,请团长增援。

如果照往常的作战方式,韦介伯看到对手如此仓皇而出又如此仓皇而退,必定会一股作气,杀入军营,想起师部的安排,韦介伯才放弃了大好时机,压住进攻的冲动,交待了一声,密切监视,别让里面的人打了黑枪,转身走了。

转下来的战斗就比较耐人寻味,营外的人不进去,营内的人不出来,营内营外均以打黑枪为主,不时响起一声孤零零的枪声,有时会打中人,大多打不中,打中了,就会伴随着冲天的骂声。营内有围墙,营外则有树木,大家的目的一样,希望增援部队快快冒头。

王占林一眼就识破了韦介伯在庐江的阴谋,一纸电报,上报合肥的和平建**师部,同时也上报巢县的一一六师团部,电报的内容很吸引人,既然对方要围点打援收拾自己的增援部队,不如多送点人进去,看看对方的牙口如何,能吃下多少增援部队

合肥收到电报的师长沈席儒拍案大呼善哉,多少次,皇军想找中**队决战,这一次,送上门来,正好聚而歼之。巢县的篠原诚一郎也点头微笑,这位王占林,敢以身为饵,很具有牺牲精神,应该表扬。随即命令,北路合肥尾崎信行130旅团派出一个步兵大队,配合建**第六师一个作战旅由北向南,压向庐江。南路安庆清野直之119旅团派出一个步兵大队,配合建**第七师一个作战旅由南向北,夹攻庐江,同时,巢县的一一六师团总部派出一个步兵大队,与盛桥的王占林余部配合,佯援庐江。

日伪军的调兵遣将,在第一时间就由四十八军参谋部传到了138师的指挥部,把龚庆元吓得不轻,准备了一桌的饭,来了三桌豪客,这让主家有点作难。

从军部的电文中可以看出,军部也颇为担心,已经命令176师,在必要的时候对138师进行增援,同时也向集团军请求,要六安的第七军对合肥保持进攻的态势,尽量拉住北来之敌。李本一望了望坐在窗边低头不语的莫敌,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这位之前的提醒很及时,看来他早早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天纵,你认为,当务之急是先退哪一路?”走到莫敌身边,李本一很认真的问。

“哪一路?”莫敌抬起头来看了李本一一眼,说:“就目前而言,哪一路我们也退不了!”

李本一低下了头,可不是,414团围攻庐江,412团驻守舒城,自己手里能用的,只是一个413团而已,如果说外援,也只有412团在三河的一个营和528团的一个营。凭这些人,想拿下东北南任何一路都不容易,自己之前还想分而破之,看来,不如莫敌看得分明。

“那怎么办?”李本一有些茫然。

“半天之内,拿下庐江,把414团解脱出来。野补团迅速赶往庐江,成为后备队,镇守庐江,或者还可一战。”莫敌之前已经考虑很多,很有章法的一一说来:“安庆之敌,路途遥远,肯定到不了庐江,即使到了庐江,也是强弩之末马后炮,不足为虑。北来之敌,想通过412团把守的三河渡口,起码需要两天的时间,这两天时间,足够我们拿下东路王占林部。只是不再是被动的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集412团和413团之力,一举拿下强敌。如果能够在巢县援军到达之前拿下王占林,我们就能全面回复主动。”

李本一大摇其头,赞叹道:“天纵,我总算知道你战无不胜的原因了,你布兵作战,完全没有定式可言,一切均在变化中变化,难怪总能掌握先机。”

龚庆元也大摇其头,说:“天纵这种作战思路,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有变化能力的部队作为基础,能攻能守,能扰能追。我相信,你的野补团能够满足你的作战调配,但是其他部队就未必能够达到你的要求。天纵从你这几天对138师部队的观察而言,能不能适应你的作战部署?”

莫敌想了想,轻轻摇摇头,说:“不知道。”

不是不知道,而是达不到,不好说破而已。龚庆元明白,李本一也明白,但是目前就只有这些部队,只能用他们,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不论怎么样,莫敌的思路是对的,先拿下庐江再说,起码不会让自己一个主力团废在那里。想电令韦介伯,立即进攻。

刚叫来机要参谋,准备下达进攻命令,被莫敌叫停,莫敌知道李本一这一命令下去,韦介伯肯定会不遗余力的疯狂进攻,打下老绿营是肯定的,但是打下了老绿营之后414团还剩几个人,韦介伯是不考虑的。韦介伯不考虑,李本一也不会考虑,在他们看来,只要达到战略目标,牺牲是必须的。但是有一点他们没有想到,一个打残了一的414团,对接下来的战役有多大的帮助?

招手把梁宜生叫了过来,问道:“宜生,如果把413团和414团的手炮全部给你,你能不能在半天时间内拿下庐江老绿营?”

梁宜生点点头:“能。”

“有什么要求?”莫敌再问。

“我们从这里出发到庐江,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你让韦团长的工兵给我做一个可以移动的高塔,起码十米高,顶部有一个刁斗,机枪打不穿的观察哨。”梁宜生说:“从之前的战况看来,庐江老绿芝里没有炮,不会对这个观察哨形成威胁,安排一两个人在上面,对炮击区的情况指导,对炮弹落点予以纠正,最多半个小时,就能把里面的人全部炸出来。当然,不能再用机枪堵门口,要接受对方投降,不要把对方搞成困兽。”

莫敌笑了,没有说话,因为与他同时听梁宜生说话的还有李本一和龚庆元,能不能用,合不合用,决定权在他们。莫敌个人认为不错,梁宜生虽然长了不少油,脑袋还没有被油腻住,弄出的屎计虽然没有太多的新意,到也行之有效。

李本一看了看莫敌,又看了看龚庆元,猛的一点头,就这么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