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三)

天纵莫敌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三)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二章 战余(五十三)

第一顺位是抢日本人,第二顺位是抢和平建**,第三顺位是抢土匪湖霸,第四顺位是不法商贩,目标既已定下,接下来就是选择。选择采用的方式是排除法,首先排除的是日本人。距离舒城最近的日军驻扎在合肥,之前138师驻扎在六安时,没少跟他们打交道,对于日本人这支军屯性质的二流部队,他们有很深的了解。一一六师团于1938年5月15日以第16师团留守人员组建,辖两个步兵旅团,一成立即编入华中派遣军,先属11军,参加过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因为在作战中损失较大调往13军,作为驻防部队一边修整一边治安,同时还要作为第二梯队养精蓄锐,有朝一日杀上一线,与中国中央政府军血拼。目前,以师团长篠原诚一郎为首的一一六师团司令部驻地在巢县,清野直之第119旅团是莫敌的老对手,驻守安定,尾崎信行第130旅团则驻守合肥,在六安合肥之间与138师团拉锯的就是这个旅团。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哪怕是采用打劫的方式,从130旅团身上捞便宜,138师从师长到士兵都没有这个胆量,他们深知与对手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更何况目前驻守六安的是第七军,与130旅团形成下面冲突的也是第七军,138师不会捞过界。

既然日本人不能成为失去的对象,那就退而求其次,抢和平建**。合肥有沈席儒的第五师,还有三个守备团。第五师的三个守备团其中一个还是玩笑,那就是舒城守备团,舒城完全掌握在138师手里,和平建**不可能染指。相对而言,有抢劫机会的是王占林的庐江守备团。王占林的庐江团,过去一直搞不明白隶属,他是在安庆刘作欣第六师的协助下发展起来,而庐江从地域上划分则更靠近合肥,最重要的是王占林在南京有人,不服刘作欣也不服沈席儒,从而成为一个独立存在。这次明确为第五师下属,才把隶属确定,其结果是刘作欣乐得不管,沈席儒懒得过问,王占林仍然是独自为政。去年十月,138师414团开到庐江,与王占林打了几仗,互有胜负,总体而言,414团吃亏较大。不是414团团长韦介伯笨蛋,而是因为王占林先入为主。王占林这几年在庐江的经营,虽然不至于把庐江弄得铁板一块,但是风评不差,他大搞贸易,从南京等地调入大量物资,与当地产品进行交流,搞活了经济,还搞富了平民,最重要的是,他肃清了巢湖西部的匪患,渔民能在湖上安全劳作,而不会遭到抢劫。新四军撤出无为,一一六师团搬到巢县后,濡须河漕运完全落入敌手,补充物资从濡须河漕运进入巢湖,直接到达盛桥等地,不需要再通过安庆等地中转。有了地利人和,单凭一个414团,想憾动王占林在庐江的地位,不容易。

龚庆元听到崔坚的介绍,第一想法就把这次抢劫对象锁定王占林,在他看来,一个和平建**守备团,水平有限,战力有限,就算是占据地利人和,优势也十分有限,所谓尽是胡椒也不辣。莫敌也与龚庆元有同样的意见,莫敌跟王占林在望江打过交道,王占林输得很惨,就这么一个角色,来到庐江后,享尽地利人和,就算他化身为龙,也不能升天。

莫敌认为,之所以138师414团不能在与王占林的交流中占居优势,原因还是归结于414团的领导人,一将无能,牵累三军。

在崔坚和戴家谨的介绍下,龚庆元和莫敌对414团团长韦介伯有了粗浅的认识。韦介伯,生于1903年,今年三十八岁,贵州贵阳人,贵阳讲武堂毕业。民国二十四年赤军过境,王家烈势力被薛岳架空,王家烈军残部周芳仁等率领2个团的黔军逃入广西,其中就有担任营长的韦介伯,此后,韦介伯就一直在桂军中生存发展。抗战暴发,韦介伯担任陆军第48军138师412旅824团团长,进入前线,参与了徐州会战、津浦路南段攻防战,在霍山鹿吐石铺,824团全力出战,终获大捷,成就了韦介伯的善战之名。

政治部主任戴家谨补充说,韦介伯身材魁梧,像貌堂堂,一表人材,治军极严,正直无私,敢作敢当。文武双全,下笔千言,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军营传“天不怕,地不怕,只怕韦介伯讲话。”拉开话匣子,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直说得你脚站麻了为止。

这样的人才,应该不至于在庐江站不下脚跟,莫敌和龚庆元十分不解。

最后,还是李本一的一句话定了调,明天,野补团和刘青龙团第一批到达的两个连,把第一批粮食送到舒城,同时去的,还有师长李本一,副师长崔坚、参谋长龚庆元、军部参谋处主任莫敌。但家庙的留守,由政治部主任戴家谨和后勤部主任刘荣春负责。行军路线是但家庙到万佛湖,电令驻扎在万佛湖的韦介伯部到毛岭板桥对接。在李本一看来,第一批的物资是粮食三万斤,野补团一千人,不带武器,每人负重三十斤,走二十里路,不算艰难。之后的二十公里,则由414团一千多人负责,也不劳累,还能增加略过速度,同时也省下一笔运输费用。

崔坚有点意外的望着李本一,在这两年138师的一惯做法看来,韦介伯的414团是主力团,以作战为主,不参与物资运输的工作。运输物资的工作应该由野补团负责。李本一的命令很明确,野补团把物资送到毛岭后,交给414团,然后返回但家庙,414团负责把物资运回驻地。但是一直不从事这个工作的414团,是否能够承担起这个工作,不好说。

对于414团是否配合,后勤部主任刘荣春几次想开口提醒,看看崔副师长不作声,也选择了沉默。

第二天中午,当行军大队到达板桥时,眼前的景象让李本一火了。

在面前,只有414团的辎重连一百来号人,作为代表前来迎接的是414团的参谋长王显。王显很懂礼貌,一个个敬礼,脸上堆满了笑,却没有想到,新来的师座大人已经怒火攻心。电文上要求414团全团前来,结果只来了一个连,这个连如果赶了几十挂大车来也就算了,一个个空着手,巡山观景一般,看来,他们是没打算靠自己的力量把物资弄回去的了。

李本一压住怒火,问414团参谋长王显:“王参谋长认为你这一个辎重队能够把这三万斤物资运回万佛湖吗?”

王显楞了一下,说:“不是有野补团吗?”

“野补团的防区在霍山,他们没有义务给你们当搬运工。”李本一说:“不是叫你们全团都来吗?怎么就来了一个连,你们确定,一个连能够把这些物资弄回万佛湖?”

王显有点不解,在他看来,野补团就是他们的搬运工,一个不从事作战的野补团,搬运粮草,培养新兵,做点后勤工作,正本当行。

“这是什么地方?”李本一问。

“这里叫板桥。”王显回答。

“距离这里最近的铺镇是哪里?”李本一再问。

“往南一里,就是毛坦厂。”这一次回答的是崔坚。

毛坦厂,这个地名李本一有印象,初定刘青龙的413团就暂时驻扎在这里,之前韦戴庠413团剩下的一百多人早就来到了这里。在前面的岔路刘青龙团的两个连,就与大部队分道扬镳,进入了属于自己的驻地。李本一冷冷的告诉王显,所带的一个连能够搬多少物资就搬多少,搬了立即走人,以后不想饿肚子,就来毛坦厂搬,想让别人送,还得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王显知道师座大人怒火从何而来了,不敢作声,他们的防区在庐江不在这里,失去了驻地就如同丧家的野狗,作为丧家之犬还要充老大,悲剧了!想让崔坚崔副座帮忙说两句好听的,看到崔坚的脸色,比李本一的还要黑,更不敢说话,在政治部戴主任眼光示意中,走人。

李本一让野补团把剩下的物资送进毛坦厂413团的驻地,暂时把物资管理起来,李本一等人也不去万佛湖,就在毛坦厂呆了下来。

龚庆元和莫敌一直没有出声,一来是新来乍到,不好随便发言,再一个实在是看不懂,这个414团,还真是个当然的主力作战团!这位韦介伯上校团长,还真把自己当成个角色看待了。

“天纵,在176师,你们野补团不会也是搬运工的角色吧!”找到一个避静的位置,龚庆元点燃了一支烟,悠然吸了一口后,问道。

莫敌笑着摇摇头,说:“我们176师的野补团,是超然的所在,说句狂妄不中听的,我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如果把414团比喻成丧家之犬,那176师三个作战团就是守户之犬,在西六县,真正有机动作战能力的不是那三个主力团,而是只有一个野补团,能够有空有时间有精力有胆子到处惹事生非的也是我们野补团。无论是覃振元,还是杨创奇周孟雄,不仅不敢踩踏作贱我们野补团,甚至都不敢得罪,要知道,一旦敌人进攻他们的防区,能够增援的只有我们野补团。看到138师颜俊隆的野补团混成这个样子,我有点看不起,主观上把自己放在从属的地位,从气势上就弱了一大截。搬运工我们是做过的,上次打大龙山机场,几百桶汽油全是我们自己搬回来,那是真辛苦。不过,让我们帮其它三个团搬运粮食,这种事真的没有做过,就算我愿意做,不知道搬去的粮食他们敢不敢吃!”说到这里,莫敌身上似乎焕发出一种霸气,一种与他的身材极不相符的霸气。

“这才是我认识的莫老大,够强够恨够威狂妄!”龚庆元乐了,指着自己的脑袋笑道:“我算是看明白了,这个138师,真正要解决的不是粮食,是这里。”

莫敌点点头,138师是典型的镙丝帽单位,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成作战机器上的一颗镙丝帽,装在机器上作用明显,离开机器就是垃圾。师本部是如此,团一级也是如此,他们没有独立的作战能力,更没有独立的生存能力。这种作战单位更适合放到大兵团作战中去,放在日伪夹花地带,不仅要让自己独立生存,而且还要与各方势力斗智斗勇,不是他们的优势。望了望远处的李本一,莫敌想,这位当了一年的县长,又当了一年多的专员,不知道有没有长进,不再是过去那个敢跳富春江的李本一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