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七十)

谭何易来到天龙关后,每天惊喜不断,小市抢粮,余井炸营,石重又去了公岭。但是,这些惊喜加在一起,也没有今天晚上莫敌这淡淡的一句有震憾力。吃完晚饭,来到小角楼喝茶,角楼里点着一盏马灯,灯光昏黄,灯火摇曳,山风吹着松树,发出吱吱咯咯的撕扯声。红泥小火炉里的火苗很旺,舔着茶壶底,不一会,茶壶嘴就冒出了淡淡的白气。

“高河埠的守备营营长刘进是我们的人。”莫敌说。

“什么?”谭何易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问。

“整个高河埠守备营都是我们自己人。”莫敌又说。

“什么什么?”谭何易这回听明白了,只是反应不过来,有点呆。

“二连连长章进福原名叫韩宗俞,是我们侦察连的战士。现在是侦察连一排排副,只是他这个排副一直空缺,不到岗。”莫敌说:“赵晋离开高河埠后,刘进营长把韩宗俞拉进了军营,直接提拨为排长,三个月升了三级,从新兵成了连长。”

谭何易总算搞明白了这些关系,问了第一个最蠢的问题:“你是说,高河埠守备营的营长是我们的人?”

“是!”莫敌回答。

“守源潭的孙权呢?”谭何易再问。

“也是!”莫敌再回答。

“那为什么还要让528团移兵青草隔,防备源潭的援军。”谭何易问完了,立即醒悟过来,说:“我知道了,528团移军青草隔,就是为孙权打掩护的,为他们不去增援找理由,是不是?”

“长官英明!”莫敌来了一记马屁。

“英明个屁!”谭何易说完,大笑起来:“莫天纵啊莫天纵,这个西六县,你的布局到底有多深!还有多少秘密藏着掖着!”

“不敢说啊!”莫敌说:“一旦暴露,就是人头落地,我也只能告诉你一个人,这些人的生死可也就交给你了。”

听到这话,谭何易重重的点了点头,说:“放心,我只是知道,但是我决不调用,一切到你这里为止。天纵,以后,西六县的事,你大可作主。”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老也别让我乱作主,这里,有第一区专员,有176师师长,还有第一区区党部,哪一级都能压死我。”莫敌说:“我打完这一仗,还是老老实实缩回我的岳西,听风吹风止,看云起云舒。”

“你放心,打完这一仗,一切都将改观。”谭何易豪迈的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水已烧开,莫敌把茶砌上,山泉水,当年茶,杂木碳,生铁壶,无一不是泡制好茶的必备条件,竹子做成的茶具,带有天然的味道,更增加了茶味的飘逸。茶,人在草木间,与天地同在,与万物共存,是为不朽。

“只是有件事想跟你说说。”莫敌给谭何易斟上茶,说:“我准备趁章进福二连还没有到棋盘,让钟良佯攻源潭。既然安庆的警备司令部已经下令要棋盘、源潭和余井互联共保,那么源潭的孙权就可以向余井的李富贵求助,彭伍营负责打援,看看能不能占到一点便宜。”

“如果李富贵不救,怎么办?”谭何易问

“那就让钟良和孙权的战斗打得更激烈一些,更惨烈一些。”莫敌说:“通过安庆方面向余井施压,李富贵不出来都不好意思做人。”

谭何易大笑,钟良打孙权,估计会打得比较热闹。

钟良打孙权具体时间还没有定,石重这里,却在黎明前就出发了。之所以走得如此之早,是因为得到确切消息,日军的炮中队昨天下午已经出发。这个炮中队,并不属于安庆的119旅团,而是属华中港口监理部转运补给基地。**安庆江防炮台被摧毁后,日军为了重建江防系统,加强对长江沿线的防御,增加了一些小口径的炮火,这个炮中队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为了协调这四门炮,119旅团旅团长清野直之向港口监理部渡边哲少将哀求了不少时间,还答应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才把炮中队借出来,保证在作战结束后,毫毛无损奉还。

转运补给基地与陆军119旅团相比,就是富翁和贫民,下午,四辆日产脱兔80卡车把四门70步兵炮和122名日军全部送到奉贤关,移交给陆军119旅团。如果在和平年代从这里到潜山梅城,可以往高河埠方向沿安宿公路采用汽车运输,自从余井皖水上的浮桥被炸断,棋盘一带三番五次被新四军杨克志部和176师莫敌部骚扰之后,这条公路就只能通到高河埠为止。从黄墩小路运输,就只能采用驮马和独轮小木车,路程虽然近,却原始得多,相对于动则汽车轮船的炮中队而言,比较艰苦。

这是一个真正满编的*步兵炮中队,标准122人,在奉贤关一下车,就告诉接待他们的119旅团参谋副官,给他们准备了四十匹骡马。他们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完全是按照炮兵操典配置,九二式步兵炮可以分成三大部分,需要三匹驮马运输,如果人扛还可以继续拆分,分成九大部件。每门炮为一个作战单位,称为炮班,每个炮班需要自备炮弹二十枚,这个炮弹由炮班的备弹手背负。其余炮弹交由弹药组负责,27个弹药运输兵,各人负责背负一箱弹药,一箱炮弹重30公斤,五枚,合计是135枚,这是作战备弹。此外,还有战略备弹,需要二十匹驮马,每匹驮马可以驮弹药四箱,共计四百枚炮弹。一个完整的炮中队,所有备弹为六百一十五枚,可以进行一次中型的作战。119旅团后勤部是真正的穷鬼,为了这三十二匹驮马,加上运输小队人马所需的粮草的八匹驮马,合计四十匹,费了不少的劲,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专门派出了一个驮马小队,由四十个马夫组成。

因此,在今天早上从奉贤关出发时,炮中队、驮马队和护送小队加在一起,这支增援部队成为一支超过两百人,还有四十匹驮马的不小队伍,走起来拉得老长。在日本人看来,从月山到黄墩这条路上,一般的小土匪武装,绝不敢向这么大的队伍动手,所谓太岁头上动土,谁也不会活得不耐烦。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已经有一伙准备在太岁头上动土的人,正在路上等待着他们。

在石重还是侦察连连长的时候,长期在石镜月山一带监视安庆日伪军的动向,对这一带可谓熟之又熟。一大早从拦坝村出来,两个连就马不停蹄的向前赶路,目的地很明确,就是月山路口往西五里的杨家岭。这个地方虽然叫岭,却也只是一个低缓的土丘,古驿道从月山过来,一路直行,到了杨家岭,就算是进入了连绵的丘陵地带,也才有了沿路的第一个大弯。路顺着岭坡,绕过岭脚,绕一个外弯,再沿着岭脚,进到岭谷,绕了一个内弯。走出内弯,前面又是一个同样的山丘,再绕一个外弯就到谢家槽。路,虽然很平整,却变得蜿蜒蛇行,沿着坡脚,出没在松林里。

这一段内弯,就是石重定下的战场。赵胜安的突击连是这是埋伏的主角,张重山的拐把子排就放在堵头的位置,十二挺拐把子各自划定一个射击区域,绝不容许这个区域里有一个活人。兜尾的是M712突击二排,他们的工作是把进入杨家岭内弯的敌人封住,不能让一人离开。侦察连的人都是短枪,M712对于他们来说属于重武器,他们的常备武装是驽箭,是*,是勃郎宁,是南部十六,是蘸了毒的小短刀。他们散布在路上方的树林里,工作职责是打击那些妄图跑到树林中躲藏的日军。在山坡较远的致高点,是突击连三排,他们的水连珠全部装上了瞄准镜,负责对埋伏区域里向外面田野里逃跑的落单的日军士兵开枪。

石重告诉赵胜安,不要怕打死人,也不要担心射死马,更不要担心子弹打在九二步兵炮上把炮打坏,只要日军的前锋进入既定区域,一排首先开枪,然后是三排,只要打掉了担任护送任务的日军步兵小队,炮中队和运输小队就非可以忽略不计。一个炮中队总共不到二十支枪,运输队更是赤手空拳。

张生虎对石重说:“老大,能不能先不打运输队,打死了牲口,这么多物资我们也难扛啊!”

石重说:“可以考虑,但是有一条,日本人不留活口。”

张生虎点点头,不留活口,是警卫营的规定,活的日本人,只能带来麻烦。

埋伏刚刚停当,前方的观察哨就发出了消息,日军到了。

石重站在杨家岭最高的位置,这里与驿道的相对高度也不过是十五六米,在几棵虬龙松的半腰上,横着架了两根木条,弄了个摇摇晃晃的观察哨,拨开前面的松枝,免费能够看到东边的大道。

怎么看,日军的行军队列,都是送死的样子。步兵小队走在最前面,日军步兵的素质不低,行走很小心,密切注意观察周边,枪扛在肩上,时刻保持出枪的姿势。紧跟着步兵小队的是炮中队的炮班人员和中队部人员,约五十来人,他们大多空着手,没有武器,也没有负重,他们的炮都在牲口背上,走得很是轻松,对着周围的景致指指点点,一副观光客的模样。在他们的后面,才是负重的弹药小队,每人的背上都背着一箱炮弹,横在炮弹箱上面的,是每人的行李背包,他们也没有武器,一箱三十公斤的弹药不轻,能够减少尽量减少。接下来是驮马运输队,一个马夫牵一匹马,倒也走得整齐,马夫也有负重,自己的背包行李,还有一些食物和牲口用的物品,没有配枪。走在最后是二十来个武装持械人员,步兵不像步兵,炮兵不像炮兵,他们背着三八式马枪,没有上刺刀,走路很散慢。石重看了好一会,也不敢肯定这是什么角色,还是张生虎提醒他,这应该是炮中队的警备人员。三八式中短枪管步枪,大多就是给这些炮兵、骑兵、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准备的。

日军队伍走得不快,却很坚定的,一步一步的向石重给他们准备的坟场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