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四)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四)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四)

小角楼是个吃火锅喝小酒的好地方,外面风声萧瑟,却吹不进这小小的角楼,只能弯进淡淡的微风,正好吹走角楼里的浊气。小小的火炉,上好的杂木碳,冒着青红的火苗,恰好能保持火锅的温度。喝上几杯,谭何易有了些许的醉态,涨红着老脸,话也多了起来。他模样长得并不英俊,脸上还有几颗麻子,脸一红,麻子就发紫,很是光鲜。

“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天纵今年应该是而立之年了吧!”谭何易夹着一块猪肚,扔进嘴里,野猪肚有点韧性,却越嚼越有味,谭何易喜欢这个感觉。

“是啊,不知不觉,虚度三十春秋。”莫敌也感怀起来,端起酒杯,举向谭何易。

“胡说,你这还叫虚度!”谭何易不同意了,说:“三十岁的上校,放眼中国,也不多的。你知道我三十岁时,在做什么吗?”

“不知道。”莫敌一听这位开始忆当年,也有了兴趣,问道:“在做什么?”

“少尉特务长。”谭何易说完,举杯与莫敌一碰,哈哈大笑起来。

少尉特务长!这个级别有点太低!莫敌也不由笑了起来,他知道,面前这位,今年四十有三,已经是少将副师长,可以想象,从三十岁到四十三岁这十三年,完成了从少尉到少将的飞跃,应该活得相当的精彩。

也许是看到了莫敌的心里,谭何易笑着说:“我们家是郁林忠村谭屋的农民,祖上曾考中清朝雍正年间的武举,任过卫所千总之职,之后几代一直是武职,家里崇尚武功。祖父一代,家道中落,到我出生时,已与当地常人无异。读过几年私塾学堂,便在家帮工,还娶了一房妻室,生了一子二女,如果太平盛世,我只怕也就如此过完一生。”

莫敌点点头,的确是这样,乱世出英雄,乱世出豪杰,自己也是因为乱世,才走出百寿那个小山沟,来到长江边上,得看大河奔流。

“二次讨桂战争,大军过境,我在玉林加入了李宗仁长官的部队。那时,已经是二十五六岁了。”谭何易谈兴大开,说起了故事:“黄埔军校开办,南宁军校也更名为中央军校政治分校,我早年读过书,有文化底子,成了步兵科第一期学员,当时的校长是北流人俞作柏,步兵科科长是保定三期的程鸿烈,学生队队长是保定一期的许宗武。我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员,那年我二十九岁。”

二十九岁进军校,确实有点老,莫敌想到这里,才哑然失笑,自己三十岁了,虽然进过军校,却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形同没有进过一样。

“第二年,民国十六年,我三十岁,军校毕业,正因为年龄大,在学员中我最听话,也最愿意做事,被教官看中,留校任少尉特务长。”谭何易说:“这个特务长,不是现在特务连的特务长,其实就是事务长,每天推着木车去买米买菜的勾当。跟天纵你的三十岁,可是天差地别,你现在可是上校军衔,一团之长,还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那时是一家几口,全靠我的点点津贴过活,听从郁林老家来的人说,我老婆上要照顾老母亲,下有三个小稚童,一日三餐只能基本维持,只有3套衣服,其中两套补了又补,比普通农妇穿的都不如。知道这个消息,我大哭了一场,第一回贪污了学校的买米款,本来应该现付给米老板的米钱变成了赊帐,把钱送回了老家,我在军校,用了一年多的工资,才把这笔钱付完。”

莫敌大笑,说:“民国十六年,我们北伐到了南京,我当时也是少尉排长,跟你一样。只是我当年只有十七岁,年龄比你差了一大截。”

变数出现在莫敌呆在平乐民团那几年,谭何易在军校步步高升,1931年,以少校军衔出任李宗仁第1方面军廖磊第7军罗活第61团第1营少校营长。接下来,就是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第5期高级班深造。从这个高级班一出来,立即草鸡摇身变凤凰。先任第7军覃连芳第24师程树芬第72团 第1营中校营长,升任第7军杨俊昌第21师第61团上校团长。淞沪大战后期,出任杨俊昌第171师第511旅一线指挥官兼第1021团上校团长,之后,升任第171师第511旅少将旅长。1938年,转任第48军第176师第526旅少将旅长。

莫敌知道了,自己与面前这位最在的区别,就是中央军校高级班的毕业证,有了这个证,就能登上少将台阶,没有这个证,就只能在校级这个层面混吃等死。同时,莫敌也知道了为什么区寿年被免除176师师长职务时,没有让谭何易直接顶上去,而是调了一个郑沧溶来,那是因为谭何易的资历不够,否则,作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李品仙校长高级班的学生,在安徽这个一亩三分地,也算是出自名门。

“我要扭转。”谭何易指着莫敌,很认真的说。认真的态度让莫敌完全摸不清头脑。

“我要扭转野补团在176师的地位。”谭何易终于把话给补完:“在176师,野补团不应该再是一个从属团,不再是一个配合团,而是一支比主力还强的主力,在安庆西六县,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野补团的作战范围,它是一支野战部队,而不是一支补充部队,相反,176师任何一个团,都要自觉成为野补团的配合部队。”

莫敌吃惊的看着面前这位,看来这位完全喝醉了,你老兄只是一个副师长,这种调整只怕你说了不算,也就是谈谈感想罢了!

“我需要一场胜利,来奠定我在176师的军事地位。”谭何易一点也不像酒醉佬,很正色的说:“这次潜山怀宁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日军大举进攻,一个联队加一个伪军团,从编制上来看,比康王寨和罗田任何一路进犯日军都要强大,那两路,171师和172师取得了胜利,哪怕是惨胜也是胜利,这一次,敌人面对的是我们176师,我们能不能战胜,这个悬念已经上升到第五战区和总参谋部。第五战区的态度是,如果没有增援,凭176师一己之力,胜算不大。现在的问题是各单位各部门都各有任务,抽不出时间来增援176师,因此,在上面看来,大别山南麓是丢定了,我们176师只要在谷口、水吼建立两道防线,不让日伪军进入岳西,就算是成功。”

之所以上面有这种判断,是基于526团和527团上报材料所作出的,杨创奇和覃振元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扩大敌情,无限夸大,先把问题摆出来后,如果战胜了,是自己超水平发挥,如果失利了,也在预计之中。当然,他们的情报也没有错,日伪军人数合计的确将近四千,526团527团都是一千三百人的标准团,即使再加上一个野补团,从理论上而言,也不是敌军的对手。

莫敌有点愕然的看着谭何易,上面的态度原来是这样的,这也未免太过悲观,要知道,进攻康王寨和罗田的联队都是满编联队,而这个青木130联队则是一个缩编联队,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纯步兵联队,除了八门曲射炮,没有其它重武器,从实力而言,不可同日而语,至于跟屁虫一样跟在后面的刘迈宰团,那就是一群废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上面还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石牌的郝文波部,十一游的两个团,虽然比刘迈宰的部队还稍有不如,但是却成功的拖住了一个日军大队,对于把日军化整为零的战术实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有一个变数就是高河埠的刘进守备营,这个营是友非敌,在关键时刻,他们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西六县是我们的地盘,不是日伪军的地盘,在这个地方,我们有坚实的民众基础,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取胜的综合条件。原来,上面考量一场作战是否能够胜利,就只会数枪的多少和*的数量!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正在进行百团大战的赤军,每一个石块都是武器,每一个民众都是战士,每一寸土地都是战场,每一条沟沟坎坎都能把日本人埋葬。

莫敌暗下决心,如果真能把野补团打造成之前谭何易所说的那样,不妨帮谭何易打下这一仗。

“我们师的师长郑沧溶长官也是桂林人,天纵跟他熟悉吗?”谭何易的话,把莫敌从深思中唤回。连忙帮谭何易的杯中加满酒,与谭何易碰了一杯,莫敌回答说:“我们家在桂林乡下,在从军之前,我没有去过桂林城。第一次见到郑长官,是在淞沪大战后,我们撤退到浙江的安吉,他代理四十八军的参谋长。那时副座你还在五一一旅吧!”

谭何易点点头,说:“他虽然很老资格,桂林陆小,武昌陆预,保定三期,陆大二期都呆过,但是在军校工作多年,又在参谋岗位上日久,思维繁复,优柔寡断,不是上佳的军事主官人选。这一次,他坚持死守水吼谷口一线,在他看来,一个日军联队加上一个伪军团,不是一个176师可以战胜的。”

莫敌知道了,这位需要一场胜利,是想取而代之,拿下176师主官之位,他的年龄虽然够了,但是资历的确不太够,过去不知道,现在才知道,这位的军龄,不比自己长得太多。

覃国升端着一盘爆炒野猪肉走了进来,放在小几上,给两位长官添上酒,走了出去。看着覃国升的背影,谭何易说:“不管我是否主掌176军,目前身兼的政治部主任之位都需要让出,天纵你看看身边可有合适的人选。”

莫敌摇摇头,说:“这位不行,才升上来。如果副座那里没有适合人选,我这里倒是有一位,就是526团的副团长蒋春阳。”

谭何易点点头,那位还真是合适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