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一)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一)

入夜,赵胜安带着突击连进入了小市。这一趟,赵胜安走很很舒服,因为赵晋安排得很到位。在上石牌,全连登上了赵晋安排的木船,木船不少,整整六只,日军撤退到平山后,皖河到潜水的航运正常畅通,这些船平时在皖河潜水跑航运,可以装载数万斤。上了船在知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船上竟然坐着郝文波部王新国一营的一连,这个连全部便装,除了几个人带着小短枪外,其它人都是手无寸铁,如同一伙民工。赵胜安惊讶的问一连长怎么来了?这是去干什么?一连长说,团座大人知道赵胜安这回是准备打劫小市的粮食,让他们来做搬运工,用这几条船,顺便把粮食运到石牌。石牌增加了一个吴万年部,储备粮有点吃紧,仗不知道还要打多久,胡县长已经着手去太湖望江买粮了,不然,仗打到一半断了粮,想不败都难。

赵胜安大笑,这些家伙,居然把主意打到了小市,不错不错,有想法!只是这么一来,增加了自己袭击小市的难度。之前赵胜安的作战目的很简单,把在小市筹粮的建**连打疼打走,然后用最快的时间把粮食分发给当地百姓,进而让梅城的青木联队再次分兵,起码要分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连的建**来小市,就算完成了莫敌的战略目标。计划比不上变化,这样一来,不仅要把敌军弄走,还要把粮食一点不少的交给一连,还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把粮食从皖水对岸的小市搬到潜水边,然后从容上船运走,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这段时间里,日伪军不会出现在小市。思来想去,这个工程不小。

在船上,想了一路,想得头大,坐船行军,舒服了脚,却辛苦了头。

一连长有点不好意思的问赵胜安,是不是给他们出难题了,赵胜安告诉他,难题算不上,只是比之前的难一些而已。之后想法很简单,这里只有一个伪军连,伪军连好对付,只要深更半夜往他们的营房里扔进几十个*,保管他们连枪都不拿,边滚带爬有多快跑多快。现在不同了,不仅不能让他们跑,甚至一个人也不能离开,小市距离梅城只有十二三里,跑步一个来回也就是两个来小时,如果他们回去报信,日军迅速增援,我们不仅带不走一粒粮食,甚至自己走不走得掉都成问题。一连长这才真正认识到,石牌一伙人给赵胜安出的这个难题,不止是有点大,是相当大!

船在潜水里逆水顶风而上,走得很慢,已经过了中秋,江上的风,夹杂着水气,更有些许的寒意,在船上,赵胜安让报务员打开电报机,把情况向水吼的团部报告,打了几年的日军,也向日军学会了一招,向上级请求战术指导。

莫敌和靳同轩在前敌指挥部开会,直到太阳偏西才结束,散会后,莫敌拉着526团来的蒋春阳,一起回到天龙关的团部,一起从桂林出来的弟兄,有日子没有见面,今天必须好好的喝一杯。一进天龙关,覃国升就笑嘻嘻的拉走了蒋春阳,这位正在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政治部主任,现成的老师送上门来,可不能浪费。莫敌刚进作战室,还没有喝上一口茶,罗卫就把赵胜安的电报递了过去。

“呵呵,这个郝文波还真会趁火打劫,这种粮食也不放过。”莫敌笑着说。

“这个粮食肯定不能放过,听张生虎留在小市的侦察员说,这段时间,建**在小市买粮,把当地粮价往上买高了不少,作仓库的齐家祠堂里,堆得满满当当,少说也有几万斤。只要拉回石牌,养活吴万年部就不会再有压力。”靳同轩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十一游跟我们一样,也是粮草自筹单位。”

罗卫听明白了靳同轩的话,问:“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帮郝文波这个忙?”

“当然!”莫敌说:“告诉赵胜安,想方设法完成任务。有什么需要的,只管来电。如果需要人手,我跟蒋春阳说,让高贵选营增援一个连。”

“没有问题!”之前在院子里跟覃国升说话的蒋春阳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了作战室,大声回答:“随时可以调动部队,反正,守在潜水西岸目前也就是做做样子,能够做点事还消痰化气。”

“如果再有一个连,就好办了。”罗卫想了想,说:“让高营长派出一个连立即出发,与赵胜安连在小市附近的潜水西岸汇合,什么时候碰面,什么时候动手,一切由他们作主。有两个全副武装的连,还有一个赤手空拳的连,差不多一个营的的人手,不可能搞不掂一个建**连。”

“如果是打,没有问题。”靳同轩说:“问题是要严密封锁消息,起码在五个小时之内,不能让袭击小市的风声放出来,否则招至梅城日军的增援,就会前功尽弃。”

如何截断建**求援的途径,是天龙关里团部最关心的问题。而在潜水边袁小圩码头边等待高贵选营增援部队的赵胜安则纠结于另外一个问题,小市在皖水的那一边,怎么样才能无声无息的渡过皖水,才能对建**进行袭击。看到赵胜安一脸的愁眉不展,郝文波团的一连连长凑了过来,问有什么不能解决的,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上点忙。听说是这个问题,一连连长笑了,说脚下条水,老鱼潭以下叫皖河,老鱼潭以上叫潜水,刘河口汇入的叫皖水,太湖流过来的叫长河,无论名字叫什么,都是一江水,在江上跑船的船民都是一家人,大多认识。我们这里有六条船,肯定有船老大认识小市渡口摆渡的。一问之下,不仅认识,有一位船老大直接告诉赵胜安,小市摆渡的船家刘老大跟他们家是儿女亲家,别人不夜渡,自己什么时候渡皖水都没有问题。赵胜安乐了,原来解决问题如此简单。

在夜幕中,有人看到了河西出现的手电筒光,三条船立即过河,把人接了过来。一上岸,赵胜安乐了,面前这位不是高贵选又是谁,哈哈一笑迎了上去,问:“高营长怎么亲自跑来了!”高贵选笑了:“什么亲自不亲自,我还亲自吃饭亲自拉屎呢。”这位在526团,日子过得郁闷,他不是覃振元的嫡系,出力的活都是他干,好吃的从来不会轮到他,还好,有蒋春阳在,日子过得不算艰难,这回是蒋春阳个人要他帮忙,岂能不认真对待。说:“我在潜水边守半个月了,一个日军的影子也没有见到,说不出的无聊,听说有事干,我还不赶紧走。好了好了,不说别的了,弟兄们都饿惨了,接到命令,来不及吃饭就出发,紧走慢走,走了两个小时,一个个都前胸贴后背了。”

有船就有粮,就有炉灶炊具,有河就有鱼,就有生鲜。饭早就做好,鱼也早就煎上,从石牌拉来的山药和水芹菜,让高贵选和他的弟兄们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咬下来。

吃完饭,一伙人开始往小市方向走,路不大,却不难走。秋高气爽淡淡的月光照着路,不需要另外照光。赵胜安与高贵选走在中间,赵胜安说:“高营长,你来了,我就舒服了,这场袭击,还要请你主持才是。”高贵选哈哈一笑,说:“赵胜安,你小子想得美,我来是来散心的,不是来操心的,你老老实实当你的指挥官,把我当成一个老兵好了。”指着身边的七连连长,说:“打仗,你跟他商量。”再指指另一边的郝文波团一连连长,说:“还有这个,你们三个臭裨将,是凑成一个大诸葛还是个小诸葛,跟我没关系。”

“那不行,我们做事,你必须帮我们把关。”赵胜安说:“不然我就跟我们莫老大说,你就会看我们的笑话。”高贵选大笑,说:“好好好,我不看笑话,我做事还不行嘛!”

很快,队伍走到皖水边,河对岸就是小市,摆渡刘老大的亲家走到河边,喊了两声,渡船摇了过来。把摆渡刘老大叫到赵胜安面前,随便几句,就把小市的伪军和他们的仓库搞了个清清楚楚。伪军连住在王家祠堂,仓库却放在约一里多路外的齐家祠堂,每天晚上轮流安排一个排,在齐家祠堂看守粮食。高贵选问刘老大,怎么在这个地方屯这么多的粮食,不收一批送一批去梅城。刘老大告诉高贵选,这里,是日伪军的粮库之一,从油坝黄龙一带买来的粮食,全部集中在这里,就没有想过要往梅城送。高贵选笑了,这些日本鬼子,就没想过会有人抢粮吗?刘老大说,怎么没有人想抢,前几天,江湖盗匪郑开臣就带人来抢过,没有想到,这里的建**连长很有水平,让守仓库的那个排拖着郑开臣,他从后面包抄,一下子就把郑开臣给赶跑了,还弄死了郑开臣两个枪手。听江湖上传言,宿松的马小狮这些天也往小市赶,想弄点好处。刘老大天天摆渡,听的江湖传言也多,信口一说,就是一大堆。

赵胜安问这渡口的渡船有几条,刘老大说就自己一条,如果想要多也有办法,小市码头停着几条平底小货船,平时在皖水里做航运,可以借来用用。指着他的亲家等几个船工,刘老大说,有他们几个在,什么船不都是玩。

第一船先把六艘船的船夫和突击连二排拉了过去,先在对岸警戒,很快,从对岸就划出七条大大小小的船。分了两次,把高贵选和赵胜安三个连的人马拉了过去。在刘老大家儿子的带领下,高贵选带着自己的部队向王家祠堂赶去。刘老大则一马当先,带着赵胜安和郝文波部一连的弟兄以及六个船的船工及他们的家属,赶往齐家祠堂。因为赵胜安跟他们说过,他们能搬多少粮食就搬多少,搬回去都归他们所有。

王家祠堂,警备松懈,之前的鸡鸣狗盗在小市闹了几次,都是直奔齐家祠堂,不会来王家祠堂找麻烦,因此,王家祠堂只在祠堂门口设了一个双岗明哨,象征性的告诉别人,这里住着人。

高贵选绕着祠堂走了一圈,看了看,祠堂一共有三个门,一个是放了双岗的前大门,一左一右各有一个腰门,除此之外,就是高达两丈五的高墙,高墙由青砖砌成,除了顶部有几个通气的孔,其它地方全部密封。三个排,各守一个门,只等齐家祠堂那边打响,这边的人如果老老实实呆在里面不闹事,就留他们一条命,如果他们要出门找死,就成全了他们。

赵胜安突击连则直奔齐家祠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