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一章 野补(十)

天纵莫敌 第十一章 野补(十)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一章 野补(十)

在黑石渡下了船,覃国升没有去找旅馆,他知道,这个小地方,即使有旅馆也不可能容纳下自己这一百多号人,在码头边不远找了一块还算平坦的地方安下营寨。撑起帐篷,铺开帆布垫子,天气已暧,这样过夜倒也舒服,当兵的艰苦惯了,能不顶风冒雨就能安睡。黑石渡的保长点着灯笼过来看了一眼,知道是176师的正规部队,不是那些赤卫队保安队的野狐禅,放下心来,让村民担了一些小菜和木柴过来,嘱咐了几句注意火烛之类的套话,收了菜钱和柴钱走人。

这个地方,还保留了浓浓的古意,民风极纯朴,没有小偷更没有窃贼,可以不加岗哨,安然入睡。也有几个村民过来看了看,问他们是不是苏维埃,靳同轩说不是,他们松了一口气,说不是就好,苏维埃爱搞共产,谁家的东西都是苏家的,给也得给,不给就革你的命,如果是姓苏的来了,得回家把鸡鸭粮食藏好。**就无所谓了,要鸡要鸭都会给钱,遇到有些不太懂得持家的长官,还能卖个好价钱。接着就开始推销自家的土产,有鸡有鸭还有腊肉,莫敌推辞不过,向他们买了五十斤本地土酒,锅里有鱼,盆里有羊,有菜必须有酒,所谓有酒无菜伤肝,有菜无酒伤胃,无菜无酒伤心。

“这里的条件比皖东要差太多,同轩只怕一时还不能习惯吧。”指着帐篷里席地而睡的床,莫敌说。

“慢慢习惯吧。行军途中,能有这样的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靳同轩说:“我从军之前,也看识过大军过境,屋掾下,墙角边,能遮风挡雨的就是好地方。我们这里还算不错的了,有河水洗去征尘,有帐篷可隔露水,有山里的野羊肉,有河里的杂鱼肉,还有本地的土米酒,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不足的。”

“好!适足则能长乐,同轩能知足,定能以乐面对一切。”莫敌笑道。

临时搭起的火灶正冒出红红的火苗,羊肉发出浓烈的肉香。另一只大锅里,处理好的杂鱼正在香煎,据警卫连的炊事兵说,今天晚上要搞一道好菜,煎鱼煮野羊,一定要把一个大大的“鲜”字煮出来。路上,他采了一些别人不认识的野草,据说是本地的香茅,果然,在八角大料的基础上再加上这味香料,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与往常大有不同。

“好香!”靳同轩抽了抽鼻子,问道。“团座从军十数年,最艰苦的是什么时候?”

莫敌想了想,几次想说,又几次停下,最后来了句:“我很认真的想了想,从军十数年,竟然就没有遇到过什么艰苦!”

靳同轩看了看眼前的帐篷,再看看黑洞洞的山,河水映着灶火的光,闪出一些波纹,那是警卫连的弟兄们在洗澡擦身。天当房子地当床,篝火做饭河洗凉,这样还不够艰苦么!

“如果说相对最艰苦,应该是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北伐到南京后,我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几朝古都,文化深厚,我去不远处的金陵大学旁听,去明孝陵访古,很是过了一段时间的爽心日子。民国十八年,我随部队从南京返回广西,因为李明瑞,俞作柏倒戈,德公和健公出走香港,我部滞留在湖南境内。蒋委员长明令李俞二人主政广西,我们的粮食补给也由他们负责。谁知道这二人竟然与赤党勾结,一心发动百色事变,早就把我们这些残兵忘记到九霄云外了。没有粮食,没有补给,冬天来了,没有冬衣,甚至连一间不透风的屋子都没有。那一年过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过了一个斋年,没有吃到一块肉。”莫敌闻了闻羊肉香,再看到一条条煎得焦干绷硬的鱼,正一条条往羊汤里下,羊汤不多时就泛出白白的一层,有如牛乳一般。说:“此后再艰苦,肉总是有吃的了,河里有鱼,山中有兽,实在没有,找个大户人家,捉老鼠去。”

“吃老鼠!”靳同轩一股恶心直顶上来,也只有广西来的部队能吃这个东西,如果说这个东西也算肉,他宁愿吃素。

有肉有酒,黑石渡码头想清静也难,热闹哄哄直闹到小半夜,才一个个去河边拉尿,沉沉睡去。

一大早起来,继续上路。

从黑石渡走到达师部,那是处于霍山与英山交界处的深沟铺,足足还有一百多里山路,东淠河到了这里,变得小了许多,再往上游,就是漫水河干流,河小滩急,麻埠的帆船不能再通航。从湖北罗田英山经漫水河、上土市到霍山做生意的客商,会采用当地的一种人力小船运输,这种小船载重不过两吨,用竹蒿一点点撑动,速度之慢,难以接受。莫敌不打算再走水路,明天,警卫连全体,负重行军,争取天黑前到达深沟铺,就算是一次强行军训练。

收拾,打包,每人负重多少。正当莫敌和覃国升仔细检查时,只见靳同轩带着卫兵从不远的骡马市牵着几头骡马走了过来。靳同轩把马留下,把两匹骡子交给负重最大的炊事班,对莫敌说:“训练很重要,但是有条件不用也不对。”莫敌看到靳同轩留下一匹马,笑着说:“我忘记了,团里还有你这么一个秀才参谋长,让你一天走这么一百多里,只怕脚上会起泡。”靳同轩把马交给一边的覃国升,说:“交给机要室,驮手摇发电机”笑着说:“那倒是未必,我们做勘测的,走路不比当兵的少。”莫敌有点担忧的说:“这条山路不知道好不好走,从地图上看,已经进入了大别山的腹地,别到时候牲口还成了负担。”靳同轩笑着说,他知道这条路,虽然不大,却是一条古驿道,是从湖北过霍山的商道,行走驮马完全没问题。从黑石渡到漫水河一段因为有水路,旱路显得比较小,到了漫水河,通往英山的路更加宽畅。莫敌笑着说:“忘记了你是搞测绘的,是活地图。”

电报机由专人背在身上,这个东西金贵,不敢放牲口背上,掉地上可不是好玩的。手摇发电机就不行了,带着笨重的电瓶和木头架子的手摇发电机又笨又重,长途行李,不是一般的费事。把手摇发电机放上马背的架子上,两个负责摇发电机的弟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行军走路他们是最累的,走的时候要抬发电机,停下来别人可以休息,他们立即就要发电。电报机工作必须抓紧每一点时间,如果接收不到消息,部队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伙头军也一样,烧菜做饭的大锅又大又重,走路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停下来,别人等着吃,他们还要煮。

靳同轩行军走路,还真不是吹的,不仅跟得上,不拖后腿,还很会走,大步流星,不急不徐,气息悠长。莫敌有点冒汗,把武装带解开,斜背在肩上时,靳同轩还一点感觉都没有,武装带仍然整齐的扎在腰间,小马牌橹子装在小牛皮枪套里,整齐的佩在腰间,一个日军佐官皮包从左肩斜背到右胁,随着靳同轩的步伐,皮包轻轻的掀动。

“这个路的确凶险。”靳同轩说:“难怪前年9月,13师团小野支队有来无还。”

莫敌点点头,一路行来,六万寨、马家山、吴家冲、但家庙、圣人山、团山寨、半边冲、项家台子、鹿吐石铺、打鱼冲等名称一一翻了出来,之前在潜山与韦高振聊天时听说过的故事一点点出现在脑海中,与实地一一对应。

1938年9月,当时还是廖长官主政皖西,13师团小野旅团教导队南浦湘击大队由霍山向西进犯,在文家畈分为二股,一股由南浦湘击亲自率领南向舞旗河, 行至草场河,保安八团和韦高振1051团奉命阻击,双方相持,直至薄暮。另一股由文家畈向西,绕六万寨至马岭尖,欲迂回到扼守黑石渡的一三八师身后。这一路比较悲催,先至落儿岭,被保安五团第阻击,再到鹿吐石铺,又被保安四团阻击,没有到预定位置就被打了回去。

眼见**势大,日军从六安调兵增援,卷土重来。行至打鱼冲被省保安八团所阻,再至到鹿吐石铺,被138师824团、171师1022团、176师1051团、朱耷拉游击队和保安四、五团等几支部队截断谷口,多方出击,全面绞杀,日军全体覆灭无人生还。战后打扫战场,在鹿吐石头铺河滩及洪家冲等处寻得日军尸体870余具。五桂峡一处还有日军尸体500余具,生俘日军中佐舒正太等数十人,缴获轻重机枪30挺,掷弹筒52具。

不是这种地形,也打不了这种恨战!莫敌一路叹息不止。这种地形,天地人和都不如地利,日军漫说只是一个步兵联队,就是来一个正规旅团,只怕也讨不到好处。

太阳越发的大了,晒在古驿道上的行军队伍上,短短的影子,起起伏伏。莫敌取下帽子,用手在额头上一刮,往地下一甩,甩出一串水珠,看着仍然是气不喘身不摇的靳同轩笑道:“同轩不错啊!真能顶得住这长途行军!”

靳同轩笑着说:“我在南京读书时,放假回家,从下关渡口过渡到江北,从浦口沿火车路一天走回滁州。我母亲说我不至于省钱省成这样,我父亲说我省了车钱费了鞋钱。内子说我是属狗的,喜欢一路洒下点什么,留下痕迹。”

莫敌大笑,这个靳夫人,看来也十分有趣,问道:“同轩,尊夫人也是你的同学么?”

“不是,是世交之女,两家走得近,小小就定了亲,去年她大学毕业,才结的婚。”靳同轩说:“她是浙江之江大学毕业,现在在上海。”

“她不反对你来打仗?”莫敌好奇的问。

“她自己还想来呢!”靳同轩笑着说:“就是家里不让,不然早来了,她比我更好战派。”

“浙江之江大学是在杭州吗?”莫敌问道:“杭州日占了,去年还怎么上课?”

“不在杭州,在上海。”靳同轩说:“正是因为日寇占领杭州,之江大学学生撤离杭州,内子跟着同学们先步行到富阳,后改乘木船逆江而上,到安徽屯溪,不久,屯溪又吃紧,不得已学期提前结束,师生谴散。内子也回了家,以为大学生活到此为止。那段时间别跟她说日本人,只要听到日本两个字都会咬牙切齿,是日本人破灭了她的大学梦。谁知之后不久,之江大学与沪江、东吴、圣约翰、金陵女大合作,在上海租界复课。当时我们家和岳父母家都在上海,内子笑道,这回想不上都不行,大学送到家门口来了。”

“呵呵呵”莫敌大笑:“读书很重要,我没有读完,看来也应该对日本人咬牙切齿才行!难怪我杀日本人够恨,从不留情,原来是这个因由。”

靳同轩也笑了,莫敌没有把军校读完,是他一直来的心病,过去不愿意对人说,经过了在麻埠的这大半年,能够拿出来当玩笑开,看来是看开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靳同轩的确很会走路,莫敌跟他一边走一边说话,渐渐的适应了他的那种行走节奏,汗少了,步子也轻快很多。这个靳同轩,鬼名堂还真不少。

中午休息的时候,接到了罗卫从岳西天堂镇发来的电报,他们已经到达目的地,在城西之前杨创奇527团的驻地安顿了下来,岳西县府人员很客气,送来了米,送来了菜,虽然没有肉,食品的量还是比较的足。岳西的驻军虽然已经离开,之前的军营架子还在,虽然破败,整理就好,并不需要重新修建,只是当时杨创奇的人少,我们人多,不太够住,准备在后面的空地上再建几间简易营房。

靳同轩问:“527团也是一个团,我们也是一个团,怎么他们够住我们不够住?”

莫敌没有回答,覃国升笑着说:“我们是人多好种田,人家是人少好过年!”

莫敌摇摇头,指着覃国升:“就你话多!以后可不能乱说,政治部主任,要有政治部主任的样子。”

覃国升抱头鼠窜:怎么把这茬给忘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