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章 安庆(五十七)

天纵莫敌 第十章 安庆(五十七)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章 安庆(五十七)

日军全面收缩,第五战区参谋部认为去年随枣大战日军大规模退却的情况又出现了,抓住机会大举反攻。

日军是有目的的退却,然而第五战区却不知道日军的这个目的所在,或者重庆中央军委会也误认为日军是进攻十日,后勤不继,弹尽粮绝,无奈退兵。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个时候不打落水狗,简直对不起自己。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种呼声:反攻,把侵略者撵下长江。

汤恩伯,不愧有当代夏侯渊之称,他的三十一集团军的反攻意识与反攻速度均为其它部队所不能及,在其它部队还在犹豫不决时,三十一军集团军张雪中第十三军已经一骑绝尘,越过唐河,杀往新野。

在三十一军的带动下,第二集团军也不甘落后,第三十三军池峰城部黄樵松第27师,竟然杀回到老战区沁阳,一举将日军三师团工兵第3联队包围,试图全歼。工兵联队非作战部队,人数一千来人,从来都是被步兵所保护,如果不是日军指挥部要求第三师团快速撤往樊城,也不至于把工兵联队孤军一支丢在后方。黄樵松如同一个优秀的猎手,敏锐的发现这是块最容易吃掉的肉,吃掉它正好以报之前在沁阳被第三师团打得满地找牙之仇,于是以虎扑之势迅速包围了工兵第3联队。经过几天前的沁阳大战,27师士兵也已弹尽粮绝,每人仅有一两颗*,不少的是每人一把西北军标志性的大刀。冲到日本工兵联队几十米处,扔出*,然后拔出大刀就砍。本来只是修桥铺路的日本工兵,哪里见过这种新世纪火器加中世纪冷兵器的场面,吓得急忙向后奔跑。有些工兵跑得慢,眼见大刀兵冲到面前,急得用铁镐乱舞,胡乱招架。

一见面,工兵联队就伤亡了一半人。

工兵联队长慌忙向师团长求援!第三师团知道工兵联队成建制被包围以后,山胁正隆十分惊慌,立即命令战车团、40师团的石本支队、34师团的小川支队前往增援。

增援队伍才动身,就被汤恩伯三十一集团军侦察部队发现,立即命令王仲廉八十五军增援黄樵松。

日军增援部队六千兵力加上二十辆坦克猛攻,很快就把将第二集团军27师的包围圈撕出一个口子,工兵联队残部如惊弓之鸟,扔掉所有辎重仓皇逃窜。

就在增援的战车团、40师团的石本支队、34师团小川支队救出工兵第3联队,完成增援任务继续南下时,一头扎进了王仲廉在湖阳镇布下的罗网之中。

第三师团主力部队兵分两路,一路29旅团在大城户三治少将率领下,沿唐河顺流而下,以最快速度赶往樊城,另一路师团部及第5旅团则从唐河东岸直下枣阳地区,为29旅团快速占领樊城扫清东部骚扰。当师团部与第5旅团进入枣阳地区时,被张自忠三十三集团黄维纲五十九军迎头挡住。正当第三师团准备全力攻击五十九军、打通南下道路时,山胁正隆师团长悲哀的接到师团的主力、大城户三治少将发来的电报,第29旅团在樊城东北的双沟、大店一带被合围。包围他们的是奉命南下的汤恩伯三十一集团军张雪中第十三军。对于汤军团的神速,山胁正隆师团长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了逃避汤军团的高速突袭,第三师团连工兵联队都顾不上,只求快速赶到樊城,踞城而守,没有想到,仍然没有跑过路程比自己远得多的三十一集团军,即将到达樊城边,还被三十一集团军撵上。

第三师团携带的弹药补给在之前的进攻中,重武器的弹药几乎消耗殆尽,因为没有与中路军对接上,不能获得补充,重炮成了空,完全失去了军备优势。十三军是中央军精锐,武器装备相对比较先进,拥有部分重武器,包括一个山炮团,一个反坦克战防炮营和一些迫击炮,虽然弹药不多,也聊胜于无。最重要的是,官兵都是久经战火的老兵,在这次大战中,十三军还没有与日军接触,完全是一支新力军,虽然百里狂奔,作战能力有所下降,但是还是比29旅团强出了不少。

29旅团立即就地修建工事,密集防守并伺机奋力突围,经过3天3夜激战,不能奏效,无奈只能向第三师团请求增援。大城户三治少将发来的电报可怜之极,令人闻之心酸,电报内容简单,一句话:乞求一步兵大队增援即可。

山胁正隆明知面前是虎,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早一分钟打通通路,无奈从大局出发,只能挖肉补疮。把第5旅团一分为二,师团部率领第6联队与黄维纲部对攻,第5旅团旅团长片山里一郎少将率领68联队增援29旅团。

山胁正隆知道,仅凭自己的师团部和区区一个第6联队,无法打通黄维纲的阻挡,想要获胜,唯有等到增援工兵第3联队的战车团、40师团的石本支队、34师团小川支队南返。山胁正隆却不知道,此时此刻的战车团、石本支队和小川支队在湖阳镇已经被王仲廉死死缠住,难以脱身。

湖阳镇,当任正面阻截的是石觉的第4师。当晚11时许,湖阳镇以北约3华里的王庄的老百姓纷纷逃难到湖阳镇,惊慌地说有数百日本兵进了王庄,正在做饭吃,还有大炮和洋马。11团团长万宅仁命令侦察兵弄清楚情况,回报,是从沁阳增援工兵联队返回的40师团石本支队的重松234联队昭上大队,敌军在沁阳来回奔走,还跟池峰城三十三军打了一仗,疲惫不堪,胡乱弄了些吃的,倒地就睡。

团长万宅仁觉得有机可图,立即上报师部,提出在凌晨3时进攻。

15日凌晨3时,团长万宅仁电话命令:第1营作为预备队并向信阳方向警戒;沈金生第2营由王庄北向南攻,韩声涛第3营由王庄南向北攻,钳击敌人;军部急调两门山炮支援。

部队刚调动,即被敌人发觉,枪号声响起,战斗开始。日军迅速沿村外布阵,进行还击,火力猛烈。邀天之助,拂晓时下起雨来,整个白天敌机都不能轰炸。 军部和师部迅速支援山炮、战防炮和迫击炮参战。团长万宅仁指挥炮击敌人。官兵奋勇反复冲杀,下午2时左右,敌人被压退、龟缩于村内。

正在这时,东北角枪声大作,一营回报,石井贞直率领石井支队余部四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大队前来支援。

王仲廉松了口气,他让万宅仁部与昭上大队缠斗,目的就是要让石井支队来援,否则,自己堂堂一个八十五军两万多人岂不是白白埋伏在此。

李楚瀛第23师和王毓文第91师迅速对石井支队包夹过去。

石井支队炮兵大队还来不及支炮,就被八十五军山炮团消灭,石井贞直急令退兵,与赶上来的小川支队合兵一处,也不再南下枣阳,竟然往信阳方向仓皇而逃。王仲廉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这次作战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于是鸣金收兵。

看到援军被打,石觉知道总攻的时间到了,黄昏时,万宅仁团2营3营突击队发起最后进攻,分别从西北、东南冲进村内,不久,敌人枪声完全停止。拂晓清扫战场,敌尸横陈,约600多具。村中一块地面覆有新土,挖开一看是一大红薯窖,里面有用白布包着的一具尸体,剥开方知是日军昭上大队长。

是役,全歼敌昭上大队,八十五军第4师11团第2营营长沈金生战死。

山胁正隆唯一寄与希望的援兵已经再无希望,只能打足精神与黄维纲死搕。双沟的大城户三治少将得到了一个联队的支援,正以为可以得脱出重围,却又悲哀的发现,王仲廉八十五军的石觉第4师作为援军已经出现在十三军的身后,这场作战还没有结束。

莫敌等人密切关注着战役的进展,汤军团鬼魅般的身影,神行无影般的速度,都让莫敌等人大为吃惊,莫敌也不由自主的发出赞叹:“汤军团盛名不虚,一军敢独挡日军三师团,纵观中国,绝无第二支部队能做得到。”

“汤恩伯将军此人,非同小可!”李柏成说。

“那倒是未必。”唐如儒摇了摇头,说:“廖长官在世时,我曾听他评点过三十一集团军。燕公认为,三十一集团军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是因为汤恩伯有一双慧眼,在台儿庄大战后,拉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之前十三军的军长,现任三十一集团军副司令、桐柏山区游击总指挥张轸。张轸此人才是真正的非同小可!”

大家都被唐如儒的话吸引,全部凑过来,听他说故事。

张轸,河南罗山县人,不看别的,先看他的一张张毕业文凭,就可以想象他的不凡。宣统元年(1909年),张轸十五岁,以第七名的成绩考入开封陆军小学,民国二年(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民国四年(1915年)进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民国七年(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民国八年(1919年),因成绩突出提前一年毕业,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黄埔军校成立时,张轸出任全校战术总教官,可以说,天下大半将官之战术,尽出他手。莫敌诸人听得面面相觑,这才是真正的大神。

抗战军兴,任豫北师管区司令的张轸,在豫北举办游击训练班,以训练民团的形式组建五个独立营,扩编为第一一零师,并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受到最高统帅部嘉奖。汤恩伯与张轸是黄埔军校的同事,深知他的水平不俗,力邀力荐张轸出任起家部队第十三军的军长。

张轸进入三十一集团军后,三十一集团军有了质的变化,名声惊人且滑不溜手,成了抗日战场主力中的主力。这次出手,更是威震四方,无论是速度还是打击能力,都不失为“精锐的中核军团”这个称号。

第三师团29旅团和第5旅团一部被三十一集团军张雪中十三军死死缠住,进不了樊城,第三师团师团部和第5旅团余部被三十三集团军黄维纲五十七军挡住,不得寸进,王仲廉八十五军一分为三,石觉第4师在已经赶往双沟,李楚瀛第23师镇守湖阳,王毓文第91师增援与黄维纲部包夹第三师团和第68联队。第三师团的覆灭,危在旦夕。看到山胁正隆的状况,园部和一郎急了,立即命令三十九师团横山武彦223联队增援第三师团,务必把第三师团救出来。

横山武彦223联队出兵增援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战场,李宗仁明知日军增援,却无能为力,各集团军均地处遥远,鞭长莫及。只有襄水西岸的三十一集团军张自忠的指挥部驻地距离略近,然而,三十一集团军已经空营,无兵可派。三十一集团军共有三个军,主力黄维纲第五十九军正在与第三师团第5旅团厮杀,冯治安第七十七军远在襄阳,负责襄阳城的防务,第五十五军曹福林正带着许文耀第29师远在钟祥一带。留在集团军指挥部的,只有马贯一的第74师和特务营1个营,总兵力不过5000余人。

张自忠深知形势之严峻,三十九师团横山武彦223联队一旦到位,与三师团第5联队形成夹攻,黄维纲部将不战自败,横山武彦223联队与第5联队汇合后,顺势扫向双沟,不仅能够救出被包围的29旅团,而且三十一集团军的损失也将极大,因此,让74师代理师长马贯一带领44O团,与参谋长李文田在集团军部驻守,他亲自率领443,444团和特务营,前往河东狙击横山武彦223联队。同时致函第77军军长冯治安:“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风萧萧兮襄水寒,为了全局的胜利,张自忠明知自己的队伍不多,仍毅然渡过了汉水,进入了汉江东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