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章 安庆(四十一)

天纵莫敌 第十章 安庆(四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章 安庆(四十一)

继续坐船,莫敌看着两岸的景致,超级无聊与寂寞。这已经是从六安出发的第三天,船终于到达了迎河集,按照船工的说法,这已经是相当快的了。照常规,从六安到正阳关,在初春枯水期,走水路要整整十天,到迎河集也要六天有余。莫敌叹息不已,自己之前从上游麻埠顺水而下,速度并不慢,过了六安,情况就大不一样。三天下来,莫敌唯一弄明白的就是什么是槽运,槽,是食槽的槽,相当的形象。面前这条淠河,河床宽阔,如果是在丰水期,一定能够找到大河奔流的感觉。一到枯水期就大不一样,流沙淤积,河床裸露,河面竟变成了涓涓细流,有些地方只能通过拓成槽状才能勉强通航,槽宽不足两丈,水深仅够两尺,都是一些吃水浅的平底帆船,载重不大,航速超慢。

自已竟然窝在这种船上,在这条五十公里的水面耽误了三天,实在是上了六安138师那伙人的恶当。当他们知道自己准备从六安坐汽车取道合肥去滁州时,一个个都笑了,笑得一脸的尴尬。一打听才知道,此路不通。

去年下半年,新四军第五支队远赴路东,把淮南定远一带留给了颜仁毅,把凤阳留给了李本一,把合肥则留给了138师。颜仁毅和李本一动作很快,立即把新四军走后的空间占了下来,只有138师行动迟缓,被从巢湖赶过来的日伪军抢了先手。把合肥收在手中后,日伪军在皖中大地总算扎下了一个钉子,通过巢湖,日军运进了大量的军备。南京梁鸿志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委任的安徽省省长倪道烺把叶震东、陶思澄、邓赞卿、钱慰宗等人也一并请到了合肥,准备把安徽省临时伪政府的牌子在合肥挂起。有倪道烺等人出面,有日本人出力,经过半年的经营,合肥完全沦陷。

今年元月,在合肥占住了脚的116师团(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亦称之为清水师团)步兵第130旅团(旅团长尾崎四郎,亦称之尾崎旅团,下辖步兵第133、138联队)开始向周边扩张,138联队派出一个步兵大队与任援道绥靖军李朴诚第二军沈席儒第五师第九旅第二十一团西进六安,在官亭一带与138师发生冲突,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便宜,目前双方仍在相峙中。莫敌很是惊讶的问,为什么军情报部不知道这回事,龙炎武笑道,我们上报了军参谋部,被臭骂了一回,骂得灰头土脸,说我们自己弄丢的合肥,要我们自己去弄回来。

莫敌这才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对自己热情款待,是担心情报部来查他们的失误。自己这次还真没有这份闲心,这种招人恨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时候装装糊涂也未尝不可。只是搞明白了一件事,合肥是走不通了。崔坚对莫敌说,其实还有一条捷径,从六安坐船到正阳关,从正阳关下蚌埠,到了蚌埠,就有了火车,坐火车到明光也罢,到滁州也罢,那是分分钟的事。

就这样,莫敌在淠河上已经飘荡了三天。

第一天,覃国升还陪着莫敌在船上发呆,到了晚上停船时才发现,坐了一个小时不到就早早下船宁愿走路的弟兄们早就到了宿营地顺河,不仅找到了住的,还沿途打了几只野鸟弄了一堆好鱼还弄好了酒菜,中午喝足了睡,下午睡醒了再吃,吃饱了在码头上等得脚麻,莫敌和覃国升坐的船才到。第二天,覃国升不干了,不再陪着莫敌在船上发傻,宁愿下去走路,这个船,一天卯足了劲跑也就是十公里左右的航程,下去走路,随随便便走过小半天就够完船走上一整天。第三天,莫敌也不干了,说宁愿下去跟弟兄们一起走路,不愿意坐这个闷船。弟兄们笑道,老大不能下船,要在船上看守行李。覃国升看到船上有纤绳,想了个主意,让莫敌只管坐好,他带着二十几个弟兄在下面拉起纤来,这一下,船只快了许多,基本赶上人走的速度,大半天,到了迎河集。

莫敌二话不说,换乘江面上停靠的小火轮。小火轮虽然有点噪,还有点煤烟臭,可速度快了不只一点,每小时能达到十来公里,入夜时分,小火轮到了正阳关。

在淠河和淮河的交汇处,是一派洋气的正阳关码头,沿着码头拾级而上,六个气派非凡巨大圆柱,上面架着一个巨大的圆拱形顶棚,造型竟与上海的洋关近似。码头一侧,是巨大的火船渡口,竟然有汽车直接开上轮渡。这可是大城市的作派,把警卫连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弟兄看得傻了,半天移不动脚步。

到了淮河流域,就到了宋二虎的地头,一下船,覃国升随便找了一个码头上的混混,立即知道了宋二虎在这里的据点所在,带着莫敌直接闯了上门。

宋二虎的正阳关据点,在码头不远的大街边,一座大青砖的院子,院门高大,上面雕刻着一些西洋人物,大门的左右各挂了一块招牌,十分的显眼醒目。左边写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皖东忠义救**蚌埠挺进大队第四支队,右边一块招牌名头也不小,国民革命军安徽省游击作战司令总部第十二游击纵队淮南大队第四支队,正中间,挂了一块青天白日的徽章。莫敌知道,宋二虎的挺进大队是旅一建制,那么这个第四支队就应该是团级单位。覃国升走到门口,拿出派司,告诉门口的警卫,四十八军情报处莫敌处长来了。支队长郭子通是宋二虎在蚌埠的老人,曾经参加过两年前徐平对蚌埠的劫掠,听说莫敌到来,光着脚就跑了出来。

一看到莫敌,并脚立正,弄了个很像样的敬礼,莫敌当场就笑喷了。这位,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像兵,小光头,大夹袄,吊裆裤子,还光着脚,偏偏挺胸抬头,这个礼还敬得有模似样。莫敌一把拉过郭子通的手,笑着说:“快点进去,可别冻了脚,一会要生病。”

郭子通嘿嘿笑着,说:“我就一个码头扛包的,哪能有这么娇气。也是这几年日子好过,有了鞋穿,早几年,不总是光着脚过冬天。”

把莫敌和覃国升让进客房,让人把大火盆搬进来,郭子通就开始发布命令:“有菜吗?没有?快点出去弄。去码头看看,有没有二十斤的淮王鱼,实在没有,十来斤的也凑合一下,多要几条。先把酒拿进来,废话,当然是最好的。”

如果说在六安的待遇是普通客人,莫敌和覃国升这回真正享受到升级为贵宾,刚一坐定,就有人从外面端进两个大木盆,放在两人脚边,有人跟在后面,提着热气腾腾的大桶,把木盆倒了个七分满。紧跟着,两个十七八岁大姑娘走过来,一人一个,蹲在两人脚边,就开始为两人脱鞋。

莫敌吓了一大跳,才反应过来这是要为自己泡脚,连忙自己脱了鞋袜。站在一边的郭子通呵呵笑着说:“莫老大你别不好意思,让她们帮你洗,你自己弄不爽快的。”

莫敌活了快三十岁,还是个没有开叫的公鸡仔,从来没有牵过大姑娘的手,更不用说让大姑娘摸自己的脚,一肚子的不好意思,小脸瘪得通红。侧身过去看了一眼覃国升,这个狗日的,居然已经十分享受的半眯着眼,靠在躺椅上,一脸的舒服,绝对是个过来人。

大姑娘的手很细,很暖,轻轻的拿过莫敌的脚,托在手中,另一手,轻轻的在盆中掬起水,洒在莫敌的脚上,一股暖意从脚心下升起,这感觉还真是奇妙。

慢慢的泡,轻轻的揉,再把脚趾甲细细的修,用新毛巾擦净,套上新袜子,穿上新布鞋,莫敌这才知道,不知不觉自己竟然睡了一觉,有日子没有睡得这么香了,或者这就是享受吧,有钱人富贵人的玩法,偶尔为之到也不错。侧身一看,覃国升已经睡得形象全无,吧哒着嘴,如同婴儿一般。

一股更香的味道从外面传了过来,那是浓浓的鱼香,今天的晚宴。

“我跟蚌埠的宋二哥通了电报,告诉他您老已经平安到了这里,二哥说,他今天晚上坐夜船过来,明后两天,他陪你在这里玩,滁州的事,先放一放。之前这几天,滁州的事越闹越大,刘青龙已经动枪了,新四军也不自弱,在路西全面搅动,特别是徐海东的第四支队,更是无孔不入,令人烦不胜烦。皖北行署专员颜仁毅、前五区专员赵奉藻、皖东五区专员李本一想趁此机会把合肥以北津浦路西的新四军全部撵一撵。”郭子通说:“李本一的第十游击纵队,赵奉藻的第二十游击纵队,还有我们所属的颜仁毅第十二游击纵队,配合定远县长吴子常的常备队以及皖东谢少臣王桂东的后备队,准备联合起来,跟新四军打一回。过些日子就要春耕了,有新四军在,天一热他们就开始闹革命,每天开会游行搞运动,吃大户,斗地主,强抢强要。只要他们一搞减租减息,就没有人愿意种地了,没有人种地今年的收成又要大打折扣,没有了收成,喝西北风去抗日。”

莫敌笑笑,滁州已经刀兵相见了,怎么还能拖拖拉拉,有道是火烧眉毛还真能再喝几杯烧酒,急先锋遇上慢郎中。不一会,覃国升走了进来,拿着一张电报,递给莫敌,莫敌一看,是李本一的电报,李本一在电报中说,知道莫敌已经顺利的到达正阳关,大为放心,从正阳关开始,就是皖北皖东地盘,算是到了自己的地界,可以安心小住。正阳关是中华名关,淮上重镇,素有“小上海”之称,适合游览数日。

莫敌指着电报问覃国升:“国升你说这个李本一是什么意思?”

覃国升笑着说:“我们去滁州,是应省政府和第五战区之命,却不是应李本一长官所邀,只怕也不是李本一长官的本意,更不是徐平徐大军长的本意。我的意思是不妨在正阳关略作停留,看看事态发展。138师的崔参谋长说的不错,有些事当事双方已经早有定夺,只是要借我们的口说出来而已,什么时候说,说什么,都是当事双方决定,既然这样,我们不如在这里逗留逗留。此处风景不错,城市十分繁华古朴,处处透着文化氛围,安徽诸城,也只有安庆比它略大,其它合肥蚌埠都稍逊一等。如此古城,只怕名人名作也不少,老大你就不想去看看当年刘备是怎么修建正阳城的么?你在合肥看了曹操的真迹,难说在这里还真能找到刘备的手笔。”

莫敌指了指覃国升,知道这位的意思,他也不想自己去得太早,拖得两天,让李本一们目标达成,才找出这么个理由。不过,小火轮在正阳关停码头时,这个正阳关就让自己吃惊不小,城市当真不小,与蚌埠相比更觉文化深厚,只怕在安徽,只有合肥与安庆能与其比肩,如果能够游览一番,也算不虚此行。

知道莫敌同意在正阳关暂留,郭子通大喜,一叠声的叫上菜,先端上一盆乳白色的鱼头汤,就把莫敌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了。

“这是真正的奶汁淮王鱼,今天的鱼不够大,才十六斤,如果上了二十斤,鱼汤更白更滑。”郭子通先给莫敌盛上一碗,再从一边的小佐料碟中夹了些切碎的香菜洒在莫敌的汤碗里,有点得意小卖弄的说。

莫敌知道,十六斤的鱼与二十斤的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之前已经知道,这种所谓的回王鱼,也称之为淮王鱼,是当年淮南王最爱吃的一道美食,最大的一条能达到二十斤,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找到一条十六斤的,也算是极品了。郭子通的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一条这么大的鱼,可见实力不小,值得卖弄。

接下来,清蒸鱼片,红烧鱼段,生煎鱼尾,一条十六斤的大鱼,弄成了好几道菜,摆了满满一桌。一壶寿春陈年老酒拍去泥封,一股浓香飘出,竟能化去空气中鱼香的丝丝腥味,将屋里的香味完全中和,酒与菜,形成如此之合谐,第一次感觉到。

还没有开始喝,莫敌就已经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