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十章 安庆(四)

天纵莫敌 第十章 安庆(四)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十章 安庆(四)

没有跟李品仙深谈,直接问他要了集团军情报处长唐如儒之后,刘士毅离开了集团军总部,去了四十八军驻地麻埠。从立煌县治梅山到四十八军驻地麻埠,三十几公里的路程,汽车开了两个小时,一路和平景象,秋收在即,田里谷香,一辆老美国福特夹在两轮道奇卡车的中间,速度除了慢还是慢。唐如儒向刘士毅介绍着一路的风土人情,很认真的选择着措辞,力求达到尊重。刘士毅在桂系是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江西人,能够在桂系占据如此高位,其心智不可谓不深。作为老一辈军人,他曾经是李烈均的参谋长,北伐之前,就与赖世璜创立第十四军,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一方人物。北伐时进入南昌,十四军被白崇禧收编,民国26年12月底,以莫须有的罪名,白崇禧杀掉了赖世璜,却不敢把十四军占为己有,只能交给刘士毅打理,可见对他的赏识之深。1927年,蒋介石下野,白崇禧接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立即委任刘士毅担任中央军校的教育长,从此刘士毅成为了桂系重员。之后,刘士毅潜心为桂系谋划,谋国之策“三寓”策略就出自他的手,已经成为了广西的立政之本立军之根立教之基。在桂系中,唐如儒等一类少壮,在刘士毅面前,只能仰望。

桂军的总部放在立煌梅山镇,其实在立煌,桂军完全是个空架子,二十一集团军总部是个空架子,四十八军总部也是个空架子,除一些直属警卫部队,压根没有作战人员。在皖鄂两省,桂军分为第十一集团军和二十一集团军,李品仙从第十一集团军司令任上离开后,司令先是交给了夏威,之后再由黄琪翔担任,下辖莫树杰八十四军和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李品仙接任司令的二十一集团军则下辖张轸的第七军和张义纯的四十八军,张轸的四十八军驻扎在商城以西,负责立煌以西的防务,张义纯的四十八军则负责立煌以东的防务。其中莫德宏的138师负责合肥北南泛区以南的广大区域,驻地调整为六安,176师团负责巢湖以西及安庆的广大地区,驻地调整为霍山。

没有打招呼,汽车径直开进了四十八军的驻地麻埠,在西城街桥头,哨兵拦住了去路,在值班人员的要求下,唐如儒出示了证件,集团军的情报处长,带一个车队很正常,至于刘士毅,就没有必要露面了。

车队转过南大街,开向西淠河码头。

麻埠并不大,一条穿街小河自北向南流入西淠河,镇内从北向南依次是北大街、中大街、南大街3条主要街道,宽约4米,石块铺砌,沿街是麻埠的商业中心。另有顺河街、新街、西城街、花桥街等与三条主街十字交叉。街侧房屋多为砖木小瓦平房,间杂一些假二层带阁楼的建筑,市容干净,整齐古朴。西淠河水流平缓,水上有桥水下有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繁华,从来就有“两面双环水,中间一座山,远峰争拱揖,四周自弯环”的诗篇来形容麻埠街。

一下车,唐如儒立即导游般的向刘士毅介绍,麻埠面临西淠河,在不远处汇入燕子河,水量大增,成为淠河的一条大支流,常年可以通航,在西河口汇入淠河后,往北可达六安,往南沿东淠河可达霍山,距离均在百里左右。走进四十八军军部,刘士毅发现,这里的风景还相当的不错,就在距离西淠河码头不远的地方。看到地势山开形,刘士毅立即明白了张义纯把驻地放在这里的用意,通过船运,与手下的两个师紧密联系在一起。

张义纯虽然与刘士毅同是外省人在桂系,但却不像刘士毅不打不相识,他是在北伐进入南京后,以“小张飞”的名头被李宗仁招贤招揽而来,十多年来,一直在桂系服务,深得桂系李白黄的信任。作为安徽肥东本地人,他是桂系放在安徽最重要的一颗棋子,自从廖磊病重,他的工作主要放在安徽政务方面,四十八军军务过问得不多,廖磊要提区寿年为四十八军副军长,一方面是为了让区寿年有个退路,另一方面也是四十八军真正需要。

听到下面人报告,张义纯急冲冲跑了出去,来到刘士毅面前举手敬礼,说:“任公(刘士毅字任夫)远道而来,也不早点通知,让我不能远迎,其罪不在我!”

“靖伯(张义纯)折我!”刘士毅回了个礼,刘士毅是二级上将,张义纯是中将挂上将衔,完全受得起这个礼,再一个就是年龄,1886年出生的刘士毅已经是五十三岁,在桂军中属于绝对的前辈、而张义纯才四十有四。

刘士毅把来意一说,张义纯笑了,说:“我是个打猛仗的,这些弯弯绕不是我的长项,任公既然来了,只管便宜行事,在四十八军这块地上,有人如果不配合或者下绊子,任公只管责罚我就是。”一面让人去准备晚餐,一面让人去通知政训处处长韦永成。同时向刘士毅建议,把军直属炮团团长李柏成上校叫来,他是莫敌的老下属,也是173师中将师长钟毅和第10补训处中将处长钟纪的表弟,能够跟莫敌说得上话。刘士毅一听,立即同意了张义纯的建议。

坐了一天的车,着实辛苦,一早从商城赶来,中午到了梅山,本以为今天就到此为止,没有想到,又换了一拨警卫从梅山送到麻埠。中午在梅山也吃得不是很好,李品仙其人,颇有文人风格,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给刘士毅什么特别的接待,食堂里粗茶淡饭,打发了事。好在唐如儒懂事,上车之前在梅山市场上买了一大包炒板栗,一路慢慢剥来,可做消口,也可以饱腹。

张义纯的接待就完全不同,也许是晚餐的原因,浩浩荡荡弄了一大桌,唐如儒、韦永成、李柏成也陪坐一边。上席自然是张义纯陪着刘士毅,与唐如儒这些外地来的半桶水比起来,作为安徽本地人的张义纯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就更多一些,信口开河亦有理有据:“麻埠历史悠久,在北魏时为霍州边城郡,故称边城,镇南城楼上镌有“边城保障”四字便是明证。所谓麻埠,就是以产麻为主,四周的月牙畈、张家畈、冯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杨店、马店一带方圆数十公里,遍地皆麻,穿行其间有步步皆麻眼中尽麻之感,故古称麻步或麻步川。此地不仅产麻,而且产茶,唐宋至明清,广植茶树,产量渐增,销往京、津、鲁、冀、晋和内蒙等地,明、清两代,设茶卡,有巡检司专事茶叶保护。安徽茶厘分南北两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设于麻埠。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渐次入境定居,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宁池等会馆,大大促进了市场之繁华。民国27年(1938年),麻埠年产线麻150万公斤,片茶71.6万公斤,大茶29.8万公斤,茶叶产量、质量均创新高,为皖西之冠。”说到这里,张义纯脸上颇有得色,民国二十七年,他基本上呆在这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呕心沥血,这是他的功绩,也是他的骄傲。

刘士毅频频点头,看来自己是误会面前这个本地土将军了,他把驻地放在麻埠,不仅因为可以通过航运把自己的两个师连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把这个地方的物资运送出去,发展经济,造福于民。难怪在重庆时,白崇禧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如果廖磊病重不能理事,安徽的民政只能交给一个人,那就是张义纯。

李柏成平时跟韦永成玩得不错,被突然找来,吓了一跳,正偷偷的问唐如儒怎么回事。唐如儒把上峰的指示说了一通,韦永城倒抽了一口气,说:“这种事,怎么能让天纵去干?”“不让他干让谁干,是他提出来的。”唐如儒回答。李柏成幽幽的说了一句:“这年头,最好不要提意见,谁提的谁去干,当官的就会顺水推舟。”唐如儒笑了,对李柏成说:“听刘长官说,也是你们家表哥出差了,不然这趟差就是他的了。如果是钟柱南(钟纪字)来,你小子也敢这么说。”李柏成嘿嘿一笑,如果是钟纪来,他又怎么敢胡说。韦永成很无耻的笑道:“如果是钟柱南来,只怕这位更加胡说。”

“我要求去太湖,两位哥哥帮我。”李柏成说。

“你肯定会去。”唐如儒说:“刘长官到此就为止了,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我跟永成,现在又加上你小子。”

“不只是我去,我要拉一个重炮营过去。”李柏成说。

看着两位不解的目光,李柏成说:“莫老大那里的情况我知道,自从黄天化走了之后,他那连炮也不再有一门,之前缴获了四门曲射炮,也烫手般的立即送到霍山。他不想再扩大他的部队,原因,你们知道的。”

“你想过去帮他?”韦永成问道。

李柏成点点头,说:“我不过去,难道让他往观光轮上扔石头?”

唐如儒和韦永成哑然失笑,还真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船行江上,人在岸上,拐把子的射程虽然能够打得到江上的铁船,可又有什么作用,只怕还不如草船借的箭支。想通了这个问题,韦永成问:“柏成你明知这次任务,不完成固然不好,完成了也未必就好,为什么还要去赶这趟混水?”

“那莫老大为什么要那么不管不顾的去做?”李柏成反问,不管两位回答,李柏成继续说:“我了解莫老大,这个人很正道,只要对抗战有利,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唐如儒和韦永成都没有说话,这个话头不好接,千里为官只为财,万里从戎唯成功,个人荣辱,事关重大,多少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真正为民族大义而不顾个人荣辱的能有几个,汉人苏武之后,再有何人。偷偷听着他们说话的刘士毅和张义纯相视一笑,没有打断他们的话,却不约而同端起酒杯,干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