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四章 转战(七)

天纵莫敌 第四章 转战(七)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章 转战(七)

日军 18师团23旅团在占领南京后,尾追中**队到了芜湖,之后全体撤退,退向太湖南地区,先头部队35旅团124福冈联队进入杭州,114联队守在湖州,占领太湖。之前在广德与川军大战的23旅团又回到了广德,这一次,他们要从泗安进入安吉,与杭州的124联队一起,上下夹攻,把钱塘江北部的浙江区域全部清肃。

在南京芜湖的顺利进军,23旅团长山下崇武明显已经忘记了他在广德,在祠山岗,在泗安的不同际遇,也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后勤补给在泗安曾经被一抢而空,而是目空一切的认为,在这块土地上,已经没有可以与皇军过招的中**队。

山下崇武并不是盲目狂妄,他有明确的消息,之前在这个地区的川军二十三集团军已经回到江西,担任长江南岸铜陵至湖口的江防任务,再之前在吴兴大战的桂军二十一集团军也已经从江西湖口进入江北地区,这个地区除了一些诸如黄八妹之类的土匪武装之外,就是一些在淞沪大战中落草的残兵,与成建制的皇军相比,无异于土鸡瓦狗。

他完全没有想到,在安吉孝丰一带,还有一支强悍的中国武装,桂军两虎之一的四十八军悄无声音的滞留在这里。

“电告黄天化,把部队全部迁到天荒坪,想办法引得一个大队的日军进去,多了估计吃不消。”莫敌说。

“我想赶回去。”徐平说:“我估计日军这次进攻,一定会兵分三路,一路被我们团引进天荒坪,一路会进攻孝丰我军总部,还会留下部分人在安吉,建立后勤补给站。我想打这个补给站的主意。”

莫敌笑了,说:“开车原路返回不太可能,从理论上讲,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从临安方向把车开到莫干山的杨梅岭,在那里有一条山路,走到天荒坪约八十来里。从天荒坪开始,就是这次预定的战场,我们在这些地方打过猎,北半段还算熟悉,地形复杂,是个打仗的好地方。我们要密切观察天荒坪的战斗情况,尽可能把留守的敌军调出来,消灭在天荒坪,趁着孝丰方面把日军主力缠住,把他们的后勤补给站给端了。”

“我们?”徐平听出了这里面的话:“老大,你想跟我们一起走这八十里的山路吗?”

“当然。”莫敌说:“我的部队要打仗,我不在像什么话。”

“老大,我觉得你不要跟我们回去。我们打完这一仗,不论胜负,都不可能再在安吉呆下去,一定会沿着杨梅岭这条路走回来,你不如在这个地方掌握全盘动向,与李团长把酒言欢,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徐平说。

“我同意!”身后传来李本一的声音。

莫敌一看,这位哪里还有一点酒意,一脸的战意,之前稀松的醉眼闪着寒光。

“我让人马上去联系临安县党部,让他们派出向导,带你们走这八十里山路。”李本一很认真的对莫敌说:“天纵你留下,你这位下属说的不错,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山道的颠簸中,不如用这个时间好好策划一下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莫敌想想也是,天荒坪一战,自己在与不在问题不大,因为早就有计划,可打可不打, 黄天化早就明白,能够吃下就吃,吃不下就走,天荒坪往南,就是莫干山,进入山区,日本人胜算更小,如果有兴趣,可以在山区里一点一点的吃掉他们。

徐平把赵国龙留下,带着一个班的兄弟及电台跟在莫敌左右,他带着其他人连夜出发,坐汽车先去临安县,与临安县派出的向导汇合,然后把车开到杨梅岭没有路的尽头,明天一早直扑天荒坪。

来到临安,已经是深夜,临安党部的人还等着徐平他们。与党部的人一起的,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精悍女子,身穿小花布襟,短发俏脸,腰上一条日军牛皮带,皮带上一左一右两把德国毛瑟M712。

“这位是浙西行署忠义救**副司令黄八妹,这次由她配合你们的行动。”县党部的人说了这句话后,就忙着去准备徐平等人的住处,至于打仗,他不懂。

“黄司令好!卑职是国民革命军48军176师526旅特务连连长徐平。”徐平立即立正敬礼,他不敢小看女人,他知道,在江湖上,有三种人不可小看,一是出家人,二是儿童,三是女人。面前这个女人,不管她是多大的司令,能够身佩双枪,可见很不一般。

黄八妹嫣然一笑,说:“我不是正规军,没有学过敬礼,就不敢献丑了。徐连长请坐。”

徐平与黄八妹在县党部的官帽椅上坐了下来,大大的办公室里点着一盏马灯,昏暗的灯光照着小小的区域,大多数地方,都隐在黑暗中。

“你们来得很快,是坐车过来的吗?”黄八妹问。

“是,我们开了六个车过来,准备放在路的尽头,估计我们大部队打了这一仗后,还要沿这条路撤回来,有车就方便得多。”徐平说。

“徐连长有多少人?”黄八妹问。

“我就是一个连,不到一百人。”徐平说。

“这样的话,我的人还可以上两百来人,坐满这六个车。”黄八妹说:“这条路很山也很崎岖,岔路又多,不过对于我们本地人来说问题不大,我们有十足的把握把你们的人带到天荒坪,还能平平安安的把你们的人带出来。至于日本人,如果人少就打,如果人多我们就走,在这条路上,我能找到一百个适合杀人的地方,保证把尾追而来的日本人全部留在山里。”

徐平笑了,这个黄八妹副司令,想法跟自己老大是一模一样的。

在浙西行署忠义救**司令、黄八妹的丈夫谢友胜的安排下,徐平一伙在临安住了下来,准备第二天天不亮就从临安出发。与豪情四射的黄八妹相比,这个谢友胜是个典型的混混,大烟不离嘴,一口大黄牙,四十多岁,一脸的老谋深算。徐平第一眼就不喜欢这个男人。

然而,谢友胜也有他的优势,临安县的所有客栈都被他包了下来,徐平的人一到就得到周到的照顾,热水泡脚洗脸,干干净净入睡。

六辆车子拉了三百来人,有黄八妹的人带路,车子到了杨梅岭还一直往前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到半边亭,前面再无公路,车子不得不停了下来。

上车的时候天还黑麻麻,下车的时候黄八妹吓了一大跳,徐平这伙人身上的装备可谓强悍,六挺歪把子,十只掷弹筒,每人一支南部十四手枪,一百来人竟然没有一支步枪,身上**倒是挂了不少。除了头上的帽子,没有一样**的装备,身上的大衣脚下的鞋子包括后背上背着的钢盔。

走在崎岖小路上,黄八妹问徐平:“徐连长,你们这个连是全日械的,怎么才能保证后勤补充?”

“我们等会遇到的日本人,就是我们的补充。”徐平说:“在我看来,靠军委会补充,还没有靠日本人补充靠谱。”

黄八妹笑笑,没有说话,一对会说话的眼睛看着徐平,希望他继续说下去。

徐平也不隐瞒,说:“我只需要一颗子弹,就能打死一个日本兵,然后就会拥有他身上的子弹,不说多,五个*二十五发总是有的,有二十五发子弹,我又可以再收拾二十五个鬼子,很快,我就有用不完打不尽的子弹。”

黄八妹的双眼笑成了一对弯月,这种故事人人都会说,能做到的可是凤毛麟角。很快,她就被徐平的话吸引了过去,只听徐平说:“在打刘行的时候,我们还只有一支南部十四,现在,我们团有差不多三百支南部十四,我们连、炮连、工兵连、辎重连差不多人手一支,都是从日本人手里弄过来的。”

“我听说这个枪并不好,射程短还老断撞针,比起德国二十响差大多。”黄八妹拍了拍自己腰间的M712。

“问题还是你说的补给问题,毛瑟没有人补给,东洋造就不同,只要有鬼子一天,就不会断了补充。”徐平说:“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带着一百发子弹,如果把手里的子弹打完,那可就是一万日本人。”

“徐连长你说的是日本人,不应该是日军吗?”黄八妹奇怪的问。

“呵呵呵,只要有枪,我才不分是日本军人还是日本商人,一率通杀。”徐平右手一挥,做了个手势。

黄八妹脖子一缩,仿佛这个手势带起的杀气会伤到自己。

“黄副司令这次大力相助,打完这一仗,别的我不敢说,你的这些兄弟,全部换成三八大盖一点问题也没有。”徐平说。

黄八妹大喜,这正是她的目的所在,她小名翠云,大名百器,金卫乡扶王埭人,自幼家境贫困,到钱家圩八字桥吴家做童养媳,后解约遣回,娘家不收,只好以贩私盐为生,浪迹于金山卫、乍浦及太湖周边地区,后投太湖盐霸李大汉子为门徒,以武装贩运私盐。受师父影响,好枪术,能双手发枪。8.13后,她以抗日的名义收集枪支,组织了一支300人左右的武装队伍,打击日军。

8月底,日军轰炸松江,炸毁了监狱,囚犯乘机脱逃,其中就是私盐贩子谢友胜,谢友胜在狱中认识了军统特务朱金奎,开始以筹建抗日地方武装为名,收集枪械,强派捐款,广收门徒,扩充势力,与黄八妹合编后组成忠义救**。

这支忠义救**成立至今还不到三个月,不仅做不到一人一枪,就连三人一支枪还有一半是老套筒。这次她派出最强的实力,就是希望得到一些装备。这是个精明的女人,她看到了**迟早会离开浙西这块土地,而日本人人数有限,不可以对浙西全部管理,因此,加强势力,填补**离开后浙西北这块真空地带成了当务之急。听到徐平的话,兴高采烈的说:“这可太好了,徐兄弟以后别叫我什么黄副司令,叫我黄姐姐,只要能弄到枪,以后这个湖州临安桐庐淳安建德一带,就是我的势力范围,徐兄弟想吃香的喝辣的,只管来找姐姐我。”

徐平乐了,合计这位黄八姐,跟自己是同好,都是以抢劫为主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