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九章 敌后(二十一)

天纵莫敌 第九章 敌后(二十一)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九章 敌后(二十一)

随着高敬亭的被处决,皖中新四军内部,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原第四支队一分为二,以原第八团为基础,成立第五支队,由周鸣骏代支队长,进入肥东一带,向路西且战且走。其余部队仍为第四支队,由戴季英暂时总负责,离开桐城庐江取道无为方向挺进苏北。为了肃清高敬亭的影响,第四支队及附属人员有大约两千人被迫离队,其中不少是参加了大别山游击战、英勇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消灭过大量敌人的老战士,这些人离开新四军后大多没有再拿起枪,有些成了默默无闻的农夫,老死在贫穷的生活里。

顾士多率领第九团奉命离开怀宁进入无为开展游击斗争,所有派出的工作队全部收回,怀宁一县全部交归郝文波。新四军撤出这一地区的消息,526旅警卫营侦察连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莫敌,莫敌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以波浪推进的方式向之前新四军第四支队驻扎区推进。他要求不高,迅速抢占这些地区,不能让这些地区形成真空,给日伪军占了便宜。莫敌亲自率领警卫营赶往潜山,而潜山的欧阳锦营在莫敌出发之时迅速赶往桐城,钟鼎鼐营立即赶往枞阳。

明光的徐平也命令刘青龙,不要再与周鸣骏在肥东纠缠,立即赶往合肥,占领肥西。情况表明,周鸣骏的第五支队只是过客,迟早会离开这一地区,不与他们发生冲突,尽量礼送出境。

六安的区寿年接到莫敌的电报,也命令525旅覃振元1055团赶往舒城,1055团团副韦志高率部进入庐江。至此,下起安庆,上到蚌埠,东到明光,巢湖以西的广大区域都在桂系的实际管辖之下,廖磊这个名义上的安徽省长终于有了一点地域,不至于以小小的大别山来替代诺大的一个安徽。

南京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绥靖军司令任援道更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由日军运兵船罢把他的绥靖军运送了一个整编师到安庆,试图一举拿下该地区。任援道,字良才,号豁庵,江苏省宜兴县人,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生,曾任平津警备司令。南京沦陷,民族危亡,任援道利用权术收编了镇江*学校的三艘炮艇及部分官兵,收编了太湖里的部分游击部队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一万多人马,并以此为班底组成了绥靖军,投靠到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梁鸿志帐下。得到日军的大力支助后,绥靖军发展成一军六师十万人,成为江浙皖一带除日军外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新四军离开巢西后留下的空档同样吸引了任援道,他需要在筹备新政府的汪精卫面前表现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为维新政府在汪精卫的新政府里多占一份份额,这种机会他不会放弃。

**长江局取消后,江浙皖赣闽成立东南局,看到各方蠢蠢欲动,东南部的领导人才认识到,高敬亭钉死大别山的方案是何等的有远见,只有把新四军一部钉在大别山,桂系才不能进入巢湖流域,一旦放弃大别山,接下来就是自动放弃整个安徽。情况的大逆转让东南局有点不知所措,立即把情况向陕北**中央汇报,中央这才知道高敬亭被枪毙,木已成舟,只能亡羊补劳,命令徐海东接手第四支队的军事与管理,罗炳辉接手第五支队的军事总负责。鉴于巢湖西已经被桂系全面拿下,主张不要再在该区域纠缠,而是全力进入津浦路东,开拓新的革命根据地。

廖磊知道新四军的退去,很是松了一口气,松懈下来才发现,所有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都一一体现在自己身上,头疼恶心作呕,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噩梦,肢体麻木,全身乏力,终于躺倒在立煌县的病床上。

李宗仁也知道,廖磊的身体已经难以胜任如此繁重的工作,在向中央军委会申请后,取消第十一集团军编制,并入二十一集团军,免去廖磊二十一集团军司令一职,由李品仙担任。下辖第七军、四十八军和八十四军。

覃连芳在随枣会战总结会上就八十四军的无序撤退问题与李品仙意见不同,进而发生强烈争吵,被李品仙免去了八十四军军长职务,由莫树杰新任八十四军军长,率钟毅173师、张光玮174师、凌压西189师驻扎在随县。张淦率第七军漆道征171师、程树芬172师驻扎在商城,张义纯四十八军,军部在立煌,各师各部则散布在皖中皖西各地,其中莫德宏138师成了立煌的御林军,区寿年176师师部在六安。

武汉外围大战中的黄梅会战,桂系各军损失极大,还来不及进行补充,又参加了随枣会战,在这次会战中八十四军又一次遭到了严重损失,仍然没有补充,兵源紧张的局面让二十一集团军上下一筹莫展。集团军司令李品仙还记得在开春时节,日军十六师团突然对麻城的171师进行袭击,第一○二二团团长周文富指挥所部勇敢迎击,将日军击退,确保了阵地,但损失了步兵一个连。战后,集团军总司令廖磊责备说:“目前士兵来源补充不易,应注意保存实力,一次战斗就损失一个连,有多少个连够他损失呀!你们军长、师长干什么的!游击战是这样打法吗?”师长漆道征也严责了周文富团长一顿,周文富气愤不已,吞枪自杀。

李品仙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兵源已经出现危机,现在自己当家了,才知道油盐柴米一样都不能少。走在去医院的路上,想了很多,他要去跟廖磊商谈,对目前的二十一集团军进行整顿,与其保持一个没有什么作用的旅级编制,不如取消之,直接由师管理团级单位作战。一个师下辖三个团,如果师部有多余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个师属野战补充团的编制,如果军部有多余的人,可以增加两个军直属野战补充团的编制。这样一来,部队更精练,命令更直接,指挥更容易直达。

“鹤龄(李品仙字)兄作主就是,不需要问我的。”廖磊躺在病床上,很是诚恳的说。廖磊与李品仙同龄,都是四十九岁,论月份,廖磊还大得两个月。但是在保定军校里,李品仙是第一期廖磊是第二期的,所以尽管廖磊的年龄比李品仙的大,地位比李品仙高,却总是对李品仙持兄长的态度。

李品仙也不敢以学长自居,很是礼到周全:“燕农兄,静养几日,可有好转?”

廖磊笑道:“这是慢性病,一时半会只怕还不会就死。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半点不由人,也由不得我。鹤龄兄来了,我就轻省了许多,只怕身子也会因此好转也说不定。我部只有三军,战线又长,补给更难,诺大一块土地,想守住不容易,接下来就有劳鹤龄兄了!”

李品仙没有廖磊这么多的忧患,反而很是胸有成竹的说:“如今长江一线,日寇主力尽在两湖,安徽为敌后,我军人少,日军数量也多得有限,大家同等水平推手,我灭不了他,他难道又能灭了我不成!”

“人虽然不如你,奈何他钱多!”廖磊叹息说:“汪精卫在南京筹立伪政府,原南京维新政府,北京政府尽归他的名下。有他的名声加上日本人的经济支助,只怕很快就有一支强大的汪伪军出现。将来在安徽这块土地上,很快就会出现一种局面:一个小队的日军带领一个团的伪军跟我们一个营作战。结果就是我们越打越少,别人越打越多,此消彼长,敌盛我衰,长此以往,优势尽失。”

李品仙低下头没有说话,良久才抬起头来问道:“燕农兄可有何良策?”

“我一惯很佩服**,藏军于民,军民共体,在皖中,我们是越打越少,他们却越打越多,当年高敬亭从大别山出来,只有不到两千人,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发展到近五千人,这次内部大清洗,洗出了两千人还能成立两个支队,人数可见一斑。”廖磊说:“为什么他们就能越打越大呢?我百思不解,也找不到答案。在二十一集团军,也只有四十八军176师1056团的莫敌,是唯一把这个问题弄通的人,他从淞沪打到皖南,从皖南打到津浦路,再打到大别山南,人越打越多,分出了一个徐乐,再分出一个徐平,现在左边一个吴万年右边一个郝文波,只要他说一声收编,只怕都会哭着喊着往里挤,到底是为什么,我还没有时间去弄明白,接下来就看鹤龄兄的了,希望鹤龄兄能够弄明白。”

李品仙点点头,说:“天纵我知道的,在淞沪大战时他就开始采用游击手段杀伤敌人扩大自己,在津浦路南更是把游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会去潜山,真正了解天纵的偷天换日之术。”

两人谈得很投机,改编方案在两人的闲谈中很快就出现了雏形,大约一个小时,医务科刘科长进来给廖磊量血压,李品仙才告辞而去。

七月初,整编方案下发,176师师长区寿年,副师长郑沧容,参谋长云应霖,政治部主任谭何易,下辖三团,526团团长莫敌上校,527团团长杨创奇上校,528团覃振元上校。两个旅长525旅宋世科调到安徽省政府任职,526旅马伟新调回广西,任八步民团区司令,广西兵源前所未有的紧张,对民团进行强化训练,势在必行。通过整编,176师除了师直属部队外,形成了三个满编团,526团还是个超额团,因为他与其它部队相比,多了一个警卫营。杨创奇之前是525旅的副旅长,与莫敌一样,他接手一个主力团527团团长一职,没有任何异议,原1051团韦高振任527团副团长,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覃振元就属于意外,他应该没有那么好的待遇,528团团长最早的任命是都南人、176师的参谋处长周孟雄,覃振元任他的副团长,区寿年知道他的参谋长云应霖实力有限,硬生生的留下周孟雄,才让覃振元有机会暂代团长一职。

取消了旅一级编制,师明显小了一大截,之前的176师就是乙种师,八千多人,这一精简,成了丙种师,五千多人,整个四十八军也不到两万人,正好与日军一个师团差不多。日军也在缩编,在淞沪大战之初,几个甲等师团都是两万八千人的大型甲等师团,最不济也是两万四千人左右的乙等师团,经过几次补充,大多数已经沦落为一万五千余人的三联队制的丙种师团。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被侵占的国家自然满目疮痍,侵略者又能占到什么便宜!

战争,是疯子的游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