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七章 河山(三十二)

天纵莫敌 第七章 河山(三十二)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七章 河山(三十二)

想事容易做事难,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把余启龙营长给难住了!面前这个运输队,没有了步兵大队,只有二百来个日军后勤人员跑前跑后,绝大多数的是拉车牵马的当地老乡,日军为了方便工作,身上的装备全部解了下来,堆放在拉物资的大车上,有些日军士兵干脆连雨衣也脱了,冒着雨在大声叫喊着,让牲口跟上,要大车快点。这个样子,只要一个冲锋肯定能把运输队拿下,但是误伤了群众怎么办?

问题交给指挥部,林英坚没了主意,请求杨克志,杨克志让大家一起给给意见,首先发言的是胡继庭,他很明确的说,要胜利就会有牺牲,我们革命者就是不怕牺牲,但是必须把运输队拿下,至于在作战中误伤的群众,即使牺牲了也是值得的。

黄天化有点不理解的看了胡继庭一眼,这些以革命党自居的人,功利思想竟然如此之强,为了达成目的,居然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对于牺牲的理解,黄天化与胡继庭不一样,可以牺牲自己,但是却不能损伤百姓,这是规矩,没有听说过,胜利以牺牲百姓为代价。

杨克志也不赞成胡继庭的意见,却也拿不出更好的建议,默不作声。

林英坚有点着急,说:“有什么好主意快点说出来,日军的运输队走得很快,再有半个小时就要到达余营长他们的埋伏圈。”

林英坚的话给了黄天化一点提示,既然日军走得快,那就让他们慢一点再说,问道:“余营长手里面有没有一些枪法比较好的老兵?”

“有!”杨克志说:“我们红军,子弹一惯不够用,打的就是准确度,只要是三五年二十八军那年头的老兵,谁的枪口都有不错的准头。”

“通知余营长,把这些人集中起来,有十来二十个就行,去打日本人的冷枪,一定不能伤到老百姓。”黄天化说到这里,看了旁边的胡继庭一眼。

“是!”林英坚走了下去。

黄天化让通讯员告诉陈正信,留下炮连重火力连和石重连,罗卫连和瘦猴连跑步增援余启龙部,同时命令驻地的辎重部队向埋伏圈方向靠近,准备打扫战场。听到黄天化下达命令,杨克志笑了,面前这位,看来已经是胜券在握。

余启龙营长接到命令,立即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把班排长和一些老兵组织起来,约有二十来人,组成冷枪队,让他们去打运输队的冷枪。

冷枪队来到第一个坡地,刚刚伏下身子,运输队已经过来了,在日军的催促下,民夫们使劲的打着马,马儿走得很快,已经有点小跑的感觉。

“一人瞄一个,别打重了。”冷枪队的负责人说:“小心打,哪怕打不中,也不要伤了老乡。”

日军与百姓很好区别,百姓都是斗笠蓑衣,日军都是雨衣,瞄准雨衣打,准没有错。

一排枪过去,穿雨衣的倒下了二十来个,运输队顿时就乱了。

又是一排子弹过去,倒下的仍然是穿雨衣的,日本人明白了,不是子弹长了眼睛,是自己给出了目标。所有的日军都躲在大车和牲口的另一面,靠牲口和大车掩护,只是这么一来,运输队的行进速度就慢了下来

灵醒的老百姓见到这两排枪弹,谁都明白这些子弹是长眼睛的,不会打中自己,但还是一副怕死的样子,搂着头,蹲在牲口旁边,运输队完全停了下来。

运输队不走了,日军急坏了,不知道是谁想出了个损招,把一架大车上的军用雨衣拆开,让民夫们一人穿上一件,雨帽盖过头,远远看上去,跟日军一个样。民夫扮好后,日军也出来了,一起赶着车前进。

“嚯!这伙子鬼子挺聪明啊!”冷枪队的负责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连长怎么办?”一个老兵问道。

“怎么办?凉拌!”连长指着不远处的运输队说:“我们从上往下看都一样,找个平的地方就不一样了。”

“怎么会不一样?”老兵再问。

另外一个老兵打断了他的话,说:“这还不懂,民夫穿草鞋,日本人穿皮鞋。”

二十几个人都笑了,往前面跑去,找到一条沟边,等着运输队上来,这里距离大路不远,一百来米,因为下雨,中间形成了一条小河,水还挺急,这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刚准备好,运输队又到了。

这回不需要再吩咐,冷枪队的战士们纷纷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阵排枪过去,又倒下了二十来个鬼子。

这回,连民夫也乐了,自己人就是自己人,枪枪打中的都是日本人。

日军也明白了原因所在,纷纷除下自己脚下的皮鞋,把裤管高高的挽起,藏进雨衣里面。运输队继续前进。

听到余启龙的汇报,指挥部里笑成一片。黄天化说:“当年有马孟起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今天有余启龙打得日军更衣除鞋,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杨克志也笑着说:“日军运输队遇到了余启龙,也就算是倒了血霉了,只是接下来就比较麻烦了,卷起裤腿的日军与老百姓看不出差别,冷枪打不下去了。”

“打不下去就别打!”黄天化回答,转过头问道:“罗卫和瘦猴到了哪里?”

“已经与余营长汇合。”有人回答。

黄天化对杨克志说:“再打一回。”

“怎么打?”杨克志问。

“等日本人到达埋伏圈外,让一个排的战士对着运输队的头顶射击,不要打中人和牲口。”黄天化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杨克志不解的问。

“民工会蹲下,日军不会。”黄天化说:“凡是不蹲下的,让冷枪队直接干掉。”

“哇!这样也行。”杨克志笑了,立即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好!高招!”林英坚大叫:“只要这样玩两次,一听到枪响,运输队就会第一时间蹲下去。蹲下去的人是没有危险性的,最后全部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后,再来一次枪响,趁着对方蹲下,我们全线出击。之前只有余启龙一个营人数不够,现在再加上陈营长的两个连,应该足够了。”

黄天化点点头:“这就是收官,希望收个好局。”

余启龙看完命令,大赞了一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高级!”

余启龙也是一员智将,也是一员从战火中打出来的战将,二十四岁,河南商城人,1932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河南商城县独立团第1连第3排当上一名战士。3月加入中国**青年团,7月转为中国**党员。从通讯员做到通讯班班长,之后任红25军第74师第244团第1营第2连排长、连指导员、支部书记、连长。红28军成立后,任手枪团分队长,参加过黄安七里坪、贺山突围、将军山战斗等反“围剿”战斗和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开始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部副官,1938年2月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第2营营长。他对战局有一种直觉,也许这就是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经验,他从身边的战士手里拿过一支三八部枪,对身边的四连长说:“我们俩打最前面的两匹马,我打头一匹,你打第二匹。”

四连长点点头,也拿起一支三八枪,两人随便瞄了瞄,两粒子弹差不多同时射了出去。只见最前面的两匹拉车的马脑袋上冒出一团血花,轰然倒下,把身后拉着的大车也带倒在地。两架大车歪倒,立即将整条道路全部堵死,运输队后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在往前走,很快,运输队就聚集在一起。

这时,枪声又一次响起,这是第三次放空枪了,运输队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时间必须蹲下,凡是不蹲下的,打你没商量。就在所有的人全部蹲下时,山坡上传来了嘹亮的号角声,路左边,一下子冲出了数百人来。

罗卫的人一路跑,一路往运输队的上空射击,M712清脆连贯的枪声,仿佛表明自己强大的火力。日军又一次表现出与民夫的不同,民夫只是蹲下身子,双手抱头,努力把自己藏身在大车或者牲口旁边。日军则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当埋伏的队伍来到运输队旁边时,日军士兵已经跑出去很远。罗卫让战士们对着几百米外的日军背影扫了一梭子,不是为了打中日军,而是开枪为他们送行。

“行了,老乡们,起来吧!”余启龙叫道:“日本人打跑了,你们可以回家了,车上的东西交给我们就行。”

一个胆子大的老乡壮着胆子说:“长官,不要我们帮忙运回去吗?”

“不要了,卸完车你们就回去吧。雨衣就不脱了,你们穿回去吧,这个东西挺好的,别淋坏了生病。”余启龙说完,让战士们开始卸车马。

指挥部里也是一派沸腾,林英坚说:“日本人这次是太失算了,下雨天,飞机出不来,估计现在还不知道整个运输队已经被劫。我们虽然在雨里打得很辛苦,但是没有飞机,能够让我们从容布阵,我宁愿辛苦一些。”

黄天化总算松了一口气,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对杨克志说:“中午喝点?”

“喝点!必须的。”杨克志说:“好好的庆庆功。”

胡继庭说:“我先去交待伙房,熬上几锅姜水,给战士们去去湿,如果有红糖就更好了。”

“红糖?我们有。”黄天化又一次看了一眼自己不太理解的这位军官,他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自己人是很好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第一批运物资的士兵回到了驻地,放下东西喝下一碗姜糖水后立即回头,他们今天有得累了,起码每个人要走五趟才能把东西搬完,日本人的东西真多,吃的穿的用的,子弹炮弹*,还是六门拆得零碎的九二式步兵炮。

杨克志一听,转身就往雨里走去,指挥部里所有的人,除了伙房的人,全部顶风冒雨走了出去,他们也要去搬运物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黄天化抬起头,让雨水淋在脸上,七月的雨,一样的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