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七章 河山(三)

天纵莫敌 第七章 河山(三)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七章 河山(三)

“这座寺院,最早建于南朝梁代,名铁佛寺。”合肥乡老陪着莫敌等人走在教弩台的参天古树之中,指着有三分破败的主体建筑,一位颇具文人风度的儒雅长者介绍说:“此次炮击,贵军很小心的避开了古迹和建筑,让大雄宝殿免受雷炮之灾,实是合肥之幸,之前日军占领合肥时散落四方的浮屠僧人已经返回寺院,正在收拾大殿,准备为贵军在这次作战中战死的烈士做一次庞大的法事,以表达他们对贵军义举的谢意。”

“哦!如此甚好,和尚们有心了!既如此,我们先去给菩萨道个谢吧!”莫敌说:“我们这次在合肥作战,从五月下旬以来,一共与日军交手五次,经统计,歼灭日军二千余人,我军伤四十七人,死三十八人,其中部分已经埋在板桥河边,只有昨天晚上牺牲的十一个人还要送往板桥河边安葬,就请寺院的和尚一并操心了。”莫敌称僧人为和尚,并没有称为大师或者师傅,却让合肥的乡老们高看了一线。在世俗中,凡人喜欢称僧人为大师表示稳重,直呼和尚则有不尊之意,其实,在梵语中,和尚本是一个尊称,就是“师”的意思,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为和尚。莫敌直接称呼和尚,正好说明他是懂佛的。

“旅座,合肥乡老已经凑出了三十八副寿材,还派出仵作人员前往板桥河边重新装殓,并在北辰桥外另选吉地设一公墓安葬。”蒋春阳轻声对莫敌说:“弟兄们都十分感谢合肥乡老,认为为了这么仁义的百姓,死也死得值了!”

莫敌连忙转过身向乡老们鞠躬道谢,慌得乡老们回礼不迭。

走到寺院前,迎面三个大字:“明教寺”。莫敌问道:“明教?这个寺院信奉的不是佛教吗?”

“是佛教,中途曾经改奉过摩尼教的那个明教,后来又改回了佛教。”一连靳同轩回答说:“南朝梁时的铁佛寺到隋末就荒废了,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更多的楼台都被淹没在历史中。初唐之时,摩尼教传入我国回疆,再传入漠北回纥,并于该地盛行。唐代宗大历三年,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当时在此地掘得铁佛一尊,庐州刺史裴绢上奏朝廷,准奏重建,定名为明教院。”

“呵呵,同轩还知道摩尼教,不错不错!”莫敌笑道:“那是一个奇特的宗教,结合了古代波斯的祆教教义及基督教、佛教思想,综合而成。在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理论及民间信仰,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从而改称明教。崇善光明崇善变革,因此敢惹事敢造反,据说朱元章的明朝,就是由明教教徒建立,因此国号为大明。怎么?他们也做法事?宣扬轮回?”

“将军且听我解释,此明教非彼明教。此明教为彰明教义之意,非为当年的摩尼教。”当地的乡老连忙解释说:“此寺历经千年,迭经兴废,明朝的明教寺在清咸丰三年毁于战火。同治初年,长毛大将袁宏谟兵败之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紫蓬山西庐寺慨然出家,经多年苦行募化,终于在光绪十一年重建寺院,有了今天的规模。可惜,去年冬天,日军飞机轰炸合肥,部分建筑被炸毁,前些时候,日军炮轰徐源泉时又让教弩台有所损伤,竟然有了破败之意。此次贵军攻城,能尽力避护,实在让人感动。杓之将军已经在庄园里备下了盛宴,要老朽请各位将军在游完教弩台后,移步赴宴,还请各位赏脸。”

“杓之将军?那是哪位高人?”莫敌问,他是真不知道在合肥这个地方,除了包青天还有什么高人。

“就是袁斗枢将军。”靳同轩回答道:“也就是刚才说的长毛大将袁宏谟的嫡孙子,武昌举义时,他为合肥团练,率兵附义,次年,出任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步兵第十五师第30旅旅长,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如今赋闲在家。”

“杓之将军有心了,莫敌敢不从命!”莫敌拱了拱手,算是先行谢过。

进了大雄宝殿后,莫敌点上九柱香,依尽礼数,叩谢佛门弟子为牺牲兄弟所做的善事,并手题一字,曰:大放光明。笔力雄劲,饱含沧桑,深得同行者盛赞。

离开大雄宝殿后,在听松阁屋上井处逗留少许,当有人指着松柏下的躺椅,告诉莫敌,这是坂井德太郎最后静坐时,莫敌笑道:“没有想到,这个倭寇也是个雅人!可惜他不会审时度势,不知时过境迁。”

黄天化告诉莫敌,今天一早就去下谷堆打扫战场,没有发现坂井德太郎的尸体,看来这个老鬼子又活过了这一劫,估计正是昨日在此静坐之功也说不定。

众人大笑。

离开教弩台,启程前往袁斗枢的私人庄园杓之园,杓之园在肥西,路程约三十来里,好在张克昌的后勤部队已经进了合肥,十数辆汽车也开进了老军营。以车代步,三十来里就不算远距离了。

黄天化和龚庆元自觉留在了军营,这里万事待兴,不能缺人,莫敌想了想,徐平是必须去的,再带上靳同轩也就够了,与十来个合肥乡老,在卡车上架了几块木板,算是客车,赵国龙带了一个排的警卫,坐在另一辆车上。

刚想动身,只见机要处值班参谋送来一份电报,莫敌一看,是176师师部命令,要求莫敌及所辖526旅部,尽快赶到六安归建。莫敌想了想,告诉参谋,明天一早动身,前往六安。

徐平亲自开着车,驾驶室里坐着莫敌和靳同轩,对于要去拜访的袁将军,莫敌有点好奇,向靳同轩仔细了解。靳同轩从在市面上流行的袁宏谟的故事说起,再说到他的孙子,告诉莫敌,袁氏在合肥可谓势力强大,袁斗枢在张勋复辟后就不再出仕,但却是王亚樵是至交好友,其弟袁先义更是巢湖一带青帮老大,实际上,巢湖青帮的大权尽掌握在袁斗枢的手中。

莫敌把明天就要到六安归建的消息告诉徐平,作为176师的一部分,长期孤悬在外,本来就是不应该的,作战结束,必须归建。徐州大战,176师损失很大,不知道补充是否到位,相对而言,有一战之力的还数1056团,这个时候的总兵力人数是至关重要的,176师要求自己归建,完全合情合理。至于合肥的情况,莫敌对徐平说:“想办法让这位杓之将军出面,成立皖东忠义救**在合肥的一个支部,只要把这个人掌握在手里,以合肥为中心的巢南巢北就尽收手里。这个事只能由你出面,我估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徐平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自己有了军统这个番号,正可以大举扩张,靠自己一个人一个人积累,不如做点别的来得更快。靳同轩也很为赞成,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在皖东地区,每一个县设一个挺进大队,平时各自为政,需要时招之即来,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凑个人气总是不错的。

莫敌笑着说:“只怕轮不到我们,上面会比我们更快着手安排,战局一旦稳定,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抢地盘。”

“我想了很久,觉得请这位杓之将军出山是完全可能的,据说他的权欲还是相当大的,只是之前的合肥县府对他忌惮之心太重,不敢任用,特别是他的兄弟斧头帮主,在民国二十四年因为与官府对难被处死,与当地县府和行政区之间矛盾激化,这些年,虽然大家相安无事,实际上是官府退让了不少。”靳同轩说:“他很需要一个正式的名称,把他的斧头帮更换门庭,我认为,他不会拒绝皖东忠义救**合肥支队这么一个有前途的招牌。”

莫敌点点头,告诉靳同轩,要想好计策,或开门见山,或欲擒故纵,对付这种老江湖,最好的方式是钓鱼,让他自己上勾。靳同轩笑着说:“既然他是老江湖,我们就不妨扮扮嫩,在他面前弄出一副什么都不是太懂的样子,慢慢的引他入局”

莫敌大笑:“就是这个意思,你小子,也是老江湖!”

徐平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个靳同轩,不比老大身边的黄天化差,虽然在正规作战和部队管理方面不如黄天化,在装神弄鬼方面远超过之。相对而言,作为游击作战,占山为王,靳同轩更有优势。

路面很好很平,汽车可以开出三十公里的高速,很快就到达了袁斗枢的庄园。为了表示尊重,在距离庄园门口还有两百米处,徐平把车停了下来,大家下车,步行过去,显示尊重。远远的看到庄园门口,巨大的三个大字:杓之园,大门洞开,从里面跑出两队身着黑色劲装的男子,排成整齐的两列,每人手里执一柄长把宣花斧,很有当年程咬金的味道。几面旗帜招展开来,旗帜的中央竟然不是镰刀铁锤,而是两把十字交叉的斧头。

这就是传说中的斧头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