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纵莫敌 > 第三章 莫敌(五)

天纵莫敌 第三章 莫敌(五)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2: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章 莫敌(五)

在闷罐子火车里坐了三天,到了武汉,过渡之后,又坐上了平汉线的火车,这时候的莫敌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徐州。白崇禧终于还是采纳了自己的建议,不过黄河,把桂系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定位为第二梯队,日军不打过黄河就不会交手。

莫敌很满意这样的安排,他认为,到达徐州后,再能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全团的训练才能告一段落。纵观徐州大势,日军占领黄河以北还需要一定时间,至于山东胶济线一带的日军人数有限力量有限,不敢对陇海线上的**轻举妄动。这样一来,自己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好好筹备,打一场有准备之战。

1056团的战士都很兴奋,第一次坐火船,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换上了快利七九步枪,第一次穿上了正规军的服装,制式背包,标准水壶,脚下的胶底布鞋,轻巧又舒适,将近一个月的训练,这一千多菜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无论从外形上看还是气质上看,都离一个标准的战士相距不远。

一个连一个车厢,席地而坐,车厢的拉门用铁链锁住,只能拉开不到二十公分的缝,通气排水,第一次从这个地方往外拉尿的士兵,看着自己的尿落在后面远远的地方,很是兴奋,直到第三天,新鲜感终于过去,对乘坐火车有了淡淡的厌倦感。

这列火车装了整整一个526旅,除了运兵的闷罐子车,还带了两个票车车厢,旅长凌压西带着旅部人员占了一个票车车厢,1056团部和1055团部合用另一个票车车厢。莫敌和覃振元黄天化等人坐在车头的票车里,打量着第一次乘坐的票车。车厢里有椅子,虽然是木头靠背椅不太舒服,总比席地而坐讲究得多。莫敌也是第一次见到1055团的人,1055团团长谢鼎新三十七八岁,广西苍梧人,讲一口夹带着粤语口音的官话,头发很短,中等身材,面容和善,很有笑脸。同样是团长,莫敌的军衔是中校,对方是上校,莫敌老老实实敬了一礼,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衔高一级又何尝不是如此。看到莫敌的光辉形象,谢鼎新先是惊讶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莫敌竟然是这样矮小,不像带兵上阵作战的人。

两人寒喧了几句,谢鼎新以前辈的口吻告诉莫敌,当年一二八淞沪大战时自己就在上海,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第四团团长,与日本人面对面的干过,日军士兵军事素质不错,作风顽强,不可轻敌。莫敌洗耳恭听,态度诚恳,最后发自内心的说,在作战时还望前辈多多指教,多多照顾。

到达徐州的时间是九月九日,有消息传来,两天前宝山失守,第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姚子青率部六百人顽强抗击日军进攻,最后全部为国殉难。

部队在徐州城外安顿了下来,这里没有炮声更没有硝烟,北方东方和南方的战场都距离这里不近,一副和平景象。秋天的苏北是美丽宜人的,天空显得高远而辽阔,喧闹了整整一个春夏的田野,变得沉甸甸的,颜色也由墨绿变成了金黄。等待收割的庄稼,铺满了每一处沃野。荷菱熟了,等待着村姑采摘,牧草黄了,等待着牛羊的食用,农人慢悠悠走过田野,惊起草丛里的蚂蚱和蜜蜂,它们都还在做着有关夏天的梦。 秋天的苏北是成熟的季节,老人们盘算,该给孩子们一份怎样的惊喜;小伙子们盘算,该如何把姑娘娶回家;年轻的夫妇盘算,又到了添丁加口的时候,枫叶红了,桂花飘香,菊花争艳,月儿明媚……

莫敌不清楚到底把自己这个集团军调到这里算是什么目的。政治部主任蒋春阳告诉他,这完全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私心,不出兵说广西人抗日不积极,出兵了来到一个平静无战事的徐州,养兵用的是国府的钱,练兵用的是国府的弹,不落口实还得实惠。至于下一步打去哪里,谁也不知道,只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黄河以北肯定不会去。

莫敌哑然失笑,老白的心,可谓路人皆知,大敌当前,还有这些弯弯绕!或者在白崇禧看来,广西来的部队将是他最重要的棋子,用在他认为是最后一击的关键时刻。

在悠闲的生活和紧张的训练中,9月份过去了。消息传来,9月30日,**退出上海市区,转移到蕴藻浜以南建立阵地,那里水网密布,沼泽纵横,一片平地,没有地利优势,更没有任何遮掩。**没有钢骨水泥,只好用泥土建筑劣等工事,此等工事又如何经得起日军炮火连续炮击,**伤亡惨重。进入10月,日军集中调集6个师团到达第一线,强渡蕴藻浜,猛攻南岸大场,企图从中央突破。

上海形势危如累卵。

双十国庆前后,白崇禧终于把心肝宝贝第七军和四十八军调上了前线。第七军170、171师于10月11日到达上海,立即投入了战斗,接手之前胡宗南第一军在杨行、蕴藻浜和纪家桥一线的防区,让伤亡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第一军有了喘息之机,退到昆山补充。

第四十八军的先头部队是173、174师,在10月15日到达上海,19日作为全军主力,作为第一路尖刀全力反攻,猛攻盛宅,桥亭等阵地。混战一场,厮杀一夜,双方伤亡惨重。枪声一直持续到21日,日军全面退缩,**也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退回阵地固守。22日双方相峙一天,23日,日军在空军及炮兵的掩护下,施放毒气弹,**大乱,全线溃退。

莫敌所属的176师在10月19日深夜到达上海,立即作为总预备队进入了战场。

一到战场,莫敌就知道白崇禧失算了,将桂军作为新力军换入战场为时太早,没有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反而成为与日军消磨的消耗品。蒋春阳认为主要原因是白总长已经顶不住社会各界的压力,不得不把桂军提前放进战场。莫敌认为这话也有道理,不可能全国的军队都进入了战场,唯有总参谋长的子弟兵还在徐州看风景。

掩护全线后退的工作交给了176师。176师兵两路,第一路是丘清英525旅,成为173师的后备军,接守其阵地。173师掩护174师依次撤退。第二路凌压西526旅继续兵分两路,1055谢鼎新团接手第七军171师在陈家行的阵地,掩护171师退往走马塘到新泾桥一线。1056莫敌团前往谈家桥,掩护第七军170师退往嘉定。

谢鼎新是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的老将,广东讲武堂毕业,早年跟从先总理中山先生,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讨贼和北伐作、两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又有十多年的戎马生涯经验,而且对上海的地理条件和作战优劣有清楚的认识。他认为在没有空军和地面炮火配合,仅凭简陋的武器装备,去进攻训练良好、装备精良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国难当前,明知不可为也必须为之,就算是白白送死也义无反顾,这是当兵回报国民的时候,要求全团官兵作好为国捐躯的思想准备。

在谢鼎新的率领下,全团乘夜色进入阵地,把几近绝望的171师换了下来。

171师在师长杨俊昌的率领下,与日军交锋了六天六夜,牺牲兵员达三分之二,团长颜僧武、黎式谷、沈治负伤,511旅旅长秦霖阵亡。看到谢鼎新率部来到,杨俊昌恨恨的说了一句:“这打的是什么卵仗,就会用人来填,我们填完了,轮到你们,我们一个师就还剩下这些,你们一个团,能剩下几个,只有天晓得!”

让仅存的一个团长、511旅代理旅长李本一上校把171师所有的弹药集中起来,留给1055团,杨俊昌带着残兵抬着伤员离开了阵地,至于死了的,除了秦霖旅长,其它的都顾不上了!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接手阵地后,谢鼎新仔细察看了周边的地形,叹了一口气,说:“没有任何优势,只能拼命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日军如约而至。累了一个晚上的中**队缩在战壕里,一动都不想动,谢鼎新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阵地挖出了三横四纵的多条战壕,在第一线留下了一个连的兵力,还设制了一些掩体和藏兵洞,其它部队全部放在二线和三线。他知道日本人的炮火够猛,因此不敢放太多的人在一线。他告诉战士们,只要能够坚守两天,让兄弟部队在后方建立起防御阵地,我们就能撤退,这两天,不仅要打退敌人的进攻,还要保全自己。战士们大叫:就是拖,也要把鬼子拖在陈家行两天。

残酷的进攻开始了。炮弹如雨点般的落在阵地上,也落在第一线的战士们头顶,掩体塌了,藏兵洞崩了,一个连的战士如同台风中的树叶,在漂浮在翻滚在死亡。

炮弹渐渐的稀了,日本人冲了上来,在第一道战壕里还活着的战士摇摇自己的头,把头上的灰土摇开,清了清嗡嗡作响的耳朵,伏在战壕前,端着枪,眼睛死死的盯着越来越近的日本人,屎黄色的服装,低矮的身材,盘着罗圈腿,跑得挺快,原来,日本人是长这个样子的!

打!愤怒的子弹离膛而去,打在日本人的鸡胸上,冒出同样鲜红的血,原来,日本人的血也是红的!

四条纵向的战壕,一个营的弟兄正猫着腰,冲向一线。

两天两夜,整整两天两夜,谢鼎新1055团犹如一支定海神针,牢牢的钉在陈行,成了日军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决。空军狂轰,山炮烂炸,步兵不分昼夜对1055团的阵地进行进攻。

24日晚,日军第18旅团63联队第一大队占领小石桥,三方夹攻1055团,谢鼎新团长发现已无退路可走,率领全团死守,打至最后一粒子弹,全团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