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67 第九世:蓬莱共和国

重走未来路 第467 第九世:蓬莱共和国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67第九世:蓬莱共和国

后勤断绝又面临围追堵截,原复道督率的91万联军瞬间陷入绝境。然而,原复道毕竟是原复道,面对四面包夹的致命危机,原复道仍能凶悍地徒手撕碎赵藩和鲁藩的陆地包围网,吓的赵藩藩王狼狈逃亡海外。

尽管胜利大撤退,原复道的损失却不容置疑,其91万联军最终仅仅安然归来七万,昔日精锐七零八落。嗅得原复道的鲜血味道,前些年降服或畏惧原复道的势力纷纷翻脸,除了赵藩、鲁藩、燕藩三国,明藩向原复道宣战,汉藩向原复道宣战,唐藩向原复道宣战,周藩向原复道宣战,顷刻间又是遍地仇雠。

尽管原复道连续赢得数次局部胜利,尊王讨逆大同盟却依赖充沛人力资源逐渐赢得全局优势。

1760年,尊王讨逆大同盟同盟军攻入京都,原复道被迫致仕。

1761年,尊王讨逆大同盟强迫魏夏王朝第十七任皇帝魏钦喜和不受魏钦喜控制的皇室内阁签署和平条约,皇室领土恢复到六月革命之前规模。诸夏共和国的激昂前进和原复道的辛勤耕耘,瞬间一并清零。

唯一的改变,也就是皇帝彻底成了虚君吉祥物,内阁开始全面主导夏国四行省。

1764年,魏东生病逝,享年69岁。

……

然后,是第九世。

……

魏东生离去的1764年到1782年,蓬莱殖民地风起云涌。

尊王讨逆战争结束,逃亡海外的藩王及内阁权臣相继返回旧九州。然而,诸夏共和国的共和思潮,原复道扫荡旧九州埋下的暗钉,工业革命前夜的思想启蒙,都严重激化了旧九州诸藩国的国内矛盾。战时体制压倒一切时尚好,这些隐患都让位给敌我矛盾。随着和平到来,各种不稳定因素开始挑战各藩内阁,诸藩国都没有足够的财政和足够的兵员镇压蓬莱殖民地。

与此同时,尊王讨逆战争期间成长起来的殖民地既得利益集团也不甘心再受旧九州内阁驱使,纷纷以武装斗争兼外交谈判手腕要求成立独立自主的共和国。

1766年,越属蓬莱殖民地莱中节度使分崩离析,现实世界的墨西哥地区成立中蓬莱共和国;现实世界的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等地成立了东荒共和国;现实世界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德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等地成立了东胜共和国。数年之后,东胜共和国和邻国勘定边界,把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等人烟稀少区域也并入国土。

同年,越属蓬莱殖民地莱南节度使分崩离析,现实世界的秘鲁、玻利维亚、智利等地成立了南蓬莱共和国;现实世界的厄瓜尔多、哥伦比亚等地成立了武父共和国。

同年,通海都督府崩溃,成立了通海共和国。

同年,吴属南蓬莱殖民地崩溃,现实世界的委内瑞拉等地成立了新浙共和国。

同年,夏属蓬莱南蓬莱节度使崩溃,现实世界的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等地成立了水乡共和国。

1767年,卫属蓬莱殖民地崩溃,现实的世界巴西等地成立了西陆共和国。

同年,吴属北蓬莱殖民地崩溃,现实世界的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等地成立了新吴共和国。与领国勘定边界之后,新吴共和国领土泛泛涵盖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爱德华王子岛省、新不伦瑞克省、纽芬兰省、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曼尼托巴省、纽纳武特省和美国的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福蒙特州。

1769年,鲁藩蓬莱殖民地全面崩溃,现实世界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新泽西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等地,成立了海齐共和国;现实世界加拿大的育空省、西北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华盛顿州、蒙大拿州、俄勒冈州、爱荷华州、怀俄明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等地成立了金莱共和国;现实世界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地成立了海鲁共和国。

至此,蓬莱殖民地短短数年时间内出现北蓬莱共和国、中蓬莱共和国、东荒共和国、东胜共和国、南蓬莱共和国、武父共和国、通海共和国、新浙共和国、水乡共和国、西陆共和国、新吴共和国、海齐共和国、金莱共和国、海鲁共和国等十四家共和国。

以面积而论,排名第一的西陆共和国和排名第二的金莱共和国,疆域仅略逊色现实世界的华国,乍看起来非常吓人。但以人口规模而论,这些共和国的存在感顿时非常单薄,人口规模排名第一的西陆共和国仅有612万诸夏后裔,排名第二的中蓬莱共和国约375万诸夏后裔,排名第三的北蓬莱共和国约261万诸夏后裔。

反观旧九州,仅仅鲁藩一地,就有5080万人口规模。

蓬莱十四共和国尽管凭借天时地利人口获得独立,他们受限于人口规模,短时间内注定无法影响世界局势。

以上,皆为浩浩荡荡历史大势。

镜头移到魏东生小视角。

第八世历练时,身份背景意料之中降低到第八阶层。

魏东生这一世的名义父亲,仅是一家普通企业的小职员。第八世名义父亲和第七世名义父亲的典型区别在于,第七世名义父亲前景光明,省吃俭用的话,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昂贵的高档私立举学;而第八世名义父亲只是一名囊中羞涩的典型小市民,他有能力供养孩子读书,却绝无可能负担起高档私立举学的学杂费。

当然,这些门槛无法阻挡魏东生。

只要具备应试教育天赋,魏东生耗时间复读一年,就能走国子监快捷通道轻松改变身份特征。

所以,第八世的经营不说也罢。

第九世历练时,魏东生身份背景又降低到第九阶层。

魏东生这一世的名义父亲,职业是地位更低的苦力,依赖身体素质养家糊口;名义母亲是纺织厂女工,累死累活赚加班费。名义父亲和名义母亲相继死于1781年,仅仅留给魏东生总额52.25元(鲁元)遗产,没有居宅,也没有田地等固定资产。

52.25元大约多少购买力呢?

据魏东生粗糙统计,鲁藩人均GDP约为209元。

简单横向对比现实世界,假设华国2016年人均GDP为53817元人民币,名义父亲留给魏东生的52.25元遗产约折合为13454元人民币。想想现实世界华国的13454元人民币能做什么事,就能理解名义父亲留给魏东生的遗产究竟多么寒酸。

当然,魏东生并不在乎遗产钱多钱少。

以魏东生的商业经验,只要此世还是正常社会,就绝对饿不死他。

与遗产多寡相比,魏东生更在乎国子监制度的改革。

共和思潮泛滥以来,内阁秉政成为主流政治体制。以鲁藩和皇室为例,而今再有革命呼声,守旧派、无为派、共和派、无类派等等,都把矛头指向内阁丞相而非吉祥物般的皇室或王室。以鲁藩内阁为例,目前政治格局就是守旧派和无为派的相爱相杀,无为派崇尚道家的无为而治;守旧派则是传统的内阁派,如今内阁秉政制度完善,再称谓内阁派就有所不妥,遂被其它派系抨击为顽固不化的“旧党”。

内阁阁臣源于群议推选,随着内阁秉政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群议推举制度也随之制度化、扩大化。随着群议推选制度恐怖速度蔓延,秦汉以来传统官僚制度逐渐崩塌,群议推选官僚慢慢成为主流。未几,群议推选制度又逸散到民间,士家豪强开始呼吁扩大推选范围,让百姓也有监督官僚的权力。不知不觉间,内阁群议推选制度渐渐演变成现实世界耳熟能详的选举文化。

1775年,无为派为了赢得内阁群议推选,耸人听闻地提出群议推选制度改革议题。无为派执政内阁之后履行承诺,旋即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大幅度降低群议资格门槛,导致拥有群议推选资格的选民猛烈扩大到135万规模。

这或许是好事。

但是,国子监制度却崩溃了。

想想就知道,既然群议推选做官成了主流,国家还搞什么国子监监生啊!

内阁叫停国子监监生特权之后,鲁藩国子监越来越颓败,旋即改组成了鲁夏监学。国子监监生没了政治特权,其它监学的监生自然更没有政治特权可言,所有监学毕业生都被迫另寻出路。与此同时,起家就不依赖政治特权的魏和学院和合树技术学院陡然间鹤立鸡群,声望迅速超越一群国立监学,垄断高校排行榜第一和第二。

时至1782年,魏和学院更被誉为诸夏第一学院。

可惜,魏和学院的诸夏第一荣誉只是瘸子里挑将军罢了。魏和学院的社会地位类似现实世界的知名高校,优秀毕业生荣誉加成非常有限,学生很难依赖一纸文凭突破阶层枷锁。

横向对比现实世界,以华国范围而言,魏和学院毕业生就是燕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固然有一定社会地位,却别想凭此与第五阶层乃至第四阶层平起平坐;以世界范围而言,魏和学院毕业生也仅相当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罢了,远远不如国子监监生含金量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