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53 人亡政息

重走未来路 第453 人亡政息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53人亡政息

其它的吴国商会,却不会这样好说话。

1612年,吴藩与鲁豫共和国之间的贸易冲突越演越烈,很快互相正式宣战,彼此争夺制海权。

出乎世人意料,横行世界的吴藩海军并没有轻松打垮鲁豫共和国海军。

吴藩海军胜在单舰作战能力强悍和优秀水手较多,鲁豫共和国的优势则在于坐拥可怕的战争潜力。山东行省和河南行省都是人口大省,再加上不弱于吴国的产业基础,鲁豫共和国总是能够第一时间迅速补充战力,进而取得一些微弱的战略优势。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频繁海战,鲁豫共和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反而渐渐发挥作用,吴藩距离胜利越来越远。

1614年,吴藩被迫和鲁豫共和国签署和平协议,准许鲁豫共和国自由制定贸易保护政策,承认鲁豫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与吴藩同等的贸易权。

以结果而论,吴藩显然败了一局。

毛九忠或者说济南盟约,都没有改变诸夏混战的现状。

济南盟约刚刚强制结束绵延数十年之久的越吴战争,鲁豫共和国就取代越国位置开始敌视吴国。待鲁豫共和国和吴藩签署和平协约,魏藩忽又开始挑起新的战争,魏夏帝国的百姓简直连一刻和平都无法奢望。

1613年,魏藩蓟州府爆发闻香教叛乱,官兵捕捉乱贼时,部分闻香教高层逃窜到赵藩境内。毛九忠第三子、魏藩公爵毛尚并,指责闻香教叛乱由赵藩阴谋策动,命令赵藩国王三月之内交出闻香教高层。赵藩却否认与闻香教存在联系,更无法交出所谓的闻香教高层。

1608年济南盟约规定,由于前任赵藩国王魏顺宗已经死于1604年,改由魏顺宗之子魏胜烈继任赵藩国王。魏胜烈是毛九忠扶持起来的傀儡,但身为一名君主,谁肯甘心情愿做傀儡?待毛九忠远走胜蒙藩国,魏胜烈立刻向皇室、晋国、鲁豫共和国等近邻寻求友谊,渐渐远离魏藩。魏藩公爵毛尚并之所以责难赵藩,就是希望借此逼迫赵藩重新站队魏藩阵营。

1614年,魏胜烈逝世,嫡子魏君西继任赵藩国王。回顾赵藩前几任国王,魏顺宗被贵族赶出国境,魏胜烈在毛九忠率军保护下才敢返回赵藩,王室在赵藩境内的影响力可想而言。即使没有国外势力虎视眈眈,魏君西也得耗费无数精力维稳朝政。

毛尚并却不给魏君西整顿时间,迅速以闻香教借口宣战赵国。

话说,为了防止赵国复兴遏制魏国南侵,毛九忠强硬态度在赵国境内扶植了河间伯爵、保定伯爵、真定伯爵等三大伯爵,导致赵国王室实际控制领土仅剩下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等三府之地。而且,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的面积都比较小,加起来仅仅勉强比三大伯爵之一稍强。有毛九忠这块牌坊存在,谁敢小觑魏藩公爵毛尚并?河间伯爵、保定伯爵、真定伯爵等三大伯爵都把毛尚并的宣战当作毛九忠混一九州的意志,纷纷望风而降。

待毛尚并轻而易举攻占赵藩新王都邯郸,北中国形势更加诡谲多变。

中原诸藩国却不敢莽撞建立第三次包围网救援赵藩。

因为毛九忠。

毛九忠击溃第一次反魏包围网和第二次反魏包围网的赫赫凶威,令中原诸藩国不敢轻言战事。万一惹来了毛九忠,不管最终能否打平,麻烦肯定远甚赵藩归属。于是乎,十余藩国尴尬地坐视毛尚并跃马扬鞭,揪心声音感慨:“虎父无犬子啊,这毛尚并恐怕也是九州大患!”

战争是最激烈的博弈手段,你若泛起退心,敌军火势肯定更加旺盛。

眼见皇室无所作为,燕、晋、周、唐等藩国迫于毛九忠威望和魏藩军事压力站队魏藩阵营,相继宣战赵藩,要求赵藩国王交出闻香教高层。鉴于鲁豫共和国也是毛九忠的保护国,北方诸藩业已全部拜服魏藩新秩序,忠诚皇室的地盘顿时所剩无几。

九州走向,霎那蒙上一层阴影。

岂料,就在中原诸藩国准备默契牺牲赵国之际,就在议论毛氏能否篡夏之际,变数陡起。

话说,自魏顺宗集权未果狼狈单骑出逃,赵藩年年兵乱,草民欲求一岁之安而不可得。早先的贵族混战也就罢了,说来说去都是内乱,而且大家征战目的在于抢地盘,很少主动破坏当地民生。最近数年的兵灾,它藩士兵一次又一次聚集赵藩境内,这些客军才没有体谅赵藩百姓的想法,各种糟心事一大推。想到近年兵灾的起因皆是毛氏魏国争霸野心,赵藩百姓都把毛九忠领导的魏藩视为战争贩子,先有毛九忠和毛尚并父子野心勃勃,赵藩才会岁岁兵乱。凡此种种,赵藩百姓越来越仇视魏藩,骇然主动组织义军袭扰魏藩入侵者。

尽管赵藩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各地义军却能天时地利人和不断赢取小胜利,间接导致魏国陷入赵藩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而且,皇室、鲁豫共和国等国都渴望削弱魏国,慷慨支援赵藩义军足量的火铳、火炮等军事物资寄望他们能够遏制魏藩士兵的侵袭,间接大幅度增强赵藩义军的战斗力。

但,义军毕竟只是义军。或许义军真有成事能力,高高在上的贵族却不一定愿意承认义军的作用。赵藩义军固然有效阻遏了魏藩长驱直入,鲁豫共和国等藩国的统治阶层却一直忧心忡忡,死死紧盯毛九忠的动向,唯恐毛九忠突然杀到赵藩境内。

直至……

1617年4月5日,毛九忠与世长辞,享年67岁。

除了早期刚踏步战场时的些许小挫折,毛九忠戎马一生,廖无败绩,乃是当之无愧的战神复生。

可惜,毛九忠终究失败了。

毛九忠败给了时间。

击败毛九忠的是寿命,是无情岁月,是悄然流逝的时间。

如果毛九忠也能长生不老,魏夏帝国十有**概率被他推翻。

可惜,毛九忠死了。

毛九忠逝世消息传来,中原诸藩国一片欢腾,无论皇室还是鲁豫共和国都长舒一口气:“这老贼,终于死了!”

国际局势随之剧烈动荡。

毛九忠的胜蒙藩国遗产,短短三年时间内一分为三。

胜蒙藩国分裂符合中原诸藩国的利益,为了鼓噪毛九忠诸子争权夺利,皇室甚至慷慨满足他们的所有愿望。毛九忠的长子毛尚文继承了俄罗斯帝国疆土,因为俄罗斯经过蒙古语转换音译为罗刹国,皇室隐去“刹”字,晋封毛尚文为罗藩国公。

话说,魏夏分封帝国有一套不成文的潜规则,内九州藩国,皆为单字,燕、赵、魏、晋、周、唐、汉、明、鲁、吴、卫、越等;外九州藩国,则为双字,乐浪、交趾、海星、吕宋、婆罗、顺塔、佛齐等。毛九忠及其胜蒙藩国乃是魏夏王朝的心腹大患,皇室为了最快速度肢解毛九忠的遗产,顾不得甚么外九州藩国双字传统,匆匆忙忙答诺毛尚文建藩为罗。

毛九忠的次子毛尚武,继承了波斯帝国的疆土。

毛九忠的第四子毛尚用,继承了哈萨克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的疆土。

由于毛尚武和毛九忠的地盘在中原诸藩国的实力辐射范围之内,两人不得不尊重外九州藩国传统,毛尚用延续了胜蒙公爵称号,毛尚武则晋封为安息公爵。如此,毛尚文的罗藩、毛尚武的安息藩、毛尚用的胜蒙藩,都成了魏夏分封帝国的一环。魏夏帝国名义统领的藩国数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二十三藩之多。

近在咫尺的北中国,毛九忠逝世带来的动荡更加剧烈。

原来站队魏藩的唐藩、周藩、晋藩、燕藩等国,迅速改口支持赵藩,并以种种藉口宣战魏藩。以燕藩为例,燕王原本集结一万步骑支援魏藩,待毛九忠逝世消息传来,这一万步骑立刻摇身一变成为燕藩收复辽西地的先遣军。

魏藩制霸北中国的大好局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毛尚并一时欲哭无泪。

毛九忠共有四字,长子名文,次子名武,三子名并,四字名用,合起来即是文武并用。毛九忠希望子嗣牢记文武并用,团结起来完成他的遗志,奈何他的理想和野心都随着他的逝世而消亡。

平心而论,毛尚并并不昏庸,甚至他无愧“虎父无犬子”评价。

面对骤然间举世皆敌的恶劣格局,毛尚并先从容不迫退出赵藩泥潭,而后忽左忽右逐一击溃唐藩、周藩、晋藩、燕藩等国的背击,甚至逼迫最弱的周藩把榆林府割让给魏藩。尽管毛尚并缺乏毛九忠那种神挡杀神的气势,却显然也是一员杰出的将领,依稀能够看到一丝毛九忠影子。总而言之,尽管最后不得不退出赵藩,毛尚并却完美保住了魏藩固有疆土,燕藩等邻国都没能从他手上讨得便宜。

可惜,毛尚并的成就止于此。

毛尚并毕竟不是毛九忠,最多能够夸他一句守成之君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