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重走未来路 > 第422 迈向分封深渊

重走未来路 第422 迈向分封深渊

作者:万木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422迈向分封深渊

魏用风登基之后,郁闷发现外有十七藩国离心离德,内有民变蜂起之忧,且四年战争已经耗尽了国库储藏。尽管魏用风同样渴望削藩实现江山大一统,却不得不郁闷结束由魏晟英发起的伐楚之役。

魏晟英伐楚之役,是魏夏王朝由中央集权制度滑向分封制度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王朝开国时在边疆分封藩国,此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大一统理念,不在于王朝早期是否施行分封,而在于后续继承者能否成功削藩实现行政统一。以现实世界朱明王朝为例,建文帝朱允炆固然削藩削成了和尚,成祖朱棣却以另一种形式排除了藩国隐患,朱明王朝因此仍是赫赫有名的大一统王朝。

魏晟英没能英明神武削藩成功,却也没有蠢到建文帝朱允炆地步。

魏晟英强于建文帝朱允炆的适可而止,恰恰成了阻碍魏夏王朝江山大一统的历史罪人。

伐楚之役虎头蛇尾结束之后,皇室与藩国之间的对立变成大家普遍接受的政治现象,分封制观念由此深入人心。有了伐楚之役期间的密切交流,十七藩国从此同气连枝,针对皇室削藩野心秘密签署无数共同防御盟约。

伐楚之役不败而败之后,皇室再想削藩就更难了。

魏用风放弃了削藩大计。

只有山西一地的晋国,自然更加难有作为。

特别是伐楚之役后期,帝国北疆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

1376年,朱重八督率乐浪国、燕国、赵国、魏国等长城同盟联军,以步步为营战略直驱东北,大破盘踞在原蒙元辽阳行省北部的北元残党。北元残党溃败东北,就此失去后援,威胁度降低泰半。

1377年,毛贵复又督率长城同盟联军乘胜深入蒙古高原,幸运捕捉到北元主力并一战胜之,俘获无数北元王公及嫔妃公主。经此一败,黄金家族威望大跌,许多游牧部落趁机宣布独立。于魏夏王朝北部众藩国来说,黄金家族的蒙元王朝已经彻底崩溃,那些新部落既没有号召群雄的威望,也没有击败长城同盟藩国的实力,草原对边疆的威胁顿时降低到原来的十之一二。

黄金家族崩溃,是魏夏王朝的喜事,却不是魏夏皇室的喜事。

摆脱了北元残党威胁,长城同盟诸藩顿时有了更多余力对抗皇室的削藩野心。那些与北元残党持续交战十余年的精锐,谁敢忽视他们的存在?魏晟英之所以在1377年底休兵止戈,就是因为他害怕长城同盟诸藩国暴起发难。

魏晟英怕。

魏用风怕。

魏东生也怕。

没有科技树碾压等后盾,强如魏东生,也没有办法以晋国一省之地对抗十七藩国。

随着时间流逝,魏东生郁闷发现魏夏王朝大一统愿望或许无法实现了。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

譬如李唐末年也是藩镇林立,待黄巢祸乱天下,中原大地随即开始酝酿废除藩镇的变革。如果魏东生敢破罐子破摔,哪怕黄巢那样在中原大地转一圈,或许就能酝酿出大一统变革。可是,想到最终实现削藩的竟是武风不振的赵宋王朝,想到五代十国期间崛起的辽、夏,魏东生迟疑否定这样的不破不立办法。

再者,大一统只是手段。

如果为了大一统而大一统,如果为了大一统就要做粉碎旧秩序的黄巢,代价也恁大。

魏东生非常迟疑。

魏东生崇尚大一统中央集权,却又不愿意为了大一统而摔碎瓶瓶罐罐。

心中的迷茫,限制了魏东生的前路。

迟疑这,迟疑那,结果魏东生什么也没有做就碌碌无为走完了一生。

1414年,魏东生病逝,享年66岁。

与第一世历练相比,魏东生第二世历练毫无成就,几乎原地踏步走了48年。甚至回到现实世界之后,魏东生继续纠结中央集权和分封制的路线斗争,埋头历史典册里追寻答案。

……

现实世界18日准备时间之后,魏东生的第三世历练准时揭开序幕。

……

1414年,魏某某(魏东生)病逝太原府,晋国绝嗣。

话说,魏东生倾向辅助孙子魏晟英和重孙魏用风削藩而非保住藩国传承,索性伪装成身患不能生育暗疾。为了推进魏夏王朝的大一统历史进程,魏东生还巧妙选择继承人,希望皇室在他死后能够合法吞并晋国,扩大皇室和藩国之间的综合实力。

魏东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一番努力却造就了晋国继承战争。

1415年,魏用风尝试依法吞并晋国。

怎想,十七藩国异口同声反对皇室吞并晋国。鲁国、赵国、燕国、魏国、周国、唐国等藩国几乎同一时间发兵驻守晋国,禁止皇室官员或军队踏步晋国之土。未几,北中国局势彻底失控,皇室军队和北部藩国联军在河南行省北部展开残酷斗争。

战争期间,休养生息多年的鲁国突兀展现峥嵘,同样是魏东生血脉的鲁王,骇然统率八千名精锐成功伏击皇室的五万步骑主力,几乎一次战役就击溃了皇室吞并晋国的野心。鲁王而后数年连战连胜,1420年更越过长江,重重包围住京师。

战场得不到的,谈判桌也难得到。

魏夏王朝第四任皇帝魏用风只好妥协求饶,立誓永久放弃吞并晋国念头。

魏用风要感谢其它藩国的扯后腿。若非其它藩国既震撼又害怕鲁王的军事能力,晋国继承战争后期拼命扯鲁王后腿,鲁王甚至有希望像现实世界朱棣那样携势登基称帝。可惜,鲁王虽然百战百胜,却无法凭借山东一地对抗所有藩国的联军,也只好郁闷放弃攻取京师计划,愤愤撤兵回国。

北部藩国联军大获全胜之后,大家为了避免皇室一而再再而三削藩,决定强制剥夺皇室的直辖领土。在南方,北部藩国联军逼迫魏用风放弃浙江行省,令魏用风第三子晋位内地第九亲藩,是为吴王;在北方,北部藩国联军宣布河南行省为特殊缓冲区。

最初,鲁王想凭借军事威望吞并河南行省。但是,其它藩国害怕鲁国吞并河南行省之后实力太强,他们不惜决定改投阵营地强烈反对鲁国吞并河南行省。可惜鲁王毕竟百战百胜名震天下,其与皇室苟合之后,天下已经无人能够阻挡他的兵锋。经过一番利益交换,鲁王吞并了现实世界里濮阳市、开封市、郑州市、商丘市、许昌市、平顶山市、周口市、驻马店市等中原沃野。与此同时,北部藩国联军又在河南行省建立名义归属皇室却深受各藩国影响的四大伯爵国: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等地,成立卫辉伯爵国,为赵国附庸;三门峡市、洛阳市等地,成立洛阳伯爵国,为周国附庸;南阳市等地,成立南阳伯爵国,为鲁国附庸;信阳市等地,成立汝南伯爵国,亦为鲁国附庸。

史称:三家分河南。

其它藩国也想趁机割肉皇室,譬如楚国和汉国都想兼并晋国继承战争期间占领的湖北领土,越国和卫国也想兼并晋国继承战争期间占领的江西领土和浙江领土。奈何藩国各有利益,彼此既合作又斗争,怎肯愿意周边藩国扩张壮大?经过多次战争和谈判。楚国和汉国被迫撤出湖北,越国和卫国也被迫撤出江西。如此,晋国继承战争结束,皇室只剩下江苏、江西、安徽、湖北等直辖行省,大一统希望已经渺茫的不能再渺茫。

1424年,魏用风郁郁逝世,长子魏善胜继位,是为魏夏王朝第五任皇帝。

魏善胜登基时立誓永不削藩,一边努力地安抚异姓五国公、南洋五藩国、内地九亲藩,一边在直辖行省里改革军事制度和税收制度,有条不紊收拾魏用风留下的烂摊子。

如是到了1432年,魏东生第三次准时降临此方世界。

魏东生的第三世历练身份,仍是他的血脉后裔。

以第一世魏东生名义父亲魏复宋就职顺塔首领为标尺,魏夏王朝已经立国151年;以魏东生逐鹿中原为标尺,魏夏王朝立国时间也已有91年。经过百余年血脉繁殖,魏东生的后裔已经遍布天下,子嗣早就无法凭借血脉亲情几乎人人都获得爵位封土。劣品明日环考虑人口滋生现实,逐步降低魏东生历练背景在魏氏家族的地位。

第一世转生,略过背景人物般的魏复宋,魏东生其实是魏家真正创始人。

第二世转生,魏东生身份背景下滑到藩国国王,需要接受孙子魏晟英和重孙魏用风的辖管。

第三世转生,魏东生身份背景持续下滑,既没有王公荣誉,也没有领地封土。所幸魏氏家族人口还未滋生到以十万百万计算,沾上魏东生的血脉背景,就是切切实实的社会上层。魏东生第三历练身份是晋国某届丞相之子,名义父亲某丞相死于1424年,可以简单描述为家势稍败的高官之子。

又是魏家血脉后裔,又是晋国丞相之子,即使家势再衰败,魏东生也不虞吃穿用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