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征服下 > 第十四章

征服下 第十四章

作者:偶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20:41: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起身撩开帘子,身边的女人就醒了,她捋了捋长发,轻道:“爷,奴伺候您。”说着翻身下地,从架上取来他的衣袍,服侍他从里到外穿戴整齐,跪在地平上帮他着靴。

她上身只着兜衣,露出腻白的肩膀和胳膊,多铎伸手将她鬓边滑落的头发撩到脑后,问:“不冷么?”

女人看他一眼,低头微笑着回道:“屋里暖,奴不冷。”

见他站起来,她便起身又去衣架上找了他的腰带过来,系上带扣,她大着胆子搂住他的腰身将脸颊贴在他胸口。

多铎在她裸背上抚了把,见她仰起脸满是不舍依恋,心中满意,这会儿却也没有亲亲小嘴的**,捏了捏美人的下巴,笑道:“快去穿衣裳,爷要回了,你送爷出门。”

女人乖顺地放开他,依言去了。

多铎推门而出,冯千就在外头候着,打了个千,上前为他整理衣饰,领口对正衣纹抚平,连腰间的荷包等物也一一调理好位置。

尼勘从对面一间屋出来,笑问道:“这小玉仙,十五叔可还满意?”

多铎抚着下巴笑回道:“你挑的哪能有错。”

那名唤小玉仙的女子已换好了衣裳出来,倚门而立。

尼勘见他喜欢,便问:“要不要送叔您府上去?福晋身子渐重,往后越发辛苦,您身边多几个可心的人才好。”他知道多铎看重那有孕的汉人福晋,因而十分体贴地建议。

这话倒是说到多铎心坎里,钱昭近来的确容易疲倦,晚上睡得也浅。他虽喜欢缠她,却也不敢太累着她。不过,出来玩玩就罢了,弄个人回去毕竟不妥,便婉拒道:“还是别了,放在家里不如在外头有味儿。我先回了,下次再有好的,你可别忘了叔。”全没注意那小玉仙目光幽凄。

“那哪能呢!”尼勘送他出府,边走边低声说,“上回跟您说的那地方,过些天要来几个新姐儿,都是南国佳人,我先帮您过过眼。”

多铎心领神会,搭着他肩膀笑道:“你先瞧着,叔信得过你。” 听说多尔衮也挺中意尼勘前些日子送的两个美人,就他那挑剔劲儿,可见这小子眼光独到。

卢桂甫辰巳之交到东厢当差,只见耿谅并几个小太监满屋子翻书本画轴,不知道在找什么。

钱昭正靠在躺椅上瞧一本折子。卢桂甫立在远处,对屋里的鸡飞狗跳视而不见,却忍不住不时往钱昭手上瞥一眼。不想她却有所察觉,扬眉一笑,向他道:“你想看?”

卢桂甫吓得差点魂飞魄散,腿一软,磕头道:“奴、奴……奴才不敢!”

只听她命令道:“不敢什么?过来。”

他答了声“是”,硬着头皮膝行过去,双臂微颤着高举过头。

钱昭将题本交于他,说:“念。”

卢桂甫接过,冷汗直往下掉,慢慢打开,一看之下却傻了眼。那满纸勾划圈点如同天书,他张嘴说不出话来,吸了两口凉气又闭上。

“不认识么?”她勾唇笑问。

他拜伏于地,回道:“奴才不识。”

这时耿谅过来,禀道:“福晋,没找着。”

“嗯,算了。”她挥手道,又向卢桂甫说,“不识字总不是好事。教授世子与阿哥们的笔帖式下午都空着,你去跟他们学。”

耿谅从他手中取回题本,供于案上。卢桂甫抹了把额头上的汗,道:“奴才遵命。只是,世子的师傅……”

钱昭明白他所忧何事,吹茶笑道:“你不用担心,有什么滞碍便来告诉我,府里不养闲人。”见他磕头应了,又道,“你闲时教教耿谅汉书。”

“奴才也想学满文和汉书。”却是牧槿插口道。她近些日子,也粗学了些汉话。

钱昭有些意外,望着她笑道:“行,只要得空,你便也跟着去吧。”

牧槿十分高兴,捧上点心匣子,福了福笑道:“谢福晋。”

钱昭拈了块奶乌他,才吃了一口,便有太监来传话,大管事在前殿回事儿。钱昭倒是头一回见管事官,便漱了口,指派了耿谅卢桂甫跟随伺候,带着人去了前边。

王府有两名管事官,大管事掌着田庄俸禄,二管事负责其余杂务。大管事刚从盛京收粮回来,风尘仆仆,躬身请了安,等待示下。

钱昭请他坐下,问道:“盛京田庄,一个庄子须交粮多少?”

大管事回道:“盛京地贫,一个庄子约有地七百亩,交王粮百一十斛。”

钱昭“唔”了一声,又问道:“上回看清册,王府共有辽东庄园村屯大小四十余处,计地八万余亩。可是实数?”

大管事不料她如此门清,小心翼翼地答道:“奴才不曾算过,大约便如福晋所说。”

钱昭手指敲着桌面,继续问:“关内京畿等地,又有庄田多少?”

大管事答:“府中于大兴、宛平、良乡、昌平、密云、沧州等地都有田庄,奴才推算,大概七八百顷。”

“多来自圈地还是投充?”圈地乃有定数,逼民投充才是八旗王公敛财之法。只要多收富厚之家的民人,自可广占田地。

“这……奴才不知。”大管事不知她问这个是何用意。

其实投充人多达三百余丁,按每丁带十顷地投入,豫王府占关内之田地超三千顷。钱昭叹了口气,也不为难他,只叫其回去详录明细,以备复核。她最后问道:“所有田地可纳赋税?”

大管事汗颜,只得模棱两可地道:“这……有些纳赋,有些不须纳。大约朝廷分封之地不用纳粮。”

钱昭见也问不出什么来,便打发他下去了。

耿谅和卢桂甫看她沉思不语,对视一眼,各自侍立,眼观鼻鼻观心。

“辽东田庄,约六亩交粟一斛,似也不多。八万亩计一万三千斛,便是六千五百余石。”她似是自言自语,道,“京畿田庄地力应胜于关外,即便五亩交粮一斛,三千顷田便是三万石。每年所入不菲呢!”

卢桂甫大胆接道:“福晋,此事前明宗室有过之而无不及。福王之国(注:之国意为就藩,前往封地)时,神宗爷予其田亩两万顷。”

钱昭望向他,道:“你说。”

卢桂甫继续道:“前朝宗室家口愈多,及至崇祯年载入玉牒者六十万余,天下之田泰半为藩王所占,国库则入不敷出,宗禄常拖欠,穷宗室从贱役为盗匪皆有之。”

明季宗藩之害她过去也有所耳闻,蜀王府甚至占成都田地十之七。钱昭冷冷一笑,道:“满清国祚若长久,以后也将如是。”

这话也就她敢说。卢桂甫凛然,不敢接口。耿谅明白什么是祸从口出,想要规劝,又不知从何说起。

多铎回府已时近傍晚,小太监说钱昭在东厢看书,便回屋收拾了一番才过去。

东厢悄无声息,静得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耿谅等在明间候命,进间只牧槿一人值守。钱昭靠在躺椅上睡着了,因椅面较狭,她侧着身子蜷在其上。

他怕她跌下来,上前将她抱起往里间去。她迷糊睁眼道:“你回来了……”

“嗯。瞧你睡得都流口水了。”他低头在她脸颊上亲吻,笑着说。

她将头埋在他胸前蹭了蹭,闷声问道:“去哪儿了?”

他在炕上坐了,仍抱着她回道:“在尼勘那喝了些酒。”

她搂着他脖子笑道:“这位贝勒倒是风雅,家里用薰制过的降真香。”

多铎不料她如此灵敏,却面不改色道:“你鼻子跟狗儿似的,我怕熏着你,换了衣裳,还能嗅出来。”

她不满,拧他耳朵。他低头亲她,衔舌吮吻。好一会儿,她气息才平,抚着他脸道:“怎么又叫做新衣?再过几月生产完了,那些衣裳哪里还穿得着。”

他抵着她前额说:“省那些做什么。若是觉得可惜,明年再给我生一个,不是又能穿了。”

钱昭笑而不答,又问道:“你可看见我那张稿纸?”

“什么稿纸?”他亲着她脖子,一手在她胸前轻轻抓揉,心不在焉地道,“不见便算了,让他们再进几刀来。”

“你说得倒轻巧,若是空白的,我找那做什么。”她在他肩头拍了一记,“便是给你看过的那篇,我写了好久呢。”

他抓着她手,吻她手指,说:“再写就是了,你不都记着么。”

牧槿在外头听他两个在里间喁喁细语,不由会心一笑,抬头看窗外,额尔德克在廊下向她使了个眼色。她走过去,望他一眼,将窗子关上了。

过了许久,钱昭在里头唤她进去,吩咐道:“传饭吧。王爷回府了,吩咐厨房再整几个菜。” 钱昭常例五菜一汤,形色味道要求尽善尽美,精致而量少,多铎若一块吃饭,必然要加菜。

牧槿答应了,自去传话不提。

这日大雪,多铎便不乐意出门,在家中喝酒吃暖锅。

羊肉片儿贴精铜锅边滋滋作响,偶尔爆出的炭火星子发出“噼扑”声。多铎搓着花生米就酒,滋溜干了一盅,醉眼醺醺地看钱昭坐在案前分装几盆水仙。一张娇嫩的脸赏心悦目,只是肚子渐大身段显得臃肿,幸而再过几个月就能恢复旧观。

钱昭发觉他的目光,回望过来挑眉问道:“怎么?”

他被花生衣呛着,回头叫冯千端茶来,喝了一口,才反问她道:“今儿怎么不读书?”

钱昭叫牧槿将一只建窑油滴黑釉盆子端去炕尾案上放,答道:“晚些叫卢桂甫读来听,省些目力。”

多铎最听不得卢太监得她青眼,不就嘴皮厉害面皮白净些,心中酸溜溜,道:“又不只他一个识字。”

“要不你代劳?”钱昭睨了他一眼,低头捋了捋葱样的茎叶,又道,“算了,一句一磕巴,我可不受那罪。”

多铎刚想反驳,泰良带着回事处的太监进来禀道:“王爷,摄政王驾临,要见您。”

“就他一个?”多铎皱眉问。他来做什么?

太监回道:“回王爷,摄政王只带了侍卫……着家常袍服。”

“知道了。”多铎挥了挥手让他退下,兀自纳闷。

钱昭拨正花穗,便把手边这梅子青盘子移到书案一侧,起身走到多铎身边,伸手在他脸上抚过,道:“我去库房办些事。”说完便带着牧槿等人出了门去。

看夹帘在她身后放下,鼻端那一缕浓郁的花香还未消散。

兄弟二人单独相见,多铎从来不行大礼,这回连院门也不出,装醉就在廊下迎候。

外头漫天飞雪,地上积了尺许厚,抄手游廊的青砖之上却是一点湿痕也无。多尔衮穿过垂花门,见天井之内有一株腊梅,雪压枝头,香气清冷。

入得室内,暖意扑面而来。冯千立刻上前伺候他摘下暖帽披风,去外头掸雪。多铎请他入座,亲自提壶为其斟酒,道:“来,吃一盅暖暖身子。哥,大雪天来寻我喝酒?”残席已撤,新换了酒菜上来,中间仍是暖锅,咕嘟嘟滚着。

多尔衮用泰良递上来的热棉巾擦了手,瞧了眼多铎因酒意泛红的脸,举杯干了,然后道:“今儿来有件事问你。”他从袖中抽出一只信封,交给多铎,说:“你看看。”

多铎疑惑地拆开一看,瞧见那熟悉的字迹,暗自镇定着折回去,问:“怎么?”

多尔衮收起来,望着他道:“这夹在理藩院题本里,你应该早瞧过了吧?”

知他试探,却无从推脱,多铎只得含糊应了声。自己是看过,却不曾看懂。

多尔衮道:“今春殿试策题有四问,此篇独以其中财计论,言及钱法,鞭辟入里。我有几处不明,你叫撰文之人来,我要当面问他。”

多铎翻了个白眼,心想原来你也没闹明白,装什么茅塞顿开,暗哼了声,回道:“此人是我新募的文书,这几日正好回乡去了。”到时候塞个学究给他,省得再来骚扰。

多尔衮观其神色,奇怪他为什么不肯荐人,既有才识,提拔上来有何不可。这文稿小楷工整隽秀,他曾在多铎经手的汉文折本中见过,此人一定受其倚重,既依策题作文,显然并非无心仕途,许是久试不第,心有不甘。他深知多铎秉性,故而耐着性子道:“中原地广人稠,政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们既到了这儿,自然不是瞧瞧就走,得把事儿理顺了。咱们的人,你也知道,能挑出任事的都在那儿了,几斤几两明明白白。前明那些汉官吧,能干的不少,但咱们信不过他们,他们也信不过朝廷,一个个藏着掖着的,十分话只说三分。所以我急着开科取士,并不独为安抚汉人儒生,更希望能为朝廷简拔人才。”

多铎沉默不语,一盅盅喝着闷酒。

多尔衮趁热打铁,继续道:“江南两广都在用兵,四川也未剿平,军费之数触目惊心。今年倘或有惊无险,明年恐怕连你我的俸禄都得欠上一欠。此稿中提到救急之法,却未写完,若有成效,便可解朝廷心头大患。”以上固然是危言耸听,但户部的捉襟见肘,从不能公开劫掠开始便已显现,而用兵开支五年内必不能减。以目前税赋,如果年景好,或许可以支持一年半载,一旦旱涝天灾发作,救济之粮都不知从何拨付。

多铎暗叹了声,招手叫了泰良进前来,吩咐道:“去请福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