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天下第一道 > 第三十四章 双龙墓

天下第一道 第三十四章 双龙墓

作者:江南赤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4: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国墓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历代帝王陵墓更是玄机四伏,高深莫测。而通常又都会把帝王陵墓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的一个整体称之为陵寝。

我国从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悠悠四千余年,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的王朝更迭,乾坤变幻。总计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地方政权,共有帝王五百余人。

而至今时代明确的帝王陵寝至少已有一百多座,它们分布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区。帝王陵寝不但数量众多、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精妙、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

如果细细统计,综合比较起来,那么中国帝王陵寝的建制,按照时间顺序和先后传承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为:方上、以山为陵、宝城宝顶。

所谓方上,即在帝王地宫上部的地面上,以黄土层层夯筑,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封土。这始自周代礼仪的建制,历经秦汉,到唐代终止。至今规模最大的方上,就是秦始皇陵封土,它远远看去如同一座不小的山丘。可如今在岁月之流的冲刷下也不复有当年的形态。接下来的西汉帝王也沿用了方上建制,只是规模已经无法和秦始皇相比了。

其中以山为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创。他借用了长孙皇后的遗言:“请因山而葬,勿需起坟”。唐太宗借助自然山川营造自己陵寝睥睨天下的气势,这一点连秦始皇如此巨大的方上亦难比拟。以山为陵有一个不小的好处那就是它可以借助自然伟力来抗拒自古以来猖獗而神通广大的盗墓贼,唐代皇帝在这一点上远比历代帝王幸运。

还有宝城宝顶,它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创意。此后的明清两朝帝王都采用了这样的建制。这种建制兼具了以山为陵和方上的特点。陵墓依山而建,在帝王地宫之上建起围城,城上还有明楼可驻守陵官兵,围城中填入厚土,仅露出一个圆顶。宝城宝顶的说法便因此而来。

既然说到陵墓就不得不说说秦始皇陵(虽然其他帝王的陵寝未必比秦始皇的逊色,但是他毕竟是始作佣者,俺不可不提……)

秦始皇陵,在今天陕西临潼县城东的骊山北麓,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六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 统一中国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后来秦灭亡,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随之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

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长8年,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历史资料记载,秦始皇用了约72万人修筑了他的陵寝 , 在他的地下宫殿里,用水银模拟他统治的疆域内江河湖海的流动,在地宫上空模拟了日月星辰的转动,同时地宫内布满机关阻止盗墓者。

后来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却被大火烧尽。传说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到了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

秦始皇陵园里最壮观、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兵马俑了。兵马俑军队象征了秦始皇东征六国的军队和出行的仪仗队,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横扫**的雄壮景象。兵马俑的制作一般是先按不同的部位分别用陶模翻出胎型,然后进行粘合,再细细雕塑外部,涂上鲜艳的彩色; 这些俑外表的色彩经过几千年的剥蚀大部分已脱落,经过修复还原后,这些色彩显得十分壮丽和谐。俑的造型因出身、地位、经历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特征和表情; 它们不仅装束服饰不同,而且神态各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古代艺术的典范。

那么经过大秦朝之后我国又陆续涌现了很多名陵,如唐太宗昭陵、明太祖孝陵、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等一言难尽,不必细表。

既然有这么多帝王陵寝存在必然会招致无数地下好汉尽折腰,不用说基本上大家都是为了得个“财”字。

然而众陵寝中有一座却是与众不同,实非凡品,那就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一般人都道它做高宗乾陵,以为它和所有其他的帝王陵寝一样只能生个“财”字,然而却还有一种人把它称之为“双龙墓”,因高宗和武则天双龙合葬得名,这种奇墓在全世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的奥妙玄机更是无与伦比。

我们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故事就与这“双龙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