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双鹰旗下 > 八十、装甲师

双鹰旗下 八十、装甲师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瓦尔德中将的北非军团司令部设在了原来的利比亚总督府,这里的黎波里最气派的建筑之一。梅尔津中校跟在中将的副官谢特中校身后,进了司令部的作战室里。霍瓦尔德将军正与几位将军站在地图桌前面聊天,听到副官的报告,他站了起来,并向一位身材矮粗的将军招了一下手。

两位将军走了过来,“报告将军,帝国陆军第3师第一装甲旅第5坦克营营长梅尔津奉命向您报到!”梅尔津向两位将军行着军礼。

“这位是斯泰特将军,克罗地亚第7师的师长。”他向身边那位身材矮壮的少将示意了一下,介绍说,“好吧,先到这里坐下!”霍瓦你德将军指了指靠着墙边的一排沙发,三人就坐到了沙发上,勤务兵给端上了三杯红茶。

“路上怎么样?”将军开口问道。

“很顺利,就是有点不太习惯坐船。”梅尔津回答。

“嗯,第一次谁都不太习惯。”霍瓦尔德将军说道,“你的人员都到了吗?”

“还没有,我和十几个军官是在接到命令后先坐驱逐舰赶过来的,全营人员大约会在明天才能抵达,但却没有装备。”梅尔津说道。

“很好,我想你可能也听说了,克罗地亚第7步兵师将会改编成装甲师。”霍瓦尔德将军说道,“我需要你们尽快协助斯泰特将军把第7装甲师给训练出来。”

“没有问题。”梅尔津站起来回答。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斯泰特将军问道。

“可能需要半年。”梅尔津说道,他看到霍瓦尔德将军不经意地皱了皱眉头,于是又解释说:“装甲兵是个技术兵种,也许士兵们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熟悉车辆,但战术配合和操作没有半年的时间绝不可能形成战斗力,将军。”

“嗯,好吧,只能这样,看来我们需要把进攻计划向后推迟。”霍瓦尔德将军摊开了双手,有些无奈地向斯泰特将军说道。

梅尔津跟着斯泰特将军来到了设在城外的克罗地亚第7师的驻地,目前已经有一些坦克和装甲车从港口那边被运了过来。训练场里正躲在车后乘凉的士兵们见到斯泰特将军从外面走了过来,连忙一个个站起身,跑到站车身旁,站得笔直。

斯泰特见梅尔津的眼神停留在几辆坦克车上,于是手插着腰,半转身面朝着向他们立正的坦克兵,带着有些自豪的口气说道:“怎么,没见过吧?这些就是帝国最新研制的伊斯莱亚三型坦克,根据皇储的命令,非洲军团将会首先装备这种新式坦克。”

“嗯,确实很不错。”梅尔津中校一边仔细观察着这些坦克的结构,一面说道。从外观上看,这些坦克比他之前所驾驶过的伊斯莱亚1913式坦克要大上一圈,而且履带也加宽了许多。它装备的坦克炮依然还是37毫米炮,但是肯定又加长了身管。根据他的估计,这样的车体全重应该会超过了10吨。

“能把说明书给我看看吗?”他向一位手里拿着作战手册的坦克兵说道。

“是,长官。”那名坦克兵慌慌张张将手里有些揉皱了的作战手册递了过来。

梅尔津从那士兵手里接过说明书,打开后找到技术参数那一页仔细看了一下:车长4.86米,车宽2.42米,整车重量(不含弹药)11.2吨,乘员4人。发动机:斯太尔1915型V12柴油机,146马力,时速42公里(公路)/25公里(越野),行程140公里。武器:伊斯莱亚1914型37毫米42倍口径加农炮,一挺同步机枪,一挺车顶机枪。装甲厚度:正面15毫米,侧面10毫米,后部8毫米。

“我们会有多少这种坦克?”梅尔津向斯泰特将军问道。

“哦,让我看看。”斯泰特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编制表,在上面看着:“我们师一共是182辆坦克,118辆装甲车,24辆自走炮……这是什么东西?”

“那是装在履带车上的火炮。”梅尔津说道,“这些火炮的口径是多少?”

“唔……是75毫米。”斯泰特说道,“另外还有用卡车拖拽的重型火炮,编制是36门,其中有12门150毫米重炮。”

“很强大的火力,这样的火力配置足以突破一个军把守的防线。”梅尔津说道,“我想步兵团也是用汽车来运输的吧?”

“嗯,我们总共配属了626辆卡车,还有一些小型汽车,两个摩托化步兵团,一个装甲团,还有师属炮兵团,总人员编制是18670人,似乎比目前的人数要少?”斯泰特稍微皱了皱眉头。

“可是它的火力配备却几乎强了三倍,将军,这些坦克上都装备有火炮,而且每辆装甲车上还有两手挺机枪。”梅尔津说道,“它的攻击力应该是目前步兵师的三倍。”

“这么说很令人吃惊,我现在很期待看到它的第一次表演了。”斯泰特笑了起来,“至少我们跑得比步兵师要快得多。”

坦克对于步兵阵地的冲击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实际上北非开阔的沙漠地带才是发挥这种新式兵器特点的最佳场所。西线战场上密布的沟壕以以及众多的河流、沼泽和森林地带并不适合这种装甲武器的发挥。

此时,英国和法国人制造的坦克已经投入到了西线战场上,但并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德国人由于得到了李海顿提供的坦克样品,在改进这此坦克的同时,也研制出了克制这种装甲兵器的新武器:12.7毫米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并在前线进行了少量装备。

英法两国第一次的坦克运用并不是很成功,但是还是展现了一定的前途。至少步兵没办法抵挡它的进攻,按照英国人的设想坦克是作为对伏地铁丝网和机枪阵地的破坏者投入战场的,虽然由于机械传动装置和发动机的不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它们还是能够胜任一些任务。

而在奥匈帝国,坦克是作为主要突击力量而使用的,虽然奥匈坦克的装甲厚度和重量远不如英国坦克,但在机动性上却是世界上最好的。这也是李海顿要在北非成立试验性的装甲师的目的。

实际上在东线德国一线也是试验这种武器的好场所,但这种机会还是让给德国人去吧。乌克兰泥泞的道路上肯定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性损耗,而喀尔巴阡山地却不适合坦克的大规模应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