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双鹰旗下 > 三三、超级无畏舰

双鹰旗下 三三、超级无畏舰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和德奥同盟的成立打破了欧洲的势力平衡,早晚会危及到大英帝国对世界的支配地位,日益衰落的大英帝国工业能力更让这种局势变得岌岌可危。英国人需要尽可能早地进行一场针对德国的战争,把这种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决战不是在1914年,而是推迟到1920年,估计到了那时大英帝国的海军可能根本就不是德国人的对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英国人需要尽快把德国人拖入战争,而德国人现在也没有这个耐心。

工业生产过剩所造成经济危机笼罩在每一个国家头上,大家都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消耗过于旺盛的工业生产能力,或者破坏这些产能。

转嫁危机和解决危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战争,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足以让整个欧洲一贫如洗。

推倒了重来,这个世界确实需要重新洗牌。

他很想逃避,比如去美国或是南美,但做为帝国的一员,他有责任也希望尽可能在战后减少民众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所受的饥苦。

这是个用大炮说话的年代,妥协没有丝毫的意义。

1912年10月,英国皇家海军陆续开工建造了五艘装备15英寸主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此时作为潜在对手的德国海军和奥匈海军对此却无丝毫的应对措施,德国海军竟然在1913年没有安排任何的战列舰建造计划。

根据从情报部门综合各方面所得到的消息,由于国力衰退,皇家海军已经无法在主力舰数量方面继续保持对德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这使得皇家海军已经无法保证在战时对北海的制海权。

在这种的情况下,英国人明显开始注意加强主力舰质量和性能方面的提升。根据英国海军部的要求,“伊丽莎白女王”级所装备的15英寸舰炮研制工作与舰体建造同时进行,这使得这级战列舰的火力和防护较之以前的战舰都有明显的提升。

所幸的是,在这个时代,由于李海顿的鼓动,德国海军在“赫尔戈兰”级战列舰的建造时就开始采用了330毫米的主炮,在吸收了斯柯达公司部分先进的主炮制造技术后,克虏伯公司在大口径舰炮制造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奥匈海军在最新服役的“联全力量”级上采用了斯柯达公司最新研制的SK-13型330毫米主炮,这也让不甘落后的德国皇帝硬逼着提尔皮茨在稍后建造的“国王”级上装备上了克虏伯公司研制的350毫米/L42主炮,虽然其性能不如斯柯达舰炮,但却要超过了英国人制造的14英寸阿姆斯特朗主炮。

从无畏舰时**始之后,奥匈海军主力舰在总体火炮布局上一直采用的就是四炮塔布置方式。从总体设计方面考虑,四炮塔布局几乎就是对舰体重量、承载力及火力分配方案的最优化布局。

三座三联装主炮塔虽然更容易实现优化装甲,并减轻排水量,但其炮力分配方式并不均衡。这种布置方式在撤退时或是在遭受两艘以上的敌舰时,并不容易合理地分配火力,这种布置方式对于在舰船数量有信心的国家海军中使用是合适的,但对于数量稍占劣势的海军国家而言,撤退时只能使用三门主炮对敌相对而言就显得有些尴尬。

这个时代各国海军中还很喜欢在舯部装备第五座主炮塔,但在这方面李海顿和德国舰艇设计部长布鲁克纳持有相同的观点:因为中央炮塔的炮口暴风极易将探照灯、舰载艇等附属设备打坏,更重要的是五炮塔布局在舰体重量上难以平衡,肯定有削弱舰体最重要的舯部防御。

由于李海顿和布鲁克纳将军的强烈反对,再加上在已经服役的“拿骚”级和“赫尔戈兰”级上的实验,最终德国海军在建造“国王”级时又改回了四炮塔布置方式。鉴于奥匈海军“联合力量”级四座三联装330毫米主炮塔虽然火力强劲,但其防护还是有些令人担忧,所以在建造与“联合力量”级排水相当的“国王”级战列舰时,德国人又改回了艏艉对称的3-2联装主炮布置方式。

在另一个时空中,由于德国海军一下将主炮口径由305毫米提升到380毫米,所以在研制主炮和重新设计舰体结构时耽误了一年的时间,而在这个时空中,这个进程得以加快了许多。

最主要的是,李海顿向奥匈帝国海军捐献建造了三艘装备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更加推动了德国和奥匈海军的最新一级主力舰的建造。

在另一个时空,奥匈帝国海军装备380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在1914年的2月间才开始开工,由于战争的影响在大战期间一直未建成。而德国海军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也在1914年才开始建造,在战争期间也只建成服役了两艘。

想要造出超越时代的尖端武器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想要在建造时间上提前一些还是很容易就能办到。在目前英德造舰竞赛的大背景下,李海顿与德皇联手,再加上德国海军舰船设计局的布鲁克纳将军配合,在1913年5月,德国最新一级战列建造工程就已经陆续开始了。

这样在三年后战争最激烈的时期,德国海军能够及时得到五艘最新的超级战列舰,这种强大的支持足以改变一场海战的进程。

为了赶工期,布鲁克纳将军这回几乎就是直接套用从奥匈海军那里得到的图纸。

确实也没有什么好变动的了,双联装主炮存在着火力密度不足的问题,“国王”级的设计几乎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奥匈海军的“联合力量”级就显得有点过于重视火力,其防御还是存有隐患。

由于准备要安装更大口径的主炮,“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排水量较“国王”级提升了2500吨,标准排水量达到了31200吨,动力系统与英国的“女王”级相当。但由于基尔运河水深的原因,德国战列舰一般舰体都比较宽,吃水较浅,这使得其航速仅仅能达到23节。

无畏舰竞赛也影响到了各个比较弱小的海军国家,除了南美三强,土耳其人也向英国订购了两艘以“猎户座”战列舰为蓝本设计的无畏舰。由于在巴尔干战争中失败,土耳其人取消了其中一艘无畏舰的建造订单,转而从巴西人手上购买下了正在建造之中的“里约热内卢”号――装备了七座双联装14英寸主炮塔的著名的“一星期炮塔圣物”。

这让刚刚在巴尔干战争和希腊-土耳其战争中获胜的希腊人大为紧张,于是财政拮据的希腊政府和海军方面出面向国外借贷并开始四处求购两艘新式的无畏舰。

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获得了这两艘希腊战列舰的订单,在李海顿的指示下,维也纳帝国城市信贷银行愿意为这两艘战列舰提供贷款,而北海造船厂以低于英国人50万英镑近乎赔本的每艘210万英镑的报价从英美及法国造船厂手里夺得了订单。

希腊人条购的战列舰基本上是奥匈海军“联合力量”级的加强版,31000吨的标准排水量,装备有四座350毫米三联装主炮塔,最大航速23节,不过续航力稍小,为5200海里/14节。

与此同时,北海造船厂还以极优惠的价格得到了阿根廷人“至圣三位一体”号战列舰的订单,其设计基本上与希腊人订购的“契尔基斯”级战列舰相同,而同时开工同一型号的三艘战列舰也使得船厂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这三艘军舰于1913年10月在吕贝克的北海造船厂陆续开工,不过李海顿如此不惜工本地要得到这三艘战列舰的订单无非是因为――它们根本到不了希腊人和阿根廷人的手上,这三艘战列舰预计在1915年夏天才能完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