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双鹰旗下 > 27、援助

双鹰旗下 27、援助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俄入侵远东之后,财政部长王正廷就作为北京方面的特使,前往欧洲寻求帮助。

顿专门在霍夫堡皇宫接见了王正廷一行。说实在的,苏俄首先发起进攻是他没有想到的,这个世界早已经被他搅得乱七八糟,远离了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不过历史的发展总有其规律可循,现在的世界局势只不过是由于英国的衰落进而演变成了德美争霸,美国人过早地站到了前台,而德奥联盟所控制的欧洲大陆却想主导世界,竭力想把美国人排除在世界事务之外。

由于中国同德奥同盟形成的准同盟关系,美国人为了维持亚洲地区的力量平衡转而支持日本,这与冷战时期的形态很象。唯一令李海顿感到意外的是,美国居然放弃了反g立场,为了牵制德奥,甚至开始大力扶持苏俄。

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争执都会成为鬼话。

从地缘关系上来说,中国的强大确实极不利于俄、日,如果中国崛起,苏俄就永远别想要再得到远东、而且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日本的生存空间也必然受到压制,除非日本人放弃目前得到的一切,放弃争霸大陆的野心,才有可能与中国和平相处。

所以,日本人更急于打断中国的崛起进程。

但苏俄首先冲到了前面,是让李海顿判断错误的地方,看来“专政”国家的行事方式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

由于日本人也卷了进来,为了应对战争,北洋政府计划把陆军扩充到350万,但每年国内的步枪产量只有60万,这些装备需要德奥的支援。几十万件轻武器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等重型装备,特别是与军工有关的相关工厂设备的援助却需要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克朗的资金,这让李海顿感到有些为难。

他还是需要把德国人也拉下水。

《东的战争实际上是欧洲势力与美国势力碰撞的结果。如果失去中国,德奥只能退出远东。势力范围被压缩在欧洲的北非。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然会在竞争中败给美英一系的海洋国家同盟。

这是德奥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问题是德国,德国皇帝对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可没有奥匈皇帝那么大,不过财政大臣奥格斯堡、帝国银行集团总裁沙赫特,鲁尔矿业集团的艾米尔.寇道夫,钢铁巨头弗里茨蒂森和艾伯特.伏格勒等财团巨头都支持向中国提供援助,在这十几年里,德国的这些工业巨头们已经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利益。军火大王克虏伯?冯?波伦一哈尔巴赫更是在积极地游说国会通过一项对中国的援助法案。

≮军队方面。鲁登道夫元帅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表达了积极干预的态度,但陆军大臣勃洛姆堡却不愿过去掺和到远东的事务之中。

≮李海顿的游说下,德国方面同意向中国提供一笔6亿马克的无息贷款,并同意中国政府在德国发行不超过20亿马克的政府债券。而奥匈方面决定向北京提供首笔10亿克朗的无息借款,用于在奥匈购买军备物资,同时维也纳银行财团承揽了替中国政府在欧洲发行50亿克朗的战争债券的业务,并由银行团出资6亿克朗,认购了首批债券。

由于德奥财团本身在中国有着巨额的投资,本身就存在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在这些财团的推动下。德奥政府很快与中方达成了一系列的援助协议。…

当然,大部分的对华援助是以机械、化工和军工产品的形势来完成的。

虽然此举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强烈抗议,但德奥方面却声称这只是对华的正常贸易的一部分。根本不理会日本的抗议。牛哄哄的德国和奥匈方面自然不会认为日本人有胆量挑衅他们的权威。

与此同时,应中方的要求,奥匈方面大大增加了前往中国的军事顾问团规模,使在中国的军事人员人数规模超过了3万人。为了增强在华的影响力,德国方面也派出了2万多的军事顾问人员,来帮助中方迅速地重整军备。

飞机飞行在中国南部的上空,在八月的天气里,这块土地显得分外平静,但战火也许很快就会燃烧到这里。

第39战斗机团沿着湘越铁路线飞往桂林机场。向下可以看到一列列绿色的军车沿着狭窄的铁路线穿过被分割成一块块的绿色稻田向前缓缓蠕动,机群飞过山川、河流、树林。广西的境内到处都是起伏的山川,很少有大片的平原地带。犹如一幅漂亮的油画。

德国制造的bf109是一款性能不错的高速截击机,唯一的缺点是航程太短,在广西方面特别要求下更换了更大油箱之后,它的航程也仅仅刚达到了900公里,比奥匈的f-5“猎隼”要差了一半。不过其作战时的爬升率要优于奥匈战斗机,如果用于防御,其性能要优于f-5战斗机,但在远程转场时它的弱点就体现了出来,39战斗机团需要在桂林转场才能飞往南昌,而装备奥匈f-5战斗机的第40战斗机团却能够直接就飞到南昌机场。

第39航空团在桂林机场补充燃料,库科奇在这里遇到了德国的军事顾问卡恩,得知上海的形势已经显得十分危急。

日军在东北发起了全面进攻,在锦州,关东军突破了大凌河防线,并且在海军的支持下在葫芦岛一带登陆。东北边防军只能向朝阳、赤峰和山海关一线后撤。但在齐齐哈尔,东北边防军粉碎了日军的进攻,取得了江桥保卫战的胜利。日军只能调整兵力,暂时停止了在黑龙江一线的军事行动。但在黑龙江以北,由于远东军的主力都集中在叶尼塞河一线,日军沿江而上,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已经进占了漠河。

在上海,中国方面只有陈乐山的陆军第4师驻防淞沪,总参谋长蒋作宾下令调江苏的陆军第6师和第19师紧急驰援上海,但江苏军务督办齐燮元担心自己的实力受损,故意拖延行动。

进攻上海的日军显得十分骄狂,以兵力只有八千人的海军陆战队首先向吴淞发起进攻。八月十三日下午,日军的先头部队与第四师首先在吴淞口发生战斗,其后,在上海城区也围绕着虹口的日本租界区展开了激战。

战斗的规模迅速扩大,中日双方都开始向上海进行大规模的增兵,停泊在长江口外的日本军舰开始炮击吴淞炮台,陈光远下令浙江护军使孙传芳调遣陆军第10师增援上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