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双鹰旗下 > 23、大叶尼塞战役(三)

双鹰旗下 23、大叶尼塞战役(三)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克苏,这座位于南疆的古城如今四门紧闭,城外不时传出稀落落的枪声。城外,数千人的马队已经把整个县城团团包围,驻军的一个步兵团坚守城池,让缺少重武器的叛军无可奈何。

“回回不打回回,尹海明,你把阿克苏交出来,我封你当旅长!”城外一个骑着大青马,穿一身苏式军服的人喊道。

“马仲英,你个驴日的,你和老维维搞一堆,现在又投靠了老毛子,还是个中国人不?”尹海明站在城头上喊着,马家匪帮祸害新疆,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曾经在新疆横行一时,最终被杨飞霞带兵剿灭,销声匿迹了好几年,没想到现在投靠了俄国人。

“你给我听好了,现在投降还不晚,若被小爷我打进阿克苏,肯定杀你个鸡犬不留!”马仲英在城下威胁道。

“滚你娘的,谁才信你个驴儿子的鬼话,你他娘的;; ..占一城屠一城,这些年杀得人少了?!”尹海明大声喊道,“老子告诉你,杨飞霞快来了,祝你不得好死!”

尹海明的喊话让城外的马家悍匪变得慌乱起来,杨飞霞对待他们这些叛匪,心狠手辣,简直就是个灾星。

“别听他娘的胡扯,杨飞霞现在伊犁自顾不暇,哪有空来管尹海明这个杂碎,弟兄们,打进阿克苏,银子,女人随便分,给我往上冲!”

随着马仲英的鼓动,回回们嗷嗷乱叫着向城头发起了冲锋,跟着他们在一起了还有两千多苏俄军官指挥的“民族军”。

战斗又变得激烈了起来。

∝城伊犁边防军第3团,不愧是杨飞霞带出来的兵,1600多号人硬抗着比他们多三、四倍的敌人,整整守了阿克苏7天。

飞霞的大军翻越了西天山。终于赶到了阿克苏。两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前后包抄,所马仲英叛匪和尧乐博斯的“民族军”团团包围,马仲英只带了200多人逃出了重围,但他的弟弟马仲才和姐夫马虎山却死在乱军当中。

被围的叛匪只得投降,伊犁军命令每人不仅缴枪,还要把裤腰带也交出来。几千人双手提着裤子,站在了城外的空地里。

「名俄**官被押到了杨飞霞面前。

“我是红军少校,要求见到驻迪化的总领事!”那位军官高昂着头颅。

将军跳下马来,然后一拳打在他的脸上,那名苏军少校“唔“的一声就一头栽到地上,“他娘的,到老子的地盘上还敢闹事!阿连阔夫你们知道不?当年带着几万白军逃到了新疆,不一样让老子收拾得服服帖帖,乖乖地在伊犁种地c还敢给老子炸翅!”

“这几个老毛子老子留着还有用!”

将军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准备进城。

“这些人该咋办?”卫队长从身后跟了上来。

“这还用问我?照旧!”将军两眼一瞪,吓得卫队长赶紧勒住了马,返回身去跟骑兵旅长在说了些什么。

“胡大,饶了这些乱民吧!”尹海明在城头上看到这情况,不由得闭起双眼,暗自祈祷了起来。

见城外骑兵旅突然冲了出来,战马飞驰,挥舞着马刀。径直冲进战俘的人群,如同砍菜切瓜一般。顿时空筹尸横遍野,地下的鲜血咕嘟咕嘟直冒泡。城上的官兵看得头皮发麻,后脊梁一阵阵了发凉。

过了一会儿,惨叫声已经停歇了,满地的尸首和血腥。阿克苏全城戒严,开始挨家搜捕叛乱分子。…

由于形势紧张。中央军开始调往新疆,兰州到迪化和绥远到迪化的两条铁路沿线,排满了了满载士兵和重型装备的兵车。

中苏边境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就在中方忙于新疆平叛的同时,苏军在叶尼塞河一线开始发动了进攻。

叶尼塞河发源于中国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西萨彥岭,然后一直向北。沿着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边界地带汇入到北冰洋中,成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一条自然的分界线。在安加拉河注入之后,河面徒然加宽,沿河两岸水量极为丰富。

沿着叶尼塞河两岸,竖起了几道高大的铁丝网,一直延伸到了北极地带。

自从俄国内战结束后,这里已经和苏俄彻底地隔绝开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河流两岸的民众断绝了往来。

自从内战结束后,苏俄即宣布不承认伊尔库茨克政府合法性,在这十几年里,远东政府也一直提防着苏俄的侵略,在叶尼塞河沿岸地带修筑了由碉堡、炮台和混凝土工事构筑的漫延近千公里的防御体系。

远东共和国最初仅有不到四百万人,后来从苏俄逃难的数百万难民也拥入这里,由于缺少人口,伊尔库茨克政府制定了优惠的移民政策,以吸引中国人到这里开垦荒地、采矿和伐木。虽然气候寒冷,但这里土地肥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近二十年来,还是吸引了近500万中国人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为远东的公民。

由于人口不足,加之又要防务苏俄的入侵,远东共和国一直保持着一支总兵力近50万人的国防军,而且规定国内任何18-23岁的成年男女,都必须在国防军里服4年的义务兵役,基本上可以说是便民皆兵。

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伊尔库茨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大型的冶金城市,每年的钢铁产量达到了125万吨。由于大量的知识分子在苏俄遭受迫害,而被迫逃亡到了远东,加之和中国关系密切,很容易就得到了大量德奥传来的新技术,远东共和国在工业技术方面实际上要优于中国和日本,在东亚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远东共和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朱亚什维利和苏军总参谋部根本没有料到,远东竟然是一块十分难啃的骨头。

苏俄向北京方面发出照会,要求中方从远东撤军和不得干涉苏俄内政已经表明了战争的态度,远东共和国立即开始了国内动员。指挥过国内战争的萨哈罗夫元帅并没有感觉到特别意外,他下令集结重兵于阿巴坎至克拉斯诺亚尔一线,然后把预备队集结于坎斯克到下乌金斯克一线。

苏军的作战计划由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主持制定,为此,国内并做了部分动员,作战以铁木辛哥大将指挥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为主,其兵员总数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其作战序列包括东乌拉尔军区和鄂木斯克军区,下辖第12、15、16、17、19、20、21和24军,包括1500辆坦克和2600多架作战飞机。

其作战计划如下:

北线由第16、17军组成(共14个步兵师,4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27万人,坦克470辆,1200门火炮和650架作战飞机),由安加拉河以南渡河,然后沿安加拉河向工推进。

中路由第19、20、21军组成(共22个步兵师,6个独立装甲旅,总兵力41万人,坦克680辆,1600门大炮,飞机1200架),在克拉斯诺亚尔一线渡河,然后沿西伯利亚铁路东进。

南路由第12、24军组成(共12个步兵师,3个独立装甲旅,坦克370辆,大炮900门,飞机870架),在阿马坎一线渡河,然后沿萨彥岭进入图瓦,向蒙古境内推进。苏军把唐努乌梁海当成了自己的地盘,这也直接让中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1937年7月7日凌晨,苏军集中了近3000门火炮向叶尼塞河对岸的远东国防军阵地发动了进攻前的大规模炮击,战争随之爆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