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双鹰旗下 > 3

双鹰旗下 3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3: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云开雨霁,南中国海的阳光从东面的窗户照进房间,穆勒上校总算是见到了一回阳光明媚的天气。

他抵达安南后,正好赶上了一次热带风暴,外面连续一个星期天天都在下着大雨,只能一直窝在奥匈海军设在岘港的海军基地里。岘港,被法国人称之为“东方土伦”,其港阔水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马蹄形的港湾被群山环抱,是安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天然良港之一。自1883年法国占领这里之后,就把它建成了一座要塞化的海军基地。

欧战之后,德奥两国从法国人手上夺走了安南殖民地的控制权,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德国人得到了比较富裕的南方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控制权,而奥匈方面则得到了所谓的“北圻”地区。

而从河内通往云南河口的铁路则由两国共管。

虽然一直呆在房间里,穆勒上校还是对安南和远东的情况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安南是个很奇怪的国家,虽然法国人已经在这里推进了多年的法文教育,但成效相当有限。当地的土著京族人所使用的是和中国广西的壮族人近似的一种语言,他们和中国人交流起来毫无障碍,而中国那边的土著居民也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汉化很深的国家,当地的读书人一直在使用那种对西方人来说是十分头疼的汉字,而且书藉也全是用中文印刷的。法国人一直在试图推行当地人使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他们的语言,但毫无成效。安南的上层知识分子一直在固执地使用汉字,改变传统对他们来说相当困难。

而且在换成奥地利人统治这里之后,当地的殖民地政府干脆改变初衷,用德文和中文并行的方式来发布广告。

据说这是弗雷德里希皇帝的意思。“有些东西慢慢适应就好,帝国的殖民政策应当适应当地的文化,而不是去试图强行改变这些。”皇帝曾这么告诫过帝国的殖民地官员们。

奥匈帝国自从接管了越北的殖民地之后。在岘港和北面的河口港设立了两个海军基地,再加上中国山东半岛的青岛德国海军基地。奥匈远东舰队主要是以这三座港口为基地在远东活动。实际上在远东一带,除了日本海军,德奥远东舰队的实力明显要强于英美远东舰队。

法国在安南就没有建起什么工业,主要是依靠殖民地地区的经济作物来获取利益。在德奥获得这里的统治权后,奥地利林茨钢铁厂在河口建立了一家钢铁厂。不过规模并不算很大,每年的钢铁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主要是供应殖民地地区的修船及铺设铁路之用,并供应中国的广西和云南两省。

在德奥两国的援助下。北洋政府在中国已经建成了七家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武昌钢铁厂,包头钢铁厂,芜湖钢铁厂、宣化钢铁厂、太原钢铁厂、安阳钢铁厂和新余钢铁厂,不过总的钢铁产量为6万吨,大约是日本的一半。

相比较而言,日本在军人政府上台执政之后,把“扩充国防军备”摆在了第一位,其国内与军事工业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在美国的支持下,它的钢铁产量达到了万吨,大约为奥匈帝国的一半左右。不过,日本的钢铁生产大约一半的原料来自于美国的废旧钢铁,其生铁产量只有大约4万吨。其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于“满洲钢铁”。…

虽然从工业能力上对比中国方面稍差,但中国却有着近亿人口,而且北京政府拥有大约18万的陆军,而且其中大部分部队都是换备了德奥重型武器的所谓“德械师”,其战斗力并不逊于日本。

在欧洲时,穆勒还完全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紧张局势,法国虽然因为产生极权政府,局面令人感到有些担忧,但即使是奥匈帝国在工业和军事实力上都能全面压制法国。何况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站在一起。

英国人已经被排除在了欧洲体系之外,德奥联手主宰着欧洲大陆的事务。意大利人也投靠了德奥同盟。实际上无论是工业还是军事力量上,德奥还不能够感受到威胁。俄国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消弱,而且一直被孤立。只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危机,才使得英美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才开始拥入这个共产国家。但他们目前还只是在大规模的恢复阶段。

但在远东,局势却愈发变得严重。

苏俄的实力已经在慢慢恢复,宣布远东共和国与苏维埃联盟合并,并且与中国边防部队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很明显,朱亚什维利已经决定准备先在东方动武了。若不是因为德奥方面的警告,估计现在苏俄红军已经越过大叶尼塞河,直接进军远东了。

而在中国东北,原来的东北王张作霖在1931年遇刺身亡,但日本人一直在用武力阻挠着北京方面的统一进程,双方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冲突。

相比较而言,虽然从奥匈方面“半买半送”得到了四艘“红衣主教”级战列舰,但十几年下来,民国的海军基本人没什么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四大船厂(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福州造船厂和广州造船厂)也只独立建造过六艘6吨左右的轻巡洋舰,与日本相比,差距巨大。

这些年,由于德奥方面的压制,日本并不敢明目张胆地使用武力在中国作出太过分的事情,但在军人政府上台之后,他们开始变得肆无忌惮,越来越不把德奥两国的警告放在眼里,而且日本国内的舆论也是一边倒的反德奥宣传。

究其原因,其背后一直有着美国人的身影。

德奥两国一直在怀疑日美之间存在着秘密同盟条约。

由于欧战的原因,美国一向视德奥为全球最大的敌人,特别是在德奥主导了中国政府之后,美国人就转而开始扶持日本。首先,在远东多国干涉军撤军时,他们把海参崴和远东地区的管理权移交给了日本,并在和英国的共同支持下,使得日本获得了自伯力以东的原俄国远东地区的“委托管理权”。其次,自从1931年开始,美国就在大大增加了对日本的贷款额度,在数十亿美元国外贷款的支持下,日本得到了大量的重工业设备和工业原料,使得日本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钢铁产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由于美国向日本输出了大约十五万台机器设备,使得日本军工生产在短短的数年之内,提高了数倍。

但确实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目前美国和日本已经结成了同盟。

正因为如此,远东的局势更越发显得动荡。

大国之间在某一地区的博弈,向来都没什么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