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八十八章 度量衡体系

狩宋 第八十八章 度量衡体系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耿先生被玉清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惊呆了。

对于耿先生来说,水晶不算什么。道家很早就会炼制这东西,只是纯度不够而已。有时候,道家还拿这种水晶冒充翡翠和刚玉骗钱。

而温度计做出来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仙子把水沸腾的温度设定一百度,水结冰的温度设定为零度。并说汞也属于金,要想让它固化,需要零下三十多度。如果到北方,可能遇到固态的金属汞。”

玉清想耿先生展示熔炼出来的金属。

“仙子还以水校核了长度和重量。采用前唐大尺,但是为了以示区别,增一分。以此为准,三尺为一米,一米见方的水为一千斤。”

“为什么用大尺,还要增一分?”

“这是小公子的说的,小公子说分田亩后,以田亩交田赋,所以增一分,百姓就少交一分的田赋。而已布帛纳税,就多交一分的商税。商业利益重,人都会趋于利。现在主上广开商铺,必然伤农,所以以此平衡之。”

玉清点头道:“小公子长大后是仁慈之君。”

“一米划为十分。一分划为十厘。一厘划为十毫。这样一分见方的水就是一斤。”

“这是锡,我们测量它的熔化温度为二百三十二度。一分见方为七斤有又二百八十克。这种是铅,熔化温度是三百二十七度半,一分见方为十一斤又三百四十三克。不过我们发现还有一种熔点位于中间的金属,就是这种。”

玉清拿起一块不大的粉红色金属。

“这种是在提纯的铅中祛除了锡后,当温度到达两百七十一度时熔化出来的。这是很有趣味的一种金属。如果以这种金属为主,加入铅。有些竟然在一百度的时候就融化了。祛除了这种金属后,铅的熔化温度才是三百二十七度。如果有这种金属,熔点就会降低。为了这三种金属的分离,我们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才把他们区分出来。”

玉清对自己这一个月的成绩非常得意。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有了温度计,她就像魔术师一样,利用不同的温度把原本认为是铅块,或者锡块、铝块、铁块、铜块里面提纯一些其他金属。

研究比较多的一个是从铅块中分离出来。一种是铝中提取出来的,而铝是耿先生用盐,木炭和铝土经过复杂的催化和熔炼出来的,并用这个蒙骗了李璟。

耿先生离开的时候,还不能进行稳定的生产。可是玉清不仅实现了铝的生产,还从铝中提取出来了一种金属,和从铅中提取出来的相似,但是不同的是一个坚硬,一个柔软,一个熔化温度和铝非常接近,但是却不溶于一些酸,而铝太活泼了。一个熔点非常低。

“这种金属要是加到铁里面会让铁变得非常坚硬。小公子把他叫做锑,就是想剃刀一样锋利的意识。而这种叫做铋,就是像心一样柔软的金属。小公子的溜冰鞋里面就是铝和锑的合金。”

“你把铝都糟蹋了,就为了弄这个锑?”耿先生对小徒弟的这种古怪癖好在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了好笑。

提炼铝太难了,因为铝太活泼。可以说如果没有炼丹术,想要把铝从铝土中提取出来根本不可能。而到现在为止,想要把自己无意中碰出来的复杂配方简化,还没有什么头绪。

玉清伸了一下舌头,尴尬地笑。

耿先生在她的头上揉了一下:“不错。听你的说法,可以先行在铝土中把锑提出来。然后再想办法提铝就行。火法炼金你已经比我要强了。我和玉琳会偏向水法,也就是化学炼金上。”

“那里,这都是因为有了温度计,我瞎捉摸的。”玉清调皮地笑。

“你这里用的米尺和衡器传出去了吗?”

“没有啊,不过匠作坊的很多工具都改了刻度。因为他们觉得拿水来做基准,是很方便的办法。温度,重量,长度,一看就一目了然。”

“确实是这样,只是你算过你的一斤,是外面的多少吗?”

“这个因为各地的钱不一样重。大家都相信开元宝,一钱四十三克到四十五克。以四十五克计。十六钱为一斤,为七百二十克。”玉清还是取的最大值,是为了减少他们用的一斤和外面的一斤的差异。实际上外面的称一斤的重量不超过七百克。

“不过外面的称大小不一,在六百五十克和七百克之间。因为这些年各地铸钱都乱了,楚国和蜀国用铁钱,还有一些在铜铁里面加了铅。大汉用的铜钱和银子。一斤有六百九十克。南唐一斤六百八十五克,相差不大。楚国和蜀国比较乱,一斤差异比较大。”

楚国和蜀国因为重商,可是偏偏商人常常采用大进小出的办法谋利,何况他们在铸造铁铅钱的时候,也没有严格起来,也严格不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那么好的合金冶炼技术。

“可是外面的人并不用唐大尺,而用唐小尺。大尺只在宫廷营造使用。”玉琳要文静,胆小一些。

玉琳说的这个大小不是尺子的大小,而是长度的大小。

“外面的尺子要比营造尺小一分。江陵用一尺为二十七分五厘。一米为八十二分五厘,这是衙门丈量田亩用的。一些商家尺子一米仅有七十五分。通常说的一丈,也不过两米出一点而已。”玉清笑了。“其实,大家还是各用各的尺,营造坊那边就没改。前唐大家还不是各用各的。”

玉清说的各用各的尺子,是因为就算是前唐,营造用营造的尺子,户部丈量田地用的是尺子也比营造尺子小。要说比较准确的,还不是营造用尺子,而是宗庙礼仪,星历以及医药用的小尺。就是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用小尺。而内外官司,都用大尺。小尺只有八寸,为二十四分五厘,它们用的一米只有七十三分五厘。这就是为什么商家自己做一个小尺子也没人真去追究的缘故,因为他们的尺子还要大那么一点点。

因为有这样的传统,玉清觉得改一下尺子没什么。反正大家用着方便就行。

耿先生却认为不是如此。因为王婉容提出的,玉清现在做的,实际上已经是一套体系。

度量衡的调整,以水做标准,确定的是一个最常见,最容易进行校核的大小和重量方法。除了大小和重量,还加进来了一个温度的概念。温度也应该算是度量衡中的一种,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准确进行测量过。而王婉容采用的是从水结冰到水沸腾的一个区间,作为度量的标准。

从而引申了另外一个概念,那就是固化和融化温度节点。而元素概念提出有一定的时间了,耿先生不仅要问:是不是所有的元素都有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

这个疑问,其实早就在火法炼金的时候,耿先生已经有了的疑问。但是因为化骨水,也就是混合酸的使用,一些固态坚硬的东西会很快融化于酸之中,从而混淆了固态和液态的概念。她一直不能从中间清理出头绪出来。

而现在除了这些道术上的问题,还有就是以水作为度量衡的标准,就意味着,人们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用水来校核,而不是现在朝廷同铜来进行校核。还有什么比水来得更加容易吗?

耿先生在南唐后宫,武库尚署令曾经来请教过为什么就是用铜还校核衡器,也还是会有差异。

当时耿先生只说应该以黄铜为准。

现在看来,即便是南唐也不能提炼出高纯度的铜。铜如此难得,你叫老百姓如何来进行校核?

水当然会有不同。耿先生所知盐水,海水就要重于河水和井水。但是因为水太容易得到了,到处都有。商家真的搞鬼,也很容易被揭穿。

“这些东西写进蒙学的书里面了吗?”耿先生问。

玉清摇头:“还没弄规矩呢。我们做出来的水箱,还有尺子,衡器都需要进行校核。真正纯净的铜是像花一样的红色,放一会儿就是紫色。就是这种。”

玉清拿出一块紫色的铜。

“因为朝廷是以铜为衡器的标准,所以王姑娘确定纯净的铜和水的对比应该是八又九分倍。水也要越纯净越好,王姑娘说把开水升起来的蒸气经过铜管冷却后的水,为最纯净。如果做出玻璃管当然最好,因为铜很快就会有铜锈,而铜锈是能够溶于水的。玻璃就不会。用紫铜和水相互校核,就可以把米尺弄准。虽然差距很小,但是因为水和铜重量差距太大,所以这个很小的差距也很伤脑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