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

狩宋 第二百八十二章 无所不用其极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是铁骑军也有铁骑军的好处,会逼迫辽军展开对辎重的攻防战。以前没有攻,而只有分散退防一种方式,但是有铁骑军在,他们的分散退防就会变得非常危险。而如果集中防守,要是没我军抓住猛攻一下,辽军就崩溃了。辽军这几年打交道多,都学乖了,一旦他们认为有危险,就会疯狂进攻,然后断尾求生。大军团作战时,会利用轻骑兵的速度优势对我们的攻击部队形成反包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敢离开对我有利的地形展开行动的原因。因为一旦被反包围成功,我攻击部队很难全身而退。”

“所有的作战过程中,我们都会避免形成狭路相逢的局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谋算都会失去作用,任何武器装备优势都不会显现。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正确的,那是辽军和铁骑军说擅长的作战方式,而从大的方面来说,不是我们的优势。我们最大的缺点就是人数太少,打不起消耗战。”

“如果我们补齐了这一环,在这里用铁骑军立下一个定盘星,我们的骑兵师,就有把握断绝辽军的所有生计,让他们连逃都没有地方可以逃。”

刘铣在沙盘的中央放下了一个战马的模型。大有席卷天下的气势。

不过他很快气势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这个战略的唯一缺点就是,铁骑军不知道最后能够活多少下来,我完不成王爷交给的保护铁骑军的任务。”

众人都沉默了,当定盘星就要有被人从根拔除的觉悟。

韩令坤慢悠悠地道:“韩某愿为皇上,为太子殿下效死。”

铁骑军的几个都虞候都向柴宗谊单膝下跪。

“愿为皇上,为太子殿下效死。”

柴宗谊抬手让他们起身。

刘铣等几个参谋都垂着眉头不吭气,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为国捐躯是可以的,为高继冲牺牲,那是为了这个国家的百姓。为了高继冲对他们的情谊。但是要让他们为一个并不了解的君王牺牲,那还真是说不出口。

高继冲笑道:“情况没有那么复杂。刘参谋长是站在最稳妥的方面,从单纯的军事层面考虑。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沙盘上多演练几次,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总有解决的办法。不过实际上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战争完全可以用政治来解决。张永德攻打淮南,有屠杀百姓的行为。赵匡胤打湖南还好,进南汉用了最容易失去民心的办法。相对起来。河东之地,最后实际是以与北汉军队和解,太子推广农业收取民心最为快速和稳妥,损失也最小。燕云之地,辽国在辽周边界聚集有大军,想要和解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我们这一侧却是可能的。”

柴宗谊道:“愿闻其详。”

高继冲笑道:“其实很简单,以前皇上怎么做,太子殿下还是怎么做,拿下郡守府,杀掉不愿归降的人。将一些愿意归降的人留任,不出动地方利益,打击契丹势力。而不要像我们一样从地方治理开始做起。如果是这样。骑兵师要做的就很简单,干掉那些主政的人,赶走契丹人就行了。”

显德五年五月一日,柴宗谊率五千铁骑军突袭乾州,乾州知府降。在显州的辽军驰援乾州被伏击,八千辽军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辽军震动,因为这是渤海军队的做法。

五月十日,柴宗谊带着五千铁骑和五千步兵兵围显州,驰援的成州节度一万辽军再次消失。这导致其它各只辽军都缩了回去。五月二十日。坚守了十天的显州开城投降。

韩令坤的乘机扩军,手里的军队迅速膨胀了五万。

而辽州边界。柴荣亲帅六十万大军全线进攻,一路上的州县望风而降。

古城县。改成了医巫闾县,高继冲并没有到前线去,而是在在大灵河沿岸开设了几个难民收容站收容难民。

前线交给了敬梁和刘铣。而赵挺带着一半的参谋留了下来,处理各处来的情报。吕岩和白氏也到了古城。吴夏到了信州,这是充实大鲜卑山一线移民点最佳的机会。

吕岩和白氏到古城当然不是为了保护高继冲。五月二十日,就在显州投降的那天,辽国上京,南院枢密使萧思温的府中,十岁的耶律贤和六岁的萧燕燕被劫持,劫持的人并没有刻意隐瞒行踪,吸引耶律璟派军追杀。但是派出去的人一个个落入了精心设计好的圈套,无一幸免。杨继嗣和李燕儿带着一批人汇合四团的一个连,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把耶律贤抓到了秦州,之后又送到了长春州。

五月三十日,高勋带着两千汉兵叛出辽国,声称要追随耶律贤。高勋顺利到了秦州,不过部队被解散,只留了两百人,有高勋带着成为了耶律贤的护卫。

六月,耶律贤、萧燕燕带着高勋和两百名护卫乘坐火车到了古城。

成州节度就投降了,成州节度萧桓把一万辽军交给了柴宗谊后,也带着两百人跑到了古城。萧桓,是萧思温幼弟,萧燕燕的叔叔。

原本还在相持辽国北部防线眼看着要崩溃,辽军打不过六十万大军的柴荣,难道还拿不下只有几万临时拼凑的柴宗谊的军队。况且柴宗谊是大周太子,要是抓住柴宗谊,辽国极有可能转危为安。于是辽国的精锐皮室军出动,并召集了近二十万骑兵,开始了对已经移军成州的柴宗谊进行围剿。

柴宗谊留在了成州,而韩令坤带着五千铁骑兵迎击辽军。

愤怒的萧思温赶到了中京,但是愤怒的他知道,辽军的主要对手并不是铁骑军而是隐藏在铁骑军后面的渤海的军队。

萧思温放弃了南线的防守,持续增兵北线。他采用了大军缓缓推动,步步为营的办法,每一支部队都超过五万人,但是所有的部队都不聚集在一起,但是又可以相互照应。北线的军队很快就翻了一番,达到了四十万人。

而韩令坤也是狠人,区区五千人,竟然敢毫不掩饰地在辽军面前缓缓而退。要知道,任何一只辽军都是他的十倍。

辽国南线,因为萧思温的撤军而快速失陷。高继冲担心的事情果然出现了。柴荣拿下了辽国的南京,但是瘟疫开始蔓延,不是伤寒,而是可怕的小水痘。

萧思温是那失陷的这上百万的人口作为赌注,要与柴荣同归于尽。

六月中旬,柴荣终于顶不住病倒了,可是他留在南京就是不宣布回师。六月下旬,张永德、李重进赶到了南京。抽掉了精兵十万,李重进、赵匡胤、符彦卿、折德扆领军从平州、莱州一直打到了锦州。

被压到了极点的辽军开始在萧思温的指挥下反扑,战争到了极其残酷的阶段。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