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四十七章 坐视外患,岂不羞乎

狩宋 第四十七章 坐视外患,岂不羞乎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梁延嗣和团练对蜀军的抢粮队以及斥候的劫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蜀军现在全部集中在夷陵城外,正在砍伐树木,制造云梯和攻城器具,并安营扎寨,对梁延嗣不停的骚扰进行防御。

同时从施州不停地运送兵员和粮草。

而这些粮草因为来得太快,天不停地下雨,蜀军又不敢分兵而堆积在路口。

蜀军在渡口也驻扎了大量的军队。他们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失去了渡口,后果不敢设想。

所以来的不仅是梁延嗣的斥候,还有鲍唐在城外预留的团练斥候。

闵平江与拓跋恒的关系是机密院又要用闵平江,又不是和闵平江太亲近的最大的一个原因。高保融这次带水军过来,也有看闵平江表现的因素在里面。不过闵平江人才确实是一个人才,在水军中也能服众。就是态度一直暧昧。

高保融安排斥候离开,才让人把闵平江请过来。

果然,闵平江是带着一脸疲惫之色的拓跋走过来。

所有的士兵们都隐藏在这片夹杂着芦苇荡的小树林里面。因为雨水,所有人的鞋子和裤子都是湿的,走起来呱唧呱唧响。

而蒙蒙细雨一直没有停过。

不过现在天色渐晚。高保融已经下令可以生火造饭,烘烤衣裤和鞋子。

士兵们很快地割到芦苇,搭建临时的草棚,用来避雨和生火。

女卫们这边搭建的要严实一些,因为她们要换衣服。

水军那边只是一个草棚顶而已。

高保融的也赤着脚,梁夫人和一个女卫正在火堆上烘烤鞋袜。耿先生在另一边,一个女卫在喂她吃饭。

这让拓跋恒惊讶了一下,这个神秘的女人这么高的待遇,又不像是高保融的女眷。到底是什么人?

“闵将军,这位是?”高保融明知故问,不过他一脸憨厚的样子,还真看不出来。

“这位是属下恩师,楚国天策学士拓跋恒,因为先生前来看望学生,因为军机不可泄,所以一直滞留军中。还请主上恕罪。”闵平江到了这个时候,不愿在隐瞒什么了。

拓跋恒也拱手道:“湖南拓跋恒见过南平王。”

高保融连忙起身还礼:“拓跋先生,长者也,愚夫妇理当去见拓跋先生才是。”

梁夫人也过来想拓跋恒行礼。

高保融笑着说:“军中不能讲什么理解,还请先生见谅。席地而谈可乎?”

确实,因为轻装行军,高保融连一顶帐篷都没带。

只是坐在女卫们割过来的芦苇捆上面。

拓跋恒拜谢。

“闵将军也坐,现在不是讲什么礼节的时候。”高保融招呼闵平江也坐下。

几个人就席地而坐,梁夫人和一个女卫给三个人送了一碗热水过来。

拓跋恒见高保融泰然自若地喝着白开水,身上的穿着与一般士兵无异,面相憨厚,不是那种没有见过阳光的人,脸色被太阳晒得黝黑。如果不注意,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农民。再想想马殷的那些儿子们,不禁暗暗叹气。

“先生从楚国来,是否带了马大人的口信?我听说楚国现在也不太太平。”高保融保持着应有的外交礼节。

“老夫罪臣而已,没有带来什么口信。只是听说荆南新政颇有新意,所以前来走访走访,没想到滞留在军营了。”拓跋恒知道现在自己性命应该是保住了,所以倒也从容不迫。

“楚地和荆南同归于汉,又比邻而居,先生不妨直言。”高保融自然不肯谈自己国家的事情。

拓跋恒长叹一声:“楚国恐不久矣。楚国之祸,源于强臣弱主。文昭王薨,主上原本知道有长兄在,不当继位。想要迎兄武平节度使希萼入长沙。奈何奸臣贼子恐无所安身,所以假借先王遗命,强逼主上继位。主上继位后,多次与武平节度使修好。武平节度使以兄弟之情,本没有反叛之心。希萼奔丧,本人伦也,竟然派遣军丁截希萼于碧湘宫,不令入。希萼愤而离去,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反心。武平节度要反,天福十二年就反了。当时新王即位未稳,朝中拥希萼的人很多。”

高保融只是点头,没有说话。

“其后刘彦蹈、李弘皋几次相逼,主上不能节制,武平节度使只能求分而治之。但是仍然不可得。如今南汉勾结南蛮攻城略地,虽然有胜有负,但是楚国和睦如一,南汉怎敢如此?希萼与南蛮友善,现在听任寇掠,恐怕反叛的日子不远了。兄弟争国,坐视外患,只是多了被人笑话的话柄而已。”拓跋恒痛心疾首。

高保融也叹了口气:“楚地的情形往来商贾都有谈过,无论怎么样,武平节度使都说不过去,毕竟外患当前,岂能坐视?只是荆南地狭人稀,不好干涉,楚地的事情自有朝廷安排。拓跋先生,兄弟争国,皇上不会过多干涉,但是万不能勾结他国,如果那样,不管是胜是败,楚国都只有除国一个命运。楚王马希广仁人君子也,只要不变节,如朝廷有命,荆南当竭力而为。如果长沙不保,楚王切不可降。可以借道荆南,往京师求救。”

拓跋恒不相信地问:“高大人说的可是实话,难道荆南没有经略湖南的想法。”

高保融摇头道:“先生既然已经说过兄弟争国,坐视外患而不理,徒增人笑尔。中国之敌,非楚,非蜀,非唐,而是吐蕃、契丹和鞑靼。其中以契丹最强,屡次犯我边境,劫我百姓,视国人如牲畜。不抵御外患,而在大江南北争国。难道异族不会笑我们吗?一样会笑。我虽然能力微薄,但是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拓跋恒愣了半天,才起身而拜:“高大人所言极是。”

闵平江忍不住道:“主上,荆南与北地,相隔遥远。主上虽有击敌之心,但是难脱守土之职也。”

“如果中国没有的纷争,我们还需要守土吗?”高保融问。

闵平江和拓跋恒都说不出话来。

高保融叹了口气:“荆南比较强的就是水军。只是水军太消耗钱财,现在荆南还承担不起。不过要想建一只真正的水军,就不是呆在江水和汉水的水军,而是能够浮海而下琉球高丽和契丹的水军。所以今后荆南不再修建小船,而只修建楼船和海船,能修一艘是一艘,以被国用。”

闵平江沉默不语,因为这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就是中土十国争霸。国家的概念也是局限在了楚蜀唐汉闽越,何曾把契丹和吐蕃当成一个国家?可是高保融偏偏把十国看成了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打算维持南平国,而是要准备一只能够打琉球高丽契丹的军队。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闵平江有些看不懂南平国近几个月的一些军事和政治变革的原因。

拓跋恒长叹了一声:“看来老朽是鼠目寸光了。”

拓跋恒不能判断高保融所述的真假,如果南平真的练起一只无敌的水军,难道就不会用来楚国身上?

契丹与中国交战,胜多败少,北地历代的都要比难当强悍,但是即便是如此,仍然一败涂地。高保融现在说这个话,恐怕还是用来安自己的心而已。

“高大人认为中土各国最终将统一起来,那么谁才是中国之主。”拓跋恒问道。

高保融草北方拱手道:“当然是皇上,不然南平和南楚何至于臣服与人。”

拓跋恒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算是各国均有争霸之心,但是到了人前,还真说不出口。不过高保融替马希广指出来的,也许还真的是一条出路。

高保融笑着说:“拓跋先生,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高大人请明言。”

“真到了楚国大乱,楚王和您恐怕都会身不由己,被人挟持也是有的。依楚王本性,恐怕根本不会抵抗,也不会北上。所以先生不妨留在南平,松滋与监利一带,历来难以治理,近来荆南对治理湖泽有了一些经验,还请先生相助。”

高保融很直接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