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并非说情

狩宋 第一百六十四章 并非说情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辽国,因为耶律璟威望不够,又不能协调南北院的矛盾,而让人生了反叛取而代之之心。

在刚刚建立的大周,也不是那么平静。王峻现在就成为了头疼的问题。王峻与郭威曾经情同手足,共事多年,一直配合得不错,河中之战,王峻的功劳不小。河北之地,符彦卿和高行周只能保持守势,真正出击的还是郭威于王峻率领的大军。开封之乱,王峻的家属和郭威一起都被刘承祐杀了。把郭威推上皇位,王峻可以说是主要的人员之一。大周建立,他为枢密使,差不多算是代替了以前郭威的位置。北汉入侵,郭威要御驾亲征,被王峻劝阻。是王峻率军北上,辽国不敢动弹,北汉的军队也被击败。郭威没动,徐州正式反叛,才由于策略得当,没有造成大祸。因为徐州距离开封太近了。

王峻的功劳大,但是日益骄纵。办事缺乏长远考虑,也不足以平衡君臣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徐州借着新税制而烦乱,他军事上是对的,可是在政治上却带头反对新税制,弹劾李谷和范质。郭威眉头听从他的意见,他居然拂袖而去,怒形于色。最后扔下公事不管,要郭威亲自去把他请回来。

王峻不是没有优点,办事认真勤恳,在军事上思虑缜密,常常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十分清廉,也十分节俭,这是这一代人差不多都共有的特点。因为这些优点,郭威对王峻还是非常看重。

可是这个人气量太小,做郭威的辅官是还不觉得,但是自己当了主官,和谁都搞不好关系。他自己还认为这是自己爽直,不觉得有什么错。

郭威几次劝诫不成,气得打压了几次。现在常常怨气冲天。

当然,王峻这个人倒是不刷阴谋诡计,有些小心眼,比如故意不管事。让手下的将领举荐等等,做的时候,竟然也不遮遮掩掩。让郭威又好笑又好气。

王峻和当初的史弘挚非常相似,看不惯文臣。开封之乱的根源其实就在不尊重皇权和文武之争。郭威即位后进行调和,文臣的地位得以提升,李谷和范质就是其中的代表。结果王峻百般刁难,这是要重蹈史弘挚的覆辙啊!

单单是这样也就算了,郭威还压得住。

可是郭威身体不行了。自己感觉支撑不了多久,而郭荣虽然说只是义子,但是郭家被杀光了,没有别人。郭荣从小跟着郭威,郭威看着他长大,为了培养郭荣操碎了心。当初将符氏求过来嫁给郭荣,就是他继承自己的位子打好基础。

就因为郭荣重视文臣,和高保融关系密切,而高保融也是一个标准的文臣,何况还有李谷。王溥等人,几乎都是郭荣推荐并重用的。

王峻看不起高保融,和孙睿永不同,对高继冲更加看不起。认为高保融只能当一个地方小吏,管管农事,修路修水渠之类就是了。而高继冲也许是个聪明孩子,但是给先生教坏了,顶多就是司农和太学博士的料。郭荣和这些人混在一起,原本能够一举拿下淮南,现在被弄得不上不下。实在不是主政的料。

王峻以前对郭荣非常好,认为他有大将之风。现在是见到郭荣就训斥一顿,完全把自己当成了长辈。

郭威不好说什么,郭荣也好脾气的认了。但是治国不能只靠武将。文武不能偏废,这是后汉覆灭的教训和经验。郭威也好,郭荣也好,如果不吸取这个教训,那不是傻吗?

政见不合,郭威想把郭荣调进京来帮自己。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有些吃不消了,但是王峻就是不肯,带着一帮武将群起反对。郭威只好作罢,但是对王峻就冷淡下来,认为他太不体谅自己了。

王峻也知道郭威生气了,他想趁着今年秋收过后,国家财政窘迫的情况有所缓解,想在开春之前进军河东,把刘崇给抓回来。彻底解决国内乱局。

这是一件好事,郭威其实也想这么做。但是因为和王峻不合的心情导致他多想了一些东西,还是认为现在应该再隐忍一段时间。

孙睿永现在的提法,虽然借着说渤海的事情,实际上却是要拿下河东郡。极阴之地,有什么范围可言?虽然孙睿永隐指河套地区,因为河套地区和混同江地区相似。但是为什么不说荆襄江水之地?如果讲地形,那不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郭威就认为孙睿永在拐弯抹角给王峻说情。

而孙睿永有苦自知,关于石油的事情,身在美国的他只是对大名鼎鼎的大庆油田知道一些。而且这还没法解释的清楚。现在高继冲的兵锋指向,正是后世的大庆油田。所以孙睿永才编出这么一套以火德促水势的言辞,想要郭威限制甚至断绝与渤海的关系,如果可能最好借着收回密州和海州,把登州也拿下。

没有了大周的支持,高继冲再厉害,没人也不行。

这一次,高继冲从大周抽走的人数恐怕要达到百万,大周总共才不到三千万人口。这么多人流失,还都是文化水平很高,或者有经验的农人和工匠。这是再抽走大周的元气啊。

所以孙睿永就给出了“争德”的帽子。

谁曾想郭威好像不在乎。实际上损失那些人,孙睿永也不在乎,因为去的都是寒门士子和穷苦老百姓。而大周的统治并不建立在这些人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世家之上。渤海的政策对世家不仅没有吸引力,还因为最近对商人和世家的打压,跑出了一些手里掌握大量金银的人。

这些人跑出来的同时,也带出来了渤海的一些技术。虽然有一些重要的任务在半路就给截杀了,但是偏偏一些工业和商业人才没有受到波及。其中就包括纺织工业和轻型装备制造业。这些人加上从渤海郡传出来的《蒙学五册》中介绍的基础知识,孙睿永完全可以用金融业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工业。

这是孙睿永梦想的事情。

孙睿永不在乎损失那些人,但是却在乎损失的一个世界上小有名气的石油资源。要知道,那是后世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基础,远超纺织工业之上。而渤海王看样子就不像是后世的人,他懂煤炭的价值,可是对煤炭的利用就加以了严格限制。想来石油也是一样,好资源和好技术给渤海王都浪费了。孙睿永着急上火,但是又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