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傀儡吗?

狩宋 第一百四十六章 傀儡吗?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继冲提出了四个条件。

在大连的渤海郡总理府改为大周北方事务临时总理府,报请朝廷批复。

仍然要设东丹郡,东丹郡和渤海郡都隶属于北方临时总理府管辖。

刘**为东丹太守,室昉为东丹政务院院长。东丹的衙门原有编制一律取消,政府机关按照北方临时总理府的要求设置,原有东丹国的将领和文臣五十五岁以上的全部退休,由总理府选拔年轻官员顶替。其他官员留任在相应的职位上。

由于东丹郡老百姓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辖区内所有的孩子必须要上完五年蒙学,筹建蒙学以及教师由临时总理府教育司安排。东丹政务院从税收中划拨修建蒙学的资金,不足的部分有总理府和王府补足。

东单境内,由于主要以牧场为主,仅有少量农耕。所以所有的土地全部收回地契,牧民由临时总理府农业司畜牧局在两个郡规划的牧场内按照季节和规划进行放牧。农业司农垦局在适合耕种的区域内筹建农垦区,收容愿意耕种的农牧民。土地按照人均定额分配。家庭农垦面积根据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有农垦局造册后进行增减。林业司管辖所有的山林,林业司环保局根据需要划定保护区,限制放牧和农垦。内河与湖泊隶属渔业司管辖,面积过小的池塘除外,这一部分归属农业司水产养殖局。近海的水产养殖也归属这个局管辖。

取消所有的杂税。农田统一以粮食缴纳税收。其它的只有进行交易时收取商业税。其它的税收一律见面。所有的市场以及货物运输,仓储,销售,有商业司管理。商业税有商业司对所有商户交易进行账目清算之后,按照交易金额核定税收,由税务司收缴之后交给总理府,有总理府按照进行分配。各郡的政务院为总理府下设机构。按照总理府各司模式简化后下设职能局,各县设分理处。各乡镇设分理所。官员薪俸由总理府统一核算。

四个条件分别是机构、教育、产业和税收。

“这是个条件是由于与以前的衙门迥异,所以要想并入渤海,就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总理府和一般衙门不同。更加注重实业。而且我们也不是朝廷,所以没有必要照着三省六部那样去设置。礼仪迎宾祭祀等等都尽量简化。军事部分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的军人考核非常严格,我们也不是那种肆意扩张劫掠的人。我们的军队更加多的是保护老百姓和帮助老百姓做事情。各位也不希望与周边发生大的战争,特别是辽国。所以所有的军队交由军挑选可用之才后,全部解散,充实农林牧渔业的人口。”

高继冲没有给刘**和室昉多少辩驳的机会。

这让刘**等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些话。不是由吴夏等人说出来的,虽然他们在事先的与谈判中提到了。可是现在这个不到十岁的小娃娃,能够清晰完整地将说来,还非常有条理。即便是后面有人教导,这也非常不容易。

而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事情,高继冲只是提了这几个条件,剩下的事情,完全交给总理府了。高继冲连大连都没回。

刘**带着一行人被安排进了一个比较安静的小院落,似乎是以前的道士们居住的地方。

安顿下来后。大家就准备一部分年轻人和刘**一起前往大连。剩下的年纪比较大,肯定面临退养的官员就准备回沈州。大家坐在一起沉默不语,因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

这是一个年轻的偏将在外面巡视之后,回来低声说:“他们真的没有派人来看管我们,也许暗中有,但是明面里没有。”

刘**苦笑了一下:“我们走过来时间不短了,千山山区据说是他们的渤海师管辖。可是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军营,那些学生们倒是有些军人的样子,不过他们年纪太小了。不知道室昉先生有没有发现。”

室昉叹了口气,摇头道:“渤海可以说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那些学生和农民种的年轻人也参加训练。训练得恐怕比将军的士兵要好。他们吃得也少不了肉食,而将军恐怕只有亲卫才有肉吃。那些十多岁的孩子的身体条件不是我们的人可以比,他们能够在野兽出没的森林出没,我们可以吗?据说连渤海王的两个姑姑也在一个专门研究生物的人员当中。我没有看到士兵。但是这比看到士兵更加可怕。”

刘胡一与渤海师几乎每天都有小摩擦,对于渤海师的神出鬼没习以为常,可是现在室昉说的完全不同,他说学生和老百姓也在这样训练,那就意味着即便渤海师不骚扰他们,他们也无法轻松攻下哪怕一座村庄。

渤海确实不需要城池。因为每一寸土地,恐怕都是埋葬他们的陷阱。

“渤海想做什么?他们是要把所有的地方变成森林?至少我一路走过来是这样。到处都在种树,每一篇森林里都有人,因为我看不到一根枯枝烂叶。”一个出生小部族的将领奇怪地问。

室昉苦笑了一下:“至少在渤海郡恐怕是这样,我听渤海王说过,适合种植的农田都要有一些条件,水源好,地势平整,有直道连接。这是农垦的必要条件。不能做农田,但是坡度不大,土壤贫瘠且很浅,缺乏水源的地方可以是草原。而山峦叠嶂,地势险要,多有山石露出,留不住水,下雨容易发生山洪的地方,就只能种树。所以渤海,五分山地,三分牧场,只有两分是农田。所以看起来,整个渤海现在就是一个森林。”

刘胡一皱着眉头:“如果是辽河两岸,渤海王怎么办?”

“渤海王说辽河平原又不同,上有与渤海相似。中游林地,农田和牧场三分其一。下游沼泽为五分。”

一个汉官奇怪地道:“我听说南平王曾经修建河堤,围湖造田。渤海王难道不准备把辽河下游变成良田?”

室昉摇头:“他不准备这样做。因为他觉得沼泽和森林的物产要比牧场要多太多了。比种植不好的农田也要强。渤海设有农学院,而农学院不过是把那些能吃的作物移栽到土地上,然后进行培育成高产作物而已。”

众人都愣愣地不太明白。

室昉苦笑道:“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渤海的百姓确实比我们要过得好。”

刘胡一奇怪地问:“室昉先生,您觉得这个渤海王会不会只是一个傀儡,真正做主的,是不是吴夏等人?”

室昉沉思很久才说:“我看不出来,但是渤海王和王妃年纪都不打,每天都花了大量的时间看书和向人讨教。一个勤奋和聪慧的孩子,即便现在可能受人影响,长大了就难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