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四十一张 吃惊的室昉

狩宋 第一百四十一张 吃惊的室昉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室昉还是要见见渤海王。

以前认为渤海王只是一个孩子,但是现在,被认为是贤明之主的耶律阮没了,留下了只有四岁的少主耶律贤。渤海王几岁?九岁,再聪明也只有九岁,一大帮臣子围绕着他,要把他培养成明主。室昉不相信郭威会不知道,即便是这个孩子依恋的父母在大周,没有反心,可是南平王总会老,总会死。渤海王总会长大,长大后的渤海王还是现在的一副听话的样子吗?

渤海王身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在耶律贤身上出现。

辽世宗不是没有给儿子留后手,耶律屋质不说了,南院宰相韩延徽,三朝老臣,从辽太宗阿保机时候起就是朝中重臣。南院枢密使总汉军事高勋,原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随杜重威一起投降到辽国,深得辽世宗信任,辽国大军的整合就是出自他的建议。萧思温和耶律贤适,这两个人都有大才,也是成天装疯卖傻,放荡不羁,辽世宗一直留着不用,这就是留给儿子的。内侍医官韩匡嗣,因为世宗甄皇后年长无子,是把他儿子养的,这个人虽然以医术文明,不过期父亲韩好古是官宦人家,诗词书画都非常不错。可是辽世宗也只是让他当一个医官陪着两个儿子,可惜长子早夭,只留下了耶律贤。

耶律贤取名为贤,小字明扆,意识是让他当一个开明的皇子,后来辽世宗力主革新,知道自己处在危险之中,又给小儿子取字为贤宁。辽世宗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而是用自己的性命似乎拉住契丹老族人,完成契丹与汉人的融合。

耶律贤身边都是汉臣,或者对力主革新的人。当年人皇王耶律陪本来应该成为辽主,可是述律偏心,耶律德光成为了辽主。耶律德光死后。辽国又回到了人皇王一系,这就是辽世宗。可惜耶律贤太小。皇位才到了耶律德光一脉。

可是契丹人为大唐镇守边关,唐皇也多次将皇女或贵女下嫁契丹,辽太宗也是用韩延徽之策,用汉人的行政和军事手段才打下了大大的国土。当年阿保机改姓刘。就是因为要融入汉族,从而问鼎中原。在辽国的这些汉人,有谁不想光明正大的,不被当做异族地回到中原,光宗耀祖?所以无论如何。辽国不能落到满是蛮夷之气的那一支去。

室昉不相信什么龙太子的传说,其实耶律**和刘胡一也不相信。刘胡一本人就是这个传说的推波助澜者,原本为渤海王立雕像是为了诅咒。但是没想到,铁桥镇和真一观现在落入了渤海郡境内,前来烧香祈福的人太多了,就算有诅咒,也被祝福给抵消了。

铁桥镇,已经聚集了数万想被渤海郡接纳的人,大部分年轻人都在拼命锻炼和读书识字,家里人也都在权利支持。因为只要考入渤海郡。就会有土地,在你不能自立时有一定的粮食补助,当然也可以把家人带进去,脱离苦海。

“渤海,连王爷都常常下来和我们在一起,那些当官的也不是高高在上。渤海真正厉害的是那些战士,那些考入军事学院的人才是厉害人物。”

老百姓最害怕的有三种人,第一种就是官员,第二种是乱兵,第三种是土匪。剩下的才是地主恶霸。

室昉第一次看到那些身材明显比一般人要高大,身上挂满了武器,没有穿铠甲的军人成群结队帮助老百姓翻耕土地,还是无偿地翻耕土地。他不免大吃一惊。

渤海郡的农田也颇有意思,所有的农田都圈定在篱笆和栅栏之内,而篱笆和栅栏外面一般都是水沟和树林。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些农户大多都集中在一起形成了村镇。这些村庄掩映在树木之中,房屋至少下部都是很坚固的石墙,院墙也很高。不是平常农户那种矮小的土墙。院墙也都是石头和水泥构筑,水泥,在渤海被广泛使用,而在辽国,虽然人们弄懂了水泥的制造过程,但能用得起的老百姓怕是没有,牧民们根本不用,所以只有世家们在改建房屋时自己烧制一点,再就是朝廷修建城池会使用。

就是朝廷要修建城池,向建水泥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那些地,早就被衙门卖给世家了。而这些麻烦事都是南面官的事情,因为北面宫帐不屑于修建城池。

渤海,也不修建城池,这是流传已久的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那些契丹将军对渤海王小小年纪有这么大的勇气感到佩服。只是渤海王打仗卑鄙了一些。

真到了渤海境内,室昉发现不仅是这一路上的树林里面杀机四伏,就是连这些村庄,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进去的。辽国的大军在这里根本摆不开阵势。唯一的办法就是砍树,拆栅栏,强攻。可是对付一个村子都需要这么费事,那些强悍的渤海士兵难道都干看着?

室昉心里发寒。而且这里的老百姓条件这么优厚,越往里走,明显感觉他们的身体要强壮太多了,完全不是外面饥寒交迫的人的身体能够比的。

最奇特的还是渤海农田里面的种植,不是那种大面积都是某一种作物,要说数量最多的还是水稻,但是水稻田周边都种植这一些室昉也看不太明白的作物。有一种缠绕在树枝上的作物肯定是山药,室昉在外面的树林里还发现了数量明显要偏多,并且人工修剪压制了生长的葛藤,一些旱地种着豆类和胡麻。豆类的种类也非常多,他们似乎不管产量高低都种。

沟渠和水塘里莲藕和雍菜不少,还有一些不认识的作物。数量之多,室昉的两双眼睛简直都看不过来。这些作物有些似乎任其生长,参杂在一起,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农田里明显是有着规划,它们一条条,一垄垄,整齐得很。

农田里耕种的人明显要比其它地方多出太多了,想想也对,这么多作物混在一起,没有人管确实不行。

所以这掩映在树林之中,看不出多大的村中,里面到底有多少人,室昉很难估计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