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学制与生育年龄

狩宋 第一百一十五章 学制与生育年龄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早肯定高继冲把天文分野以及吉凶联系起来的是科技司的天文局。

到达旅顺后,仪器厂在建造太阳能煮盐厂的同时就准备建造一个大型的望远镜。在江陵的小型的天文台从一开始就吸引了陈陶和堪舆司里的一帮人,后来他们模仿司天监成立了天文司。他们已经知道天上的神仙以及神座可能是假的,人可能不能升天成为神仙。但是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明。

第一个由大型天文望远镜构成的天文台在一座小山上建立,很多天文测量知识还是老的,但是望远镜带来的观念却是新的。

这直接导致汉书到唐书里面的天文部分被天文司认为是错误的。

天文司重新经过准确的天文测量,修订了历法,因为实在广顺元年修订,所以被称为《广顺历》,广顺历中间只是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种植,包括海监局、水产局记录的鱼类洄游,林业司记录的鸟类迁徙时间记录在了历法上。

历法总归是要与老百姓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广顺历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只是没了吉凶内容。

《广顺历》被吴夏当做了郭威即位的贺礼送去了开封。

同时也给了高继冲祛除天文、历法、医学、道家典籍中的这部分内容一个理由。

高继冲指说了一句话:“光凭臆测得到的东西很明显与通过观测的实际结果差别太大,我不是不信这些,而是需要更多的观测资料与证据。”

图书馆的三楼,有一个小型的会议厅。

余老是第一个到的,随后吴夏、施睿静、陈陶、王朴、耿先生、玉清、玉琳、赵挺等人都到了。王朴和赵挺其实都会天文历法感兴趣,赵挺的叔父更加是司天监赵延义。事实上,只要是在司天监任职的人,时间一长都不相信鬼神吉凶之说。赵延义就是其中之一,他曾经拒绝替刘承祐禳除灾祸之兆。可是为了达到目的,司天监和道家通常又会利用天象来劝谏皇帝。大半的吉凶之说又都是出自他们那里。

“找各位来,是因为现在小学的教材已经编完了,一共五年,现在旅顺已经有一个五十多人蒙学五年的班。小孩子七岁上学。五年小学毕业,十二岁,所以我们设一个中学,初中三年。毕业就是十五岁,因为医学院还是认为小孩子十四岁成亲有些早。所以只有中学毕业之后方能谈婚论嫁。”

高继冲请余老解释。

余老解释道:“我行医几十年。以往小孩子十三四岁成亲,十五六岁生第一胎。大人小孩如过鬼门关。大唐之初,为了鼓励婚育,所以有十六论婚嫁的律法。”

施睿静插了一句:“太宗下诏男二十,女十五。后玄宗下诏书男十五,女十三。”

余老点头道:“是的,前人以为女子十四有为人母之道,四十九绝生育之理;男子十六有为人父之道,六十四绝阳化之理。不过医家认为凡是并不绝对,这要看人的膳食营养。大唐开元盛世之后。百姓富庶,男女都有年过七旬生子的事情。所以术数之说并不可信。”

术数之说起源很早,是周易开始,以数算、辅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一种学说。比如《太玄经》凡事以九数。之所以说女子四十九绝育,男子六十四绝精,就是取七七和八八的数而已。这也符合周易的卦划和卜算原则。

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代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为那个时候人类营养缺乏。也许有个别现象会超出这个范畴,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负责制定律法的人必须遵循普遍原则。

但是在这个本来是正确的统计下。衍生出来的术数理论却不可信。

“早婚当然有好处,大唐人口鼎盛远超过隋,即便现在历经战乱,中原人口也比那个时候要多。历朝都有女子十七不嫁者。择夫嫁之的律法。不过因为第一胎而母子双亡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医者父母心,实在有些不忍。”

施睿静问:“余老认为女子当何时嫁人为益。”

余老道:“古法我也不能太过违背,十六岁为益,年过二十不嫁,衙门和父母要劝嫁。年纪稍微大一些。生育的危险也就小一些。现在男女同学,也分不出先后。所以小孩子初中毕业,就可以做事情,谈婚论嫁,十六岁嫁娶,应当适应。”

众人也就没有反对的。现在女子十二三岁谈婚论嫁,十四五岁成亲已经是常态。而高继冲和余老希望通过学制和律法把这个时间往后推上两年。两年时间不多,但是对医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高继冲就笑道:“那就这样定了。教育司要编撰中学教材。中学不比蒙学学问都要深一些。而且小孩子中学毕业之后,就要择业,成家立业不是那么简单,工厂也好,参军也好,到农业、林业、渔业、牧业部门也好,都需要能够胜任。我的意思还是要以实用之学为主。不过教育部送过来的教材里面都多了咒禁占禳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先放一放。天文局和医学院都发现的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疑问的地方,我们拿不准,就往后挪一挪。”

耿先生道:“听王爷的意思是中学之后还有大学,或者太学?”

“是的,一到三年的大学,中学之后就要分科,因为从事百业,都有一些专业的学问。大学之后是太学,也就是研究院,专门做研究工作。”高继冲肯定道。

玉琳低声嘀咕道:“那不是读一辈子书?”

王婉容离她近,噗呲笑了,玉琳其实也大大小小主持好几个研究所的工作,主要是化学方面。不过一直被耿先生宠着,和玉清的独立与强悍相比,显得娇憨可爱。也只有她才在这种场合小声嘀咕。

“中学就要走出学校实习,大学基本上都是以实习和实践为主,想要毕业,也得拿像样的论文,没有论文你是毕不了业的。太学大家都知道那是保密的地方,不用我说是什么情形。”王婉容道。

高继冲也笑道:“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图书馆和印书局要想好怎么做。我这次拿下了有问题的书籍,新编制的《广顺历》也去掉了不确切的猜测之语,就是为了大家以后用更加多是观察和实验来解决里面的疑问,大家多写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