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三十七章 郭威问策

狩宋 第三十七章 郭威问策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郭威返回青州,他的目的没有达到,而是直接被辽东看见和听到的给弄蒙了。

李谷严格地来说算是儒生,他对高继冲已经在江陵时期的离经叛道的基础上,越走越远而感到烦躁,可是他又说不出来什么地方错了。

郭威不同,他不死儒生,他读过书,刚开始是读过兵书,后来身居高位,要处理政事,读的都是实用的书籍。那些儒学经典,他实在涉及不深。所以他没有什么固定的思维模式。

大唐衰落到了现在,几十年战乱,人们开始中追求割地称王,称皇称霸慢慢地走向了反面。特别是受战乱最为深重的中原地区,人们不想再打仗了,人心思定已经影响到了朝臣。这就是为什么到了郭威这一代,这些官员都有了一心为公责任感。

北汉的这些朝臣,即便是苏逢吉和王章,都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们杀伐果决,宁可用苛政也不愿意让社会变得混乱,顶着坏名声,一心就想做事。

对于这一点,郭威非常了解。所以就算是史弘肇和苏逢吉几乎已经彻底闹翻了,他们两人在政事上还是该支持的支持,该反对的反对。公事和私事分得很清楚。郭威并没有太大的担心。特别是史弘肇,他明着拿刀剑砍苏逢吉,就意味着他不会暗地里整人。苏逢吉其实也明白这一点。

苏逢吉心眼小,可是要他下狠心去对付这帮武将,那也是不可能的,顶多在言语上面嘲讽几句而已。

所以,郭威接受辽东的这些思想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只有一点他弄不明白。因为从见到的这些人的言语之中,虽然大家都有着教导高继冲的意味,可是实际上,辽东的整个思想体系不是出于吴夏,不是出于敬梁这些有可能主导的人,而确确实实是出于高继冲和王婉容。

“这可能与小王爷和小王妃的性格有关。特别是小王爷。小王爷小的时候就是被南平王带着在乡下和小孩子们玩在一起。南平王不善言辞,不怎么管他。南平王妃因为要辅佐南平王,所以更多的是带着小王爷做事,小王爷是从小看着奏折长大的。他没有读过什么经典,倒是齐民要术这些书籍从小就读。”

李谷自己都觉得有些牵强附会。但是除了这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解释吗?

“小王爷重实务之学,其实郭公,南平王也是重实务之学,只是没有小王爷这么离经叛道而已。”

“是的。南平王有治世之能。”郭威肯定道。

“小王爷没有受过正规的儒师教导,却被逼在七岁的时候在江陵主政,当时孙光宪曾经要教导小王爷,可是那是耿先生和蓬莱县主已经进了王府,小王爷年纪小,正是任性的时候,孙光宪自然不能成功。之后,小王爷单独主持将作坊和蒙学,筹建新军,之后就越走越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如今之计,该如何处置?”符彦卿问。

李谷道:“郭公,秦王,您也看到了,渤海王击败了高丽军,可是并没有获取多的土地,据说连保州和归州也没有完全控制。渤海王真正控制的只有苏州和复州,而且看样子更加像要建一个学宫。渤海王的卫队不列战阵,注重个人修行,看起来如散兵游勇。春秋战国。墨家子弟曾经盛极一时,燕太子丹谋勇士可刺秦,可是燕国还是灭了。即便是始皇帝被刺,也还有其它的秦王继任。并不能成事。”

“你是说渤海王不足虑?”

“你是说辽阳靠渤海王靠不住?”

符彦卿和郭威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所以问话也不一样。符彦卿对渤海王较为忌惮,因为渤海王一旦崛起,受到冲击的肯定是他。而郭威看重的是大局。

李谷肯定地回答:“是的。不过我倒是不担心渤海王守不住辽东,渤海王在海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守住辽东不成问题。但是辽阳,恐怕鞭长莫及。”

郭威叹了口气道:“冯太师答应到辽阳,看中的就是渤海王。现在如何是好。”

郭威说这个话其实是给冯道留面子。冯道与高保融相似,是治国的好手,可是不能打仗,善于守成,而不善于开拓。

渤海王千里迢迢,带着一万多人到达辽东,并想办法救出了石重贵,把东丹国搅得稀烂。年轻人,有勇气,有胆气。手下一帮人也颇为忠心,按说足以在东丹立足。这是冯道愿意去的原因。

郭威其实也有些担心,小孩子最容易被蛊惑,渤海王手下的人能力不错,如果再加上冯道,即便是石重贵死了,万一这个小家伙在北方弄得尾大不掉,那就是另外一个辽国。

郭威的依仗就是在自己控制之下的南平王一系的高氏一族。高氏一族,都是良臣,可是说一个好君主,那是一个都没有,那么多人,除了高保勖在蜀国边境拥有一点军权以外,高保融最近也把自己的卫队交给了郭荣。高保正和高保绪那都是文臣。也就是说这些都掌握的在自己手里。郭威不怕高继冲能够翻天。

高继冲现在看来,又犯了高氏一族的老毛病,居然一心治学。这对于郭威来说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高继冲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危险。忧的是,如果高继冲担不起这个担子,辽东该怎么办?

“冯太师到辽阳,是小王爷的提议。所以真到了那个时候,小王爷不会不管。我倒是好奇小王爷该如何破局。”李谷皱着眉头。

郭威直摇头,对符彦卿道:“也只能如此,如果辽东事危,还请符兄从沧州进兵瀛洲和莫州。把辽军的兵力吸引一部分,减轻渤海王的压力。这孩子现在不好把握,压力大了,怕把他压垮了。压力小了,你看现在他这个样子,对打仗十分不情愿。”

符彦卿点头:“要是他再大几岁,可能就不会这样,现在确实太小了。”

郭威点头道:“说起来,梁震死了真是可惜,如果不是梁震给高保融献策,倾荆南全国之力打造了一只舰队,我还真不敢把孙子放在旅顺。现在看来,再差也不过是被辽军赶下海而已。”

符彦卿呵呵笑:“我的小闺女也在,放心,真到那个时候,我不会不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