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三十二章 驱虫糖

狩宋 第三十二章 驱虫糖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说两年前,耿先生还真的没有向这个社会低头,但是现在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了。

梁夫人不了解这些,再加上她把高继冲的任何一点安危都放到了比天还大的位置上,才有了这样的想法。而耿先生当然想利用这种心态,为自己争取更加舒适的环境,而不是阶下囚的身份。

“所以我希望继冲能够像一个普通孩子一样活着,不是天才,不是神童,甚至如果可能,连这个节度使继承人的身份也可以不要。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做母亲的女人的心情。”梁夫人非常诚恳。

耿先生就沉默了。

这是一个为了儿子会不惜做任何事情的母亲,她把自己当成了威胁,可以相信如果自己对高继冲有半点威胁的可能,这个女人都会对自己下手。耿先生想起了刚出生就被人抱走的儿子,突然觉得这几年似乎自己失去的太多了。

“我也有一个儿子。”耿先生的声音突然沙哑了,她猛烈地咳嗽才让声音恢复过来。

“夫人是一个可敬的母亲。”

耿先生停了下来,痛苦地弯下腰。她强撑着,风把她的面纱吹起一角,梁夫人吃惊地发现,耿先生的脸如婴儿一样娇嫩,只是这张脸痛苦地皱在一起。时间很短,她就倔强地挺起了腰,只是袖子里的手能够感到明显的颤抖。

梁夫人眼睛闪向了前方,仿佛完全没有发现一样。

“所以,我希望耿先生能够留下来来教导我儿。在下感激不敬。”

是的,所有的传说,其实都有很大的夸大程度。看来这个耿先生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且是个可怜的,失去了儿子的普通女人。虽然梁夫人搞不懂道术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对一个女人的判断。

――――――――

内阁和机密院都动了起来,所有的探马都放出去了。

江陵商会的船纷纷出发,前往襄州、蜀国、后唐以及闽越、渤海的商船和商队都接到了一个秘密的任务,那就是把所有看到的情报都想办法送回江陵。

南平国以前就非常重视情报,毕竟处于夹缝中生存,任何情报不准确,形势判断发生错误,就会导致王国。只是这些探马都是官员的属官,情报只是到了官员那里,由官员向南平王进谏。

现在不用了,所有的情报人员分成了军政两部分,直接隶属于内阁和机密院直管。机密院的情报人员更加危险一些,除了情报,还在必要的时候做刺客。内阁就宽泛很多,民事和经济,朝廷官员变动都需要掌握,当然危险性就没有那么高了。

耿先生对天气的判断非常准确,天晴的日子非常短,然后就一直阴晴变换不定,每天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下雨了。

各地都在涨水。高保融还是没能回来,因为军队要帮忙把粮食晾晒好,把秧插完,好在所剩不多,抢种抢收就算是完成了。

聂红去了当阳,却没能把事情办成。峡州刺史高从义把人扣在府里了,不过施睿静去了峡州,峡州集中了梁继嗣、鲍唐两个阁员,表面上事为了处理北汉客军为祸百姓的事情,但是防范峡州事变的意味非常浓厚。而峡州地方与内阁和当阳军敌对的态度也越来越浓厚。

高保绪没有在河中府停留,他被机密院用快马报信,让赶快回荆南。

而孙仲文却被留在了开封,内阁派人送了一些金银过去,让孙仲文和高保正一起打通关节,为王昭济弄一个官职和安身之所。同时也为真到了内乱不可收拾的时候向郭威和史弘肇求救。

内阁的紧张没有影响江陵市民和老百姓的愉悦。因为今年的夏收保住了,收成比往年还要好一些。而这都是高保融在关键时刻派出军队的功劳。王府的院子拆了,王府只剩下了一个不大的懿德宫。

只是蒙学、尚衣局、扩建的江陵书院因为梅雨和夏收而进展缓慢。

不过膳食房和公园中间的王府商铺不断有一些新鲜的东西出来。而整个公园现在全部种上了各种各样的粮食作物和奇花异果。这里成了一个农艺百科园,因为老百姓种植的庄稼在这里几乎都看得到。

王府的商铺对面,一座保留下来的偏殿现在变成了江陵医学院,不过还不是后世医学院的样子,而是以前为王府服务的大夫现在改成为老百姓服务了,野医余老也搬到了这里。

医学院里每天有一位老医生坐诊,当然更多的是教导那些学徒。这些学徒过些日子,将会和蒙学堂的先生一起分到下面开设医学堂,除了给老百姓治病以外,还能够领取一份薪俸,由王府和医学院负责发放。但是这些医学堂必须完成医学院交办的差事,这和唐朝的地方太医署和医学博士的设置差不多。

南平国以前没有这个条件,现在也很勉强,也不能真的按照朝廷的结构进行设置。但是总算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有了这个机构,自然会想办法慢慢完善。

耿先生不愿意把自己当做一名大夫,虽然她的医术连余老也不得不佩服。可是她认为自己的长处在于道术,在于金石转换之术,也就是王婉容说的炼金术或者化学。

只是现在王府不够条件让她做这些事情,梁夫人不愿意有什么危险。

要想做,必须要等现在大规模的建设完毕之后,再想办法单独建一个别院。

当然,耿先生也不愿意闲着,所以和余老联合帮膳食房熬制了一种驱虫糖。耿先生说她不能算是一个医生,但是面前能够算得上是一名制药师。

于是公园中心王府的商铺里,出现了一种亮晶晶的棒棒糖,竹签做的柄,不同于麦芽糖,也不同于蔗糖和冰糖。它是一种药糖,使用牵牛子为君药,槟榔和使君子为臣药,糖是用柿子熬制的糖。

柿子糖甜味重,且入肠经,所以这种驱虫糖打小孩子体内的虫效果非常好。不过药的分量比较轻,因为小孩子比较贪嘴,所以能够达到驱虫的效果,大人吃药效就不够了。

观海阁的讲坛单就蒙学堂的课程问题就吵了一段时间,因为江陵书院总会想好了一些要增加一个圣人典籍在里面的理由,然后跑来和王婉容辩论。

王婉容也不想一直这样辩论下去,就让贴出了告示,在蒙学堂还没有完工之前,只要有兴趣的孩子都可以到观海阁听讲。这样只要书院讲的孩子们能够听得懂,就可以进入教材。梁夫人从印书局调来两名女官在现场抄写。

为了增加论语等典籍中的文章进入教材的份额,很多书生们把自己家的小孩子也带过来,增加小孩子们中的话语权。

而高继冲则每天在台上都拿着这种糖吃,这是王婉容想出来的宣传术。

结果大多数孩子都吵着买这种驱虫糖。王府的商铺贴出告示,说可以用柿子去换这种糖,这个季节,一般都是山里人家里藏的一些柿子,一些山里有亲戚的人家里也有一点。所以实际上江陵城还是花钱买的多。好在这种糖非常便宜,两个铜子就能买一个。一些富裕一点的人家有时候一买十多个分给围在周围的小孩子。

结果发现这种糖还真的打虫。

于是就有专门来买的。也有商贩看中的机会,跑到山里去收购柿子过来换,然后再拿到山里去卖。

其实耿先生说这种糖不能多吃,高继冲每天含着肯定不行,所以他含着的糖,只有柿子糖而没有药物。这也就是高继冲,平常人家的孩子怎么会每天含着糖呢。

实际上,出售的这些驱虫糖也不全部是柿子熬制的糖,大部分还是蔗糖。

柿子是山货,梁夫人的意思是要给山里人一条活路,秋天之前膳食坊要专门择地建设一个糖果坊。熬制这种糖果是耿先余老献出来的秘方,耿先生特有的熬制方法,它需要一些专用的炉灶和用具。所以很难效仿。

耿先生的条件就是在膳食坊的后山上,也就是蒙学堂的旁边,还要专门为高继冲修建一个院落。耿先生做一些研究会发出来一些异味,甚至会产生一些小的爆炸,所以在王府里显然不合适。之所以要高继冲也过去,是因为耿先生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逃走的意愿。如果单独为耿先生修建住所,那还真怕有一天就逃走了。

有高继冲在,自然就会有女卫们在。耿先生手无缚鸡之力,想逃走也不是那么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