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九章 士子齐聚

狩宋 第九章 士子齐聚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难理解渤海王是低调,还是高调。他几乎不问地方主官就直接收走了蓬莱县。可是他基本上算是拒绝了担任渤海郡留守的职务,理由简单而直接,就是年纪小。他把渤海郡的事情交给了朝廷来处理。

这非常低调。可是慢慢地,来往于旅顺和登州,青州,沧州的客商们都说,渤海王的属地,形同仙国。新奇事物太多了,从旅顺带回来的货物都被抢疯了。

符金定带回来的就有一个很漂亮的玻璃镜子,比铜镜那是好太多了。再就是松香皂。鲸鱼骨头雕刻的一些小玩意儿。一个小怀表。小孩子,这已经非常贵重了。

符彦卿则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一个望远镜,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把用钢绞线的弓弩。这是用二十万斤粮食换来的。

只是符彦卿没有想到,这三件东西交到青州军械局手里的时候,工匠们连碰都不敢碰。

“做不了,这戏如发丝的钢丝绞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做出来。金丝有办法,但是钢丝不行。这弓臂可以做,但是里面的弩机,还有这很小的滑轮,实在是鬼斧神工做不出来。这千里眼不是人间之物,小姐带回来的怀表也是。恕小人无能。”

工匠们跪在地上不敢起来。

符彦卿连夜赶往了邺都。

蓬莱县,交给了商司的人打理。两个码头是重点,一切都围绕着这两个码头进行配置,蓬莱是海上商业中转站。至于农业被限制住了,私人的渔业被取消。渔民们被带到了旅顺和大连,经过筛选后,进入专业的深海捕捞船队。

旅顺的主要商品,现在是梳妆镜,玻璃制品以及肥皂、骨制品。大量的鱼油制造的肥皂比较便宜,产量也大。

梳妆镜都是巴掌大小。虽然贵,但是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咬咬牙也买得起。至于水晶器皿,怀表。这些都是高档货。不是富贵人家,就别想买了。

奇怪的是,渤海王购进的商品,却都是一些很便宜的东西。粮食,种子,树苗,各种奇珍异兽,只要你有就要。价钱还不错。再就是石炭、矿粉、瓷土之类。是有多少要多少。黄金白银?哪里的人不稀罕。

所有的这些都表达了渤海王的不同。

说是神仙之国,似乎也不错。唯一的缺点是,不管是旅顺,还是大连,客商们被限制在商业区活动。要想到处走,通过考核,要么考进渤海新军,要么进入工厂。要么考进学校。

年纪越小越容易,五六岁的孩子,只要你愿意交给渤海王。交给蒙学,他就要。年纪越大,越难。过了十八岁,不是天才人物,拿到考核的题目和流程,你就要马上跪倒。

考试的难度和题目的新奇,随着考试失败的人和客商传回来,迅速扩散。特别是一些简直无解的算学题目,一时之间成为士子的焦点。

开封的国子监和太学也陆陆续续收到这些题目,很多题目他们根本没有头绪。只能请司天监的博士过来才勉强把题目解出来。

可是这些题目,在大汉来说,相当于最高水平。在渤海,却只是入门考试。

于是以新科状元。秘书郎王朴等一批人就准备渡海前往旅顺。

王朴,东平山人。字文伯。生于天祐二年,今年四十四岁,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邠。不过现在

杨邠夹在文武之中,左右不是人,多次请辞。都不准。

朝中文武已经势同水火,王朴认为大汉大乱将至,所以直接回家了。他走的时候,一下子带走了二三十个进士,还有为数不详司天监,国子监的学生。

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有点侠义之风,想要上马安国,下马安民。因为渤海王的考试除了文章和算学,还要考体力和武学。

“如果这样,渤海王能够招收多少人?”

东平,王朴的家中,高歌唱和,剑舞助兴,慷慨激昂。这些学子聚在了一起,自信能够把大汉的学界掀翻天。

王朴却十分忧郁。

赵挺是同期的探花,王朴至少还有杨邠扶持,赵挺是半点后台也没有,加上持才傲物,认为郭威是最大的坚持,苏逢吉是最大的蠢货。他原本希望得到刘承祐的赏识,能够做一番事业。想法是好的,现实很骨感。

“据宫里传来的话,渤海王招的人,其实都是给他当先生的。南平王高保融性格迂缓,但是对这个儿子那是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渤海王的第一个先生就是南唐主李璟的妃子耿先生。耿先生把南唐的太后拐出来,与道士饮酒作乐,被驱逐出宫。别人不看用,而南平王派兵把耿先生抓过去,给渤海王当了先生。”

说话的是司天监的一个博士,叫田豫。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渤海王的第一个先生不是耿先生,而是现在渤海王王妃,词曲天下少有。第二个才是耿先生。第三个就是现在的王府总理吴夏,吴夏时楚国谋主高郁之徒。第四个就是吕岩吕纯阳,纯阳真人名声仅在陈抟,谭紫霄之下。比郭无为道长还要强一点。另外还有以为白真人,据说是纯阳真人的道侣,现在是渤海王妃的先生。最后才是张昭先生。”

“如果是招先生,需要这么多人吗?”赵挺不屑一顾。“我看渤海王野心颇大。”

王朴摇头道:“山东有人传,墨家巨子依附渤海王,现在墨家在东布洲复兴。东布洲为渤海王所有。南唐不敢犯。又传原本墨家巨子要让给渤海王,可是渤海王不允,却另创科学。也就是百科之学的意思。渤海王手下,多是道墨之流。”

王朴举杯一饮而尽道:“据说出帝也是渤海王设计救出来,辽阳,现在有儒家之士数千人,可是渤海王并未接纳。渤海王的考试如此之难,未免不是拒绝儒生的一种方法。”

有一些儒生就沉默了,但是司天监的那些人只是嬉笑而已,全然没有放在心上。

王朴对赵挺道:“老弟,天下哪有拒绝士子到了这个地步的雄主?渤海王年级尚幼,恐怕出这个主意的正是那些先生。”

赵挺敲着桌子:“非也非也。如果我等都去了。那些先生想要专权,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出这个主意又是何苦?于理不通。可是如果天下英才齐聚一堂,渤海王就是一个傻子,也能够成帝王之业。可是我听说渤海王不傻,反而聪明绝顶。”

田豫冷笑道:“也只有你们这些儒生才要称王称帝。可是我听说渤海王非常推崇齐民要术,认为治世安民才是正道。道家和墨家很推崇帝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