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二十章 旅顺

狩宋 第一百二十章 旅顺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奚常总算是到了,神舟号直接开到了新建的船坞,开始进行改造。这个大家伙,刘钧早就瞄上了。没有办法更换铁龙骨和披挂铁甲,但是他还是想改成能够在深海航行的炮舰。

旅顺港的条件比大连港要好很多,它就是利用一块在落潮是都能露出海面的礁石盘改建而成。

所以它建成的速度非常快,上面建起了龙门吊,货场。里面堆满了带过来的石炭,铜铁锭,一些矿粉。

扩建码头的工作,旅顺港和大连港都在持续。炸石头,都紧靠在海边,没有树木的石头山,平整出来的场地上,已经在建设厂房。

陈陶对每一栋建筑都经过了认真的勘测,一些崖壁还被保留了下来。对于风的流动,雨水如何汇集,如何处理污水和清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他甚至在岩体里也炸出了用来栽种树木的大坑,运来了大树栽种上,因为树木也会引向风向和水。会影响居住和工作环境的阴阳转换。

那些堪舆师们成天研究这些,讲解这些道理的时候,高继冲只能叹为观止。

风水,实际上就是要把人居环境与自然换进完美结合的学问。里面有时候确实有些神鬼之说,但是因为这些堪舆师知道高继冲不喜欢这些,所以都换成了通俗易懂的语言。

而后世,环境恶化和消失,人们对于自然换进也忽视掉了,所以就只剩下了鬼神之说。一个四四方方推挤在一起的盒子里,你再怎么讲风水,又有什么用?

随着奚常的到来,旅顺光工匠就达到了一万多人,所以一条石子路正在沿着海岸向西延伸,它要穿过一个峡谷到达西海岸。哪里有一座羊头山,山下有一个羊头村,渤海舰队的十六艘战舰已经转场到了哪里。

旅顺港,现在只是一个商业港口和渔港。一共拥有第二舰队带来的十艘商船和十艘渔船。这些商船和渔船都是帆船。是准备与登州交易用的。采用了蒸汽机好的十艘渔船已经转到了大连。而那里也有十艘商船。

因为有海陆运输在。所以,旅顺通往大连的道路还没有动工修建。

现在的全部的精力都在三个码头,以及恢复工业生产能力身上。

为了修建通往羊头山的道路,在路边还附带了一条轨道。不过这条轨道是用木头铺设的,也没有包铁皮。尽管如此,这也为铺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旅顺到羊头山中间有一个很好的水泥石矿。直道稍微绕了一个弯,从哪里经过。哪里正在修建一个水泥窑,还是改进过的大型水泥窑。不过现在只是平整土地和打基础而已。

蒙学和新兵训练场迁到了一个古城遗址上。老百姓叫他牧羊城。因为哪里还算平坦,地方不大,但是满足了学校和训练场的需要。没有时间修建学校。所以哪里还都是帐篷。牧羊城临山构筑,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距离码头也不远,只有五六百米的样子。

蒙学没有建,匠器厂等等大型的厂房也没有建。最先建的是光学所,仪表厂和耿先生的实验室。

耿先生赖在船上不下来,高继冲没办法,先把这三栋建筑抢了起来。耿先生才心满意足地把她一堆宝贝仪器搬下来。

因为耿先生讨厌工厂和码头的声音。所以这三栋建筑选择在了牧羊城不远的山脚下。因为以前耿先生喜欢竹子,所以很多讨好耿先生的人从深山里面挖来了一种比较高大的竹子栽种。没办法,实验室里虽然有几个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多啊。而且都是漂亮女孩子。

耿先生有爱美的癖好,除了对自己的脸和皮肤精心呵护以外,最身边的人更加是不能有丑人。

匠器厂缩小了规模,因为这里没有铜铁矿。真正的匠器厂、冶炼厂、铸造厂、造船厂准备设在大连港。旅顺只有精炼厂,铸造厂和玻璃制品厂。长岛那边每天都会有一船石英砂运过来。玻璃厂被催着尽快投产,不然光学所和仪表厂心里发痒。

耿先生最看重的化工厂比较复杂,那要推迟到最后了。不过实验室里有一个小型车间。能够制取各种酸和甘油。他们在船上都没有停止过生产和研究,原料的储存也算充足。谁叫她是耿先生呢?耿先生有特权啊。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用来炸山石的炸药是不缺。只是复装子弹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连枪械厂也被推到了后面。

高继冲最关心的还是玻璃厂。这是最来钱。也最容易的厂子。这个厂子要比江陵的时候大得多。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制造平板玻璃的,一部分是制造精密光学镜片的。一部分就是用来做工艺品和日用品骗钱的。

人多力量大,所以进度还算顺利。

奚常也比较着急,他要准备交易的货物到登州,一边与登州商户做交易。一边也是为高继冲打前站。

货物,用鲸鱼骨做的工艺品。用鱼皮做的皮革制品。这算是比较新奇的,但是怎么也比不上盗版水晶啊。

至于棉织品这都是不能卖的,自己要用。粮食更加是如此,自己还缺粮食呢。如果不是渔船每天出海捕鱼,弄不好这么多人会饿肚子。所以交易非常重要。

而最重要的是石炭,铜铁,奚常没有抱什么希望,但是其它矿产品比如铅锌铝等却是有希望,反正也没人会用。

“我查看了印书局在这边的植物调查结果,除了松脂以后的产量还算可以,其它的植物种类不多。你这次过去,比如漆树,枣树,柿子树等等凡属于北方生长还好的树种弄一些回来。这里的森林需要维护和改造,增加物产。你以后的货物才会多样化。别人没有,我们有,就能够赚钱。别人有我们也有,就会省钱。农业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进行研究。”

高继冲看着工匠们正在调试炉子和鼓风机。这意味着制造玻璃日用品的车间很快就能投产了,心里不觉有些高兴。

“如果登州提供芦苇,我们也是要的。只是价格要低一点。关键还是粮食。我们会在羊头山那边建一个造纸厂,现在我们的孩子们快没有纸张用了。蒙学的孩子把一张纸翻来覆去用好几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