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城山匠户

狩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城山匠户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军士兵效率非常,大火在很短时间就扑灭了。

留了几个小队在城里巡逻。李辰带着人回到了县衙。他们把县衙当成了战场。屋顶,院墙都安排有人巡逻和放哨。

“你们有没有匠作区。”

高继冲很快地翻看敬梁送过来的粮库以及一些剩余物资,比如一些草药等等的账册。

他在账目上发现了一千五百斤镔铁,以及一批黄檀木,马鬃等物。所谓镔铁,实际上就是坩埚钢。应该还是没有经过锻打的坩埚钢。所以才有此一问。

“有的,在北城。”韩柔好奇地看着并排坐在一起翻看账册的高继冲和王婉容。特别是王婉容,她嫌弃老账册里面的纷乱,自己在纸上绘制了表格,把物资分类,按照时间填写一种奇怪的符号。很显然,这些符号代表数字。一项物资清点完之后,后面的汇总数字就出来了。

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而高继冲他不看数字,而是把这些物资进行分类,询问储藏的地方,如何储存的,从什么地方运过来的。

县衙的这些老帐房先生,那是跟着韩知白很长时间的老人,对业务不能说不熟,但是也被问得汗流浃背。

“李将军,你带人去匠作区看看,看看情况怎么样。这个县衙不好住,还是留给敬梁先生在这里受苦,我们要么去住军营,要么去匠作区。”高继冲吩咐李辰道。

李辰嘿嘿一笑,带着一队人就出去了。

敬梁已经在衙门外的征兵处张贴征兵告示,准备征兵。不过这个告示更加像科考的告示,而不是征兵的告示。现在苏州城里的人对渤海王还不是那么信任,所以响应者寥寥无几。征兵处只留了一个对官和两名士兵。

敬梁则在另一侧查看县衙里面那些图画一般的地图。

一些小队在用过饭之后,被派出去了。

苏州有两个县,来苏县和怀化县,只是怀化县只是一个普通的镇子,老城池给辽军攻下后,就没有再修复。所以现在连城池都没有。哪里没有驻扎辽军,但是怀化县过去的保州,属于奉化军,是辽军镇守与高丽边界的军事重镇。而高丽在清川江以北有德川。长青,安朔等城,设立了光军司,据说有光军三十万人。

在这个方向,实际上存在极大的风险。

叶天带着人打的是复州与归州。这个方向过去,也是辰州的奉化军,其中复州有渤海都指挥使司,正规军就有一千五百人。由于叶天打得太快,复州应该没有得到消息。吃掉这一千五百人极有可能。

相信义军在拿下复州之后,会有一个修整。至于叶天会怎么做,现在很难预料,因为高继冲已经授予了叶天自由行动的权利。

但是无论怎么样,复州方向应该算是安全的,敬梁需要对保州方向进行防御。好在辽东半岛地形特殊。中间是高山森林,极少人会翻越这些山峦,辽军以骑兵为主,更加不愿意,要来也只是沿着海岸线南下。

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多长时间,苏州被拿下的消息能够传到保州。

“保州方向有多少兵力?”

高继冲问的依然是韩柔。

“就现有的这些人,您肯定打不过,哪里有兵五万,要是能反。苏州早就反了。”韩柔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

敬梁道:“从这里报保州有五百里,一路上河流众多,消息来回恐怕不那么容易。如果叶将军拿下归州,威逼辰州。奉化军恐怕分不出兵来两线防御。光军司有三十万人,就算实际只能出兵十万,辽军也不敢掉以轻心。韩姑娘言过其实了。”

韩柔不服气地道:“哪怕只派三千兵马南下,我看你们最多也不过千人,很难阻挡得住。”

高继冲头都没抬:“我为什么要阻挡,让他杀到苏州又如何?”

王婉容噗嗤一声笑了:“就是。反正我只有一千人,往山里一躲,和辽军软磨硬泡,三千人经不住我们几天磨。”

韩柔就咬牙切齿:“你们这是罔顾百姓性命。”

王婉容笑嘻嘻地说:“那你就帮我们咯。我听说你和怀化县县令的公子可是定了亲的。”

韩柔的脸一红:“我又没见过他,再说怀化县地广人稀,也没有什么用处。”

敬梁笑道:“怎么能说没用处呢。我们虽然封锁了消息,但是这个消息总还是会透露出去的。如果怀化县帮助我们再封锁一段时间,也许我们就有办法在城外就歼灭来敌。”

韩柔道:“你们派兵去把他杀了我也不管。”

敬梁想了想道:“这也是一个法子。”

韩柔呛住了,好久才说:“可以让我们家的老管家去请他,就是父亲病重,他回来的。”

说着眼睛就红了。但是一仰头就神色如常。

王婉容叹了口气,没说话。

韩柔倔强地道:“王妃,我不是不懂是非,我也不会记恨你们。所以王妃也不必惺惺作态。”

王婉容只是摇摇头,继续计算物资。

两个人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镔铁产地写着红崖子,红崖子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没有。”

“红崖子紧靠怀化县,怀化县也出产铜铁。红崖子其实叫做城山县,不过被废了。城山城还在,但是没有什么人。城山城现在是怀化县的县址。只是因为奉化军不给,虽然是我们占着,地方还是归保州。不给的原因就是那里出产铜铁。奉化军在哪里有兵器司。有匠作三百户。”

“三百户?不算多。”

“辽人产铜铁在辽阳,不在苏州。不过这上面的黄檀木出产在苏州。”韩柔主动解释账册上的物产。

契丹,翻译成汉语就是镔铁,辽国的冶炼技术非常不错。辽国灭渤海国,得渤海国铁利府,后来改成铁利州,也就是现在的广州。而辽阳,也就是以前的襄平,东平。那里也是产铁最多的地方。是渤海国冶炼和生产兵器的基地,当时得辽阳匠户三百户。由此,契丹军力大盛。

之后,契丹以铁器为军队的主要兵器,一些农具也采用铁制。县衙里面,就有铁剪刀,铁烫斗。这可让高继冲和王婉容非常好笑。铁烫斗啊,这么早,就有熨烫衣服的工具。古代的工匠技艺真的落后吗?至于铁锄头,铁犁是一点都不比楚国差。辽国后来的强盛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百匠户。”高继冲的眼睛就开始放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