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二章 飘摇南平国

狩宋 第二章 飘摇南平国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平王确实不像一个王爷。为了显示与民同甘共苦,穿着和老百姓一样的衣服,连裤腿都挽起来,两腿的泥。南平王的这种举动,老百姓自然会鼓起劲来干活。所以大坝确实比以前要修得快。

武信王和文献王虽然也不像王爷,但是也比现在的南平王要好。高家,也就是节度副使高保勖衣冠得体,举手投足还算有一个王爷的味道。

南平国有像王爷的王爷吗?没有,武信王与文献王高赖子的名声远扬,因为他们为了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反正就是不要脸就是了,对老百姓好又怎么样?一个国君的名声坏了,再加上国家实力弱小,就只有被人耻笑。连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跟着丢脸。好了,两个强盗加无赖走了,又来一个农夫,即便是高保勖也不过是个稍微聪明一点,还带着一些口吃的病夫而已。

不屑是不屑,但是众位官员倒也不敢有所唐突,连忙站起来恭迎南平王。

高保融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其实也知道自己没有治国的本事,但求尽心尽力:“众位爱卿,营田使在归州和峡州巡视,因梅雨来得早了一切,归峡两地人手不足,请发还筑堤民夫。各位有何建议。”

南平王问的是众人,但是眼睛看的却是孙光宪。

孙光宪看了看外面阴沉沉的天气道:“主上说的是,不过现在离收获还有一段时间。您可以让两州民夫先返回,士卒留下。荆州百姓还可以缓几天。”

“可是这人一走,大堤什么时候修建完?”高保融叹了口气,他心里其实挺着急的。

“主上可以沿着河堤开设营田,将土地租给士卒们,这些士卒很多都是老卒,也应该退养还田了。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堤修建,也可以来年收些田租充实国库。”

南平国全国不过三万兵力,但是真正能够打仗的只有水军三千人,骑兵一千,牙兵五百,江陵军三千,当阳军四千人。总共不到一万二千人。其它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屯田兵将,他们在各地耕种营田,已经成家立业,不能在打仗了。

就是能打仗的这一万二千人,也有很多老兵。

除了南平国本部的兵马,当初武信王时因为民寡兵少,请梁王驻兵五千为牙兵,一直都是梁国供给军费,后来王朝更替。这只军队就没了着落,还驻扎在南平国听从调遣。不过这只军队有着自己的将帅,以王昭济为首,陆扶、萧仁凯为副,属于客军客将,实际上并不隶属于南平国。

说来这只军队早就已经朽败不能作战了,文献王之所以保留这个名头,就是每当向一个大国称臣的时候,就把这只军队交给上国,然后说自己养不起这五千人,请求上国给这五千人的军费。

当然,这个军费大部分都被南平国截留了。各国都知道南平国的这个小把戏,但是都大度地把军费多多少少都给一点。南平国哭穷总会得到一些好处,历来南平国供奉给上国的都是一些本地土产,武信王曾经只送过了了几十个橙子。但是上国总是不好意思在回礼上与各国有差异,绫罗绸缎金银瓷器等等数千倍还回来。

高保融到现在王府的衣食用度都是靠这些回礼。南平王府收上来的税收大多数除了赏赐功臣,就是用来置办兵甲,修建城防工事和一些基础设施。南平国这二十多年,每年都在建设。修了江陵内城,修外城。重修了纪南城,修建了江水大堤也叫寸金堤,荆江大堤就修了两次。

这些士兵大多数的时候其实不是作战,而是在建设和耕种。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士兵能够作战的确实不多了。孙光宪几次提出裁撤军队,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军队,只是长年的免费劳役而已。高保融没有同意,因为要知道国内还有客军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用这个理由安插自己人,重新派驻或者组建军队,以此为借口吞并南平国。

所以军队还是要有,但是是要一直真正的常备军,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兵不是兵,民不是民。除了劳作,根本就没有训练。也难怪南平国屡战屡败。

孙光宪现在提出来,实际山还是一个裁军的措施。

高保融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便回头问高保勖:“省躬以为如何。”

高保勖道:“兵丁苦于劳役,也是该让他们退养还田。不过还请主上招募新军。”

高保融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招募新军的事情,稍候再谈。省躬留在这里和孙大人商讨细则,我去大堤上看看。”

说着朝群臣拱拱手,带着一队牙兵走掉了。

孙光宪已经不止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大家都看着高保勖。高保勖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严肃起来,南平王是王爷,怎么做没人说什么。但是总归是自己的兄长,是南平国的颜面,要是自己处理不好,丢人的不只是南平王了。

“所以还请孙大人出面,各位协助,将具体的办法拿出来。梅雨就快到了,要是误了收获,大堤修不好是小事,老百姓又会饿死不少人。德政就变成了暴政。”高保勖竭力保持着威严,心里却在暗骂,这样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原本就是当臣子的应该提前想到并且提出对策。可是他们非得等到事情到了国君过问的地步才动。他们不是没有才华和办法,而是根本没有打算为南平国着想。

自己这位兄长也是愚蠢,累死累活都是高家人在累,别人在看戏。他就是看不出来,还以为君臣之间本来就是如此。把他们当菩萨一样供着,只需要出出主意就行了。他们就不应该做事吗?

高保勖心里有气,却不敢发出来,因为他很清楚,这帮人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能够轻易把南平国给卖了。

这种情况从祖父辈就开始形成了,他们中间的很多人是祖父高季兴强行留下来的,包括老臣梁震。他们恋恋不忘的是盛世唐朝,对南平国高氏父子是百般瞧不起。而且这些他们从来没有隐瞒过。甚至当着南平王和自己的面讨论大汉的辅臣郭威才是天下明主,并劝导南平王应该要趁早结交,将来好成为从龙之臣。有谁真的为南平国想过吗?

高保勖不知道此时高保融心里其实很清楚。

南平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军队,没有一只能够作战的军队。

水军算是比较精锐的部队,但是五百艘战船现在能用的只有三百艘,大型的楼船只剩下了五艘。其它的在历次战争从损失掉了。以前的指挥使是王守义,但是王将军已经老了,他的几个儿子都是学文的。好不容易有了王延范算是任侠好武,但是却喜欢经商,做过自己的太子舍人,替自己掌管钱粮。

现在的水军指挥使李景威,是一员良将,但是他更适合统领步军,而不是水军。因为水军太重要,所以不得已把他安排到了那个位置上。

稍微能够打仗的是故驾前指挥使倪可福的倪家军,也就是现在江陵军。但是倪可福老了,已经不能统兵。倪家也全部是学文的。江陵军没有出众的将才,能够打仗是倪可福积攒下来的一些老底子。主管是高保融的叔父高从铣,算是高家能打仗的。

当阳军指挥使是鲍唐,他是一个很好的刺史,管理地方和军队后勤可以,当阳军虽然训练不错,可是就没打过几次胜仗,擅长防守,而不擅长进攻。

自己的亲兵一千骑兵和五百牙兵,算是精锐。统领是魏璘,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裁撤老兵,重建新军,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为什么前两代君王没有这样做?因为没有钱粮来供养一只常备军。这就是南平国的尴尬。要想能够供养军队,高保融还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其中做大的阻碍,居然是来自王室和文武百官。是来自营田政策本身,以及官员借着礼佛而巧取豪夺田产所致。

高保融不说,但是不是不知道,他只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