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十九章 为君计和为臣计

狩宋 第十九章 为君计和为臣计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要北上,所以最近了解了一些关于契丹的知识。”

高继冲和王婉容沿着河岸散步,吕岩和李谷跟在后面。护卫们并没有刻意去阻止民夫靠近,但是看到戒备森严的架势,扛着木头的民夫和来往的士兵都自动让开了一段距离。

不远处,数百人在砍伐树木。河岸边上已经竖起了木栅栏,而且这个木栅栏还在延伸。

“我只是道听途说,如果说错了,李谷先生还请指教。《唐书》记载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其首领比能稍桀骜不逊,魏青龙中幽州刺史王雄杀之。差点就族灭了。逃到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自号契丹,契丹,就是镔铁的意思。向匈奴称臣。唐武德中,其大首领孙敖曹遣人来朝,太宗伐高丽,契丹从之,有功,封其长老窟哥为左武卫将军。后置松漠都督府,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氏李。窟哥死,契丹叛,武后罚之,不能立国,又向匈奴称臣。玄宗时又归于唐,重置松漠都督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卫大将军。其后与唐宗室婚姻往来。契丹于是开始强盛。多次叛乱,但总体上还是臣服于唐。唐衰,不复臣矣。所以契丹称国,并非是契丹强悍,而是中土内乱所致。”

“契丹的主力是宫帐军,辽产铜铁,所以镔铁自称。燕云十六州失去后,契丹获得了一批最好的工匠。所以契丹冶金不下于楚国。同时辽国多牛马,宫帐军全部为骑兵,装备有弓箭、铁制弯刀和长矛、铁制盔甲。战马披挂由皮革和金属、皮革制成的马甲,属重甲骑兵,可以远距离弓箭射击,也可以用刀枪近战。马匹用的是矮种马,耐力极强,可以长时间远程奔跑。不挑食,能适应各种环境和饲料。一个士兵拥有多匹战马用于换乘。而我朝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后,连养马的地方也不多了。”

“契丹除了宫帐军,就是个部落首领的私军。除此之外还有汉军。契丹为大唐所属时间长了,所以很多人实际上仰慕汉族文化。耶律亿为人皇王,灭渤海国为东丹国,其父阿保机仰慕汉高祖刘邦,遂令皇族耶律氏兼姓刘氏,所以耶律亿也叫做刘亿。阿保机为辽王。建孔庙,耶律亿于春、秋两季率领百官祭奠孔。耶律亿以中原的礼仪和制度治理东丹。阿保机死,其妻述律平逼迫耶律亿让位与耶律德光。天显五年,耶律倍树牌于海边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遂与爱妃高美人奔后唐。唐明宗嫁夏氏于耶律亿,改瑞州为怀化军,拜耶律亿为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赐国姓李。名赞华。所以耶律亿也叫李赞华。后唐亡,石敬瑭与契丹勾结,耶律德光恐耶律亿回契丹争权,遣石敬瑭杀之,嫁祸于唐末帝。石敬瑭为耶律亿服丧,以王礼仪厚葬在洛阳郊外。所以契丹实际分为两派,一派慕华,一派有别于华。然均欲取中原之地,自谓继承汉高祖以及大唐之国统。耶律德光死,耶律阮即位。耶律阮,耶律亿之子。所以辽国以慕华一派为强。”

“辽国因为两派相争,又分为了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北面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南面官中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等。与后晋同。在地方官制当中,契丹也是两套制度并存,就是部族制和州县制,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汉人和渤海人则使用唐朝时用的州县制。”

“所以如果我朝复强,大军北向。大部分州县必然望风而降。如我朝纷争不断,契丹难免有取而代之之心。”

高继冲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太专心,而是笑嘻嘻地东张西望,对汉军军营里的很多事情都很好奇。

可是他的言语之间,逻辑清楚,记忆力非常强,很多事情要是李谷来讲,恐怕也要想一段时间才行。

李谷笑道:“如果依王爷看来,是先取契丹而后江南,还是先取江南而后契丹?”

李谷说的这个问题一直是朝中大臣争论的焦点,所以李谷想听听高继冲怎么说。高继冲的说法可能并不是他的想法,但是至少是他的幕僚们平时灌输的想法。

高继冲笑道:“自古得中原者的天下,如果是皇上,得了中原就有了统一中土的条件。只要中土统一强大起来,契丹不战而胜。如果为人臣者,比如我,自当平息叛乱,为国守卫边土,不至于让外敌祸乱中原。”

“所以王爷还是认为我朝应该先南后北。”

“那是自然,不过中土最好不用打仗,兄弟之争,没有必要在外敌当前,白白让人笑话。当有一个天下共主。”

李谷笑道:“王爷,您年纪小,这天下共主总是打仗打出来的,至少也是要军力强盛到逼迫那些小国不得不谈判。那样才谈得成。”

高继冲歪着头想了想道:“可是朝廷兵马虽强,我爹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我爹为什么不那样做?他们心中没有华夏两个字。”

李谷叹了口气:“王爷,不是每个人都像高公和您这样忠心为华夏。”

高继冲哼了一声道:“做人但不能如此眼光短浅,做大丈夫,就要平契丹、回纥、吐蕃,灭大食与波斯才是正道。”

李谷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出神,好久才说:“王爷,汉武帝时期,军功显赫,然耗费国力,汉随之而衰。隋唐都征讨过高丽,哪一次不是让国力大损。唐太宗不得已与异族和亲,也不过是要恢复国力而已。并非皇上没有进取之心,实则做不到。”

高继冲笑道:“所以说治国才是正道,在国内争斗更加没有出息。”

李谷笑了:“确实是这样,不过你小小年纪,几千兵将,就要北上抗辽。郭公与符公数万兵马,也不过打成一个相持。不怕辽军把你给吃了。”

高继冲笑道:“他要吃掉我,也要崩掉几颗牙才行,再说我不会选一个靠近大汉的地方啊,打不赢我还可以跑回来,恢复元气再去打。咬住他不放,怎么也要撕下一块肉来。”

高继冲张嘴露出小牙齿,做出一个撕咬的样子。

众人都笑了。

没想要高继冲笑了两声,突然哎哟一声。捂住了嘴巴。

王婉容连忙弯腰问:“怎么啦。”

高继冲捂着嘴支吾地道:“姐姐,我们回去吧,我们不玩了。”

王婉容着急了:“怎么了,你把手拿开。”

高继冲躲开:“不要。”

王婉容直起腰,想想,突然哈哈笑了:“这下好吧,刚才说崩掉别人几颗牙。现在自己的牙掉了吧。”

高继冲尴尬地伸出手,手掌上真有一颗乳牙。一说话,就看见门牙上的豁口。

“早不掉,晚不掉,这个时候掉了。”

这个门牙已经松动一些日子了,没想到这个时候掉了。

众人都忍不住偷笑。

李谷也笑道:“公子正是换牙齿的时候,掉一颗牙没事。”

王婉容一直笑,高继冲不乐意地打她。不过这是走不下去了。

一行人只能往回走。

酒宴上,高继冲因为缺了一个牙,另一个门牙也是松的。一说话就露出豁口,就怎么也不愿意开口,只是躲在梁夫人与王婉容身边偷偷的吃饭。掉牙的事情倒是没有影响他的好胃口。

席间,李谷就把与高继冲的对话复述了一边,引的大家对向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争论了一番。后又因为听高继冲说国家之所以被外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兄弟不和的说法。叹息了几声。

用过饭,魏璘带着王溥,石守信前来拜辞。

带着点好的兵将,开拔出营去了。

同时高保融写了一只手令,让王贞范从襄州和荆州抽调一些官员,到蕲州,辅助王溥做好民事工作。

整个下午,高继冲都躲在后帐不出来。

直到晚上拓跋恒带着一只民夫队过来。监利突然增加了很多人口,而很多人家里并没有多少钱财。所以粮食也不够用。拓跋恒与高保融商议从监利组建一只民夫队参加蕲州战事,从军营这边多分一点粮食过去,以保证监利百姓能够吃饱饭。他们是乘船顺江而下。而粮草已经从荆州直接划拨过去了。

军事与民事,高保融总是与民事为先。军事放在后面,郭荣等人也习惯,再说监利派来的人其实都非常精壮,是江陵新军刷下来的人。只要发给他们武器,他们并不比汉军差。只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家中为数不多的劳力,不到万不得已,郭荣答应不派这些人上阵。

拓跋恒专门见了高继冲,给高继冲带来了一些楚国天策府藏书还有天策府学士的诗文集。其中最重要的是拓跋恒委托徐仲雅收集汇编的高郁文稿,拓跋恒说还需要吴夏进行校核。

吴夏对拓跋恒一直不冷不热,拓跋恒也不好意思去见他。所以只能让高继冲转交。

一个不好的消息是,楚国静江节度使马希瞻病重垂危,这次是请拓跋恒来再次确认高保融不失前言。而意外的是,郭荣在一旁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是默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