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离间计

狩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离间计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继冲赶回别院的时候,父母已经走了,很显然是发生了大事。

李载仁禁止高继冲和王婉容外出,连外出看灯都免了。

李载仁和吴夏把闵平江、奚常、吕岩都叫到了别院。

“如果北汉不乱,我们可能真没有一年的时间。”吴夏说得很直白。

“襄州在大灾之后,屯兵十五万。意图明显,楚国恐惧,所以派使者来当说客。希望我们能拖住汉军。但是如果北汉安定下来,别说是我们拖不住,连南唐也拖不住。”

李载仁也道:“如果主上选择和北汉对抗,内部可能不宁。”

他说的主上是指高保融。

闵平江和奚常脸色大变。

“荆南之所以现在还安定,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大人修荆江大堤,建纪南县,平定土司之乱,收获了一些民心。二来是大人选择了与郭威大人合作。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主上要北上。主上北上,南平国就会随着北上。没有南平国,这里就是北汉。做北汉的臣子,比做南平国的臣子要强。”

吴夏言语犀利。

“李谷为什么容忍荆南,道理也是一样,因为小公子要北上,大人选择了合作。所以李谷不在乎等一年。”

“荆南不可守?如果我趁楚国之乱,抢占楚地,比如铜绿山。以火枪御敌,不可以吗?”奚常问。

吴夏道:“你能挡得住楚国的反扑,北汉断绝后路,南唐和后蜀四面围攻?当年武信王也是这样想的,成功了吗?”

奚常尴尬了。

高继冲道:“如果给我三到四年时间,我还真不怕。但是现在匠作坊一天只能出几只火枪。建立一套工业体系需要时间。建立一直新军也需要时间。荆南四战之地,给不了我这个时间。一年,我只要一年时间,完成我的海军,组建一支新军。只要靠海的地方,我就把它拿下来守住。”

高继冲皱着眉头:“再给我十年时间,我谁也不怕。”

吴夏道:“所以我们要拖出这一年的时间。郭威以为刘承祐把他没办法,但是有没有办法是一回事,想不想整他又是一回事。刘承祐左右也是一个皇帝,总有几个亲信和近臣。”

奚常道:“这我知道,汉主自从关西罢兵,就与后赞、李业等近,与苏逢吉、史弘肇、杨邠远。认为天下大定,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有了求官的声音。史弘肇与杨邠认为中国四分五裂,并未一统,如何是享乐的时候?所以每每压制。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史弘肇斩之。汉主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说健兒为国征行者尚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汉主不能主持朝政,所以每日只是游乐。李业等人多次诋毁大臣,汉主只是笑,不进行处罚。”

吴夏道:“史弘肇为相,以军法治国。杨邠清廉但专权。曾经与刘承祐在大殿议事,对刘承祐说这件事你不要说话,有我在。李太后的弟弟向他要官,他没给。刘承祐想立爱妃耿氏为后,杨邠力谏,未立。及耿氏死,刘承祐欲以皇后礼葬,杨邠又持反对态度。刘承祐大怒但却杨邠强项不退让。后赞,兗州瑕丘人。拜飞龙使,杨邠执政,赞久不得迁,颇有怨言。因为与刘承祐近。所以可以一用。”

李载仁愤愤地道:“还有一个人,就是郭允明,少为刘知远厮养,以为翰林茶酒使。刘承祐对他也很亲近。骄横无顾避,连史弘肇等都不能禁。他出使荆南,颇为无礼,现在是飞龙使。此人胆大妄为,可以一用。”

吴夏点头道:“我们在开封传言,郭威、史弘肇、杨邠结党,屯兵荆襄,是防备不时之需也。别的不要说,就自然有人去多事。”

“苏逢吉与史弘肇不和,为什么不找苏逢吉?”奚常问。

“苏逢吉虽然与史弘肇不和,但是此人太聪明,且不会因为流言而废国事。所以找他没用,反而让他起疑心。其实开封的大势已经渐渐转向对郭威不利,只是早晚而已,我们需要在合适的时候推上一把,郭威就无暇顾忌我们。但是如此我们的时间就定死了。因为刘承祐注定是要失败的,越早发难,失败的越快。北汉整合也越快。”吴夏道。“到时候郭威以强军临境,我不走也得走了。”

“走也没什么可惜。”高继冲道。

“但是要早走。不过此事当严格保密。到了辽东,不依靠北汉是不行的。万一给郭威知道了,就会十分困难。”吴夏道。“并不是说军事上的困难,而是经济上。汉军与辽军水军都非常差,所以渡海而战,在短时间内不会。但是辽东地方小,离辽国中都太近,辽国打不过,就会经济封锁。辽东农田和荆南一样少,与荆南的往来太远,所以不依靠北汉日子不好过。”

“早走,也可以为高大人留一点回旋余地。”

吴夏这是要马上用离间计的意思。虽然这会缩短北汉内乱的时间,但是再短的内乱,也是内乱。对于高继冲来说足够了。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大家都同意了。

只有吕岩道:“在去辽东之前,还需要派一些人先行。有一个情况大家可能不知道,白氏其实不姓白,只是因为喜欢白牡丹而得名。她姓刘,是燕王刘守光之女。燕云是白氏的故地,所以可以先行做一些准备。”

吕岩道:“白氏的恩师叫刘操,道号海蟾子,曾经为燕国宰相。修道后有些名气。辽东有千山纵横其间,确实山多地少。唐太宗征讨朝鲜,就到这那里。风景优美,不过实在不是久留之地,最为苦寒。海蟾子在千山有一道观,白氏可以前期前往。”

“辽东确实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要做的是恢复平壤到辽东的渤海国故地的控制。然后或者取高丽,或者取辽河平原,断掉辽国在燕云十六州的归路。”吴夏点头道。

“确实要前期过去一部分人。不过可以先到鲁地,鲁地将会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鲁地儒家盛行,也会是我们吸引人才的地方。奚监事可以一同到鲁地,协助白师傅,同时加强江水口到鲁地的商铺码头的控制。我会在开春后先带一批船出发。”

高继冲同意了这个做法。

“用间要稍微晚一点,最好等小公子的爵位下来后进行。”

李载仁提醒道。

吴夏笑道:“这个我省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