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道人心

狩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道人心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亭因为是高继冲每天早晨静修的地方,所以进行了一些改造,没有了石桌石凳,而是分上下首摆放了一些蒲团。由于主要是为了训练感知,所以四周都是完全开放的。

高继冲和王婉容和往常一样坐在了上首。

齐己和龙兴寺的法师坐在一侧,吕岩和白氏还有孙萱坐在另一侧。

只是孙萱傲娇了,对高继冲倒是笑脸,可是对王婉容就是骄傲的一扭头。

刚刚坐定,首先发问的就是远远改成躺在石头上的叶天。

“大师,请问到底什么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来自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指佛心。是佛陀所觉悟之智慧;含有平等、圆满之意。以其所悟之道为至高,故称无上;以其道周遍而无所不包,故称正遍知。大乘菩萨行之全部内容,就在于成就此种觉悟。”

“何为平等圆满?”

“万物皆平等,都有虚妄不实的妄想心,唯有佛没有妄心,所以不生不灭,即为圆满。”

“金刚经记载,佛带着他的弟子在舍卫国乞食,布道。何为布道,何为乞食?”

“此为布施功德,劝人向善之心。与人功德,于己功德。”

叶天哈哈大笑:“如此我就已经是一位佛陀了。”

“那要看你有没有佛心。”

“那我有没有佛心呢?”叶天反问。

“有没有佛心,天地自知。”

叶天道:“我说我有,因为我成天乞讨,与人功德,于己功德。与佛陀同。”

“除了功德,还需弘扬佛法。”

“佛法自在人心,不需要弘扬。刻意弘扬,就有了妄想之心,须知世上万相,皆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这些都是佛陀所需要摒弃的。”

齐己知道今天很难善了。

大唐会昌法难过后,佛家渐衰,但是唐灭,佛家抚慰人心,供人避难,于是渐渐有些恢复。荆南说是灭佛,实际上还是为佛家保留了一丝元气。而道家一直与朝廷结合在一起,给人们的影响都是高高在上,没给老百姓留下什么好印象,相反一些王朝因此而亡。王朝更替太快,一代一代的道人也流落民间,开始有了退隐之心。

佛道之争,其实真正照拂百姓的不多。道家只要有机会就直接走上层路线,比如现在很快聚集到了高继冲的周围。佛家则是慢慢渗透人数更加多的中间阶层。这几年,中间阶层纷纷走上了高位,有些称王称霸。前有后晋,现在有楚国,吴越。

佛家的兴起,自然挤掉道家的空间。

齐己给高继冲送经卷,吕岩自然要刁难一番。从吕岩说他的字虽然漂亮,但是却没有气韵开始。这种反击就开始了。

现在才一开始,这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了的乞丐就冒充佛陀。偏偏齐己还无法反驳。

果然,高继冲点头道:“这佛陀,带着一千多人挨家挨户要饭,却说是布施功德,好像确实说不过去。”

吕岩一笑:“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一些都是梦幻泡影,只要一心向佛就够了。”

齐己没有借口,因为这明显是个陷阱。

果然,叶天嘲笑道:“按我说,江洋大盗也是佛陀。”

齐己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高继冲也点头道:“这句话是对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吕岩笑道:“当然,所以说以前的罪孽,都如梦幻泡影。”

“啊?”高继冲愣住了。

叶天再次补刀:“就是被差人抓住了,也是给差人布施恩德。如果我不作恶,差人何来功德?所以这是最大的功德,这江洋大盗也是佛陀。”

“佛心有真有伪,伪作佛陀并不是真的佛陀,死后当下阿鼻地狱,报应轮回。”齐己道:“佛家重在人心,求佛心就是求真心,要看到人心向善的本真,自然可以明真伪。”

“何谈真伪?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爷爷我看到的伪君子太多了,嘴里光面堂皇,一肚子男盗女娼。比如这吕洞宾就是如此。”叶天指着吕岩哈哈大笑。

高继冲被这个乞丐肆无忌惮给逗乐了。

没想到吕岩只是笑道:“叶天,你看到的都是我的表象,没有看到本真。所有表象都如梦幻泡影。”

高继冲想了想,点头道:“好像也有道理。可是,师傅,你的本真是什么?”

白氏噗呲一声笑了:“他就没有本真,这脸皮揭了一层又一层,永远也揭不完。”

“如果纯阳真人坚持本相,就自有本相。”齐己决定以不变应万变。

吕岩正色道:“这就是道与佛的区别。道尚变,认为一切都在变化,虽然他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但是却总是在不停的变化。而佛认为是不变,只要坚持本心,一切都可以不变。不知道我这个说法大师认不认同?”

齐己没说话,他身旁的一个法师道:“佛心无上正等正觉,佛心也许会在这个世界消失,但是佛陀也说就算等五百年,它依旧会重现在这个世上。”

“也就是说佛心可以消失,但是不会变。所以佛陀的所言所行都代表这不可改变的佛心,是这样的吧。”吕岩问。

“是这样的,你说佛心变了,那是因为你没有领悟真正的佛心。”

“可是道家不同,道家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什么如梦幻泡影,他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它在不停的变化。很多东西留不住,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存在过。《周易》六十四卦所言五千字,其实都只阐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事物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这样变化。《道德经》也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吕岩道。

齐己问:“原道不是一样是不变的?”

吕岩一笑:“既然称为原道,那它就是变的。变是它的本质,不变只是一瞬间的表象。道家没有神仙,只有至人与真人。老子被称为原始天尊,而不是什么无上至尊。反而传说释迦摩尼一生下来就说唯我独尊。佛经里面称之是世尊。道家没有,老子只是一个掌管典籍的小吏而已。历史如一条长河,日月星辰流转生灭。道也是变的。先分阴阳,后创五行。《洪范》九畴,从夏朝开始,商朝继之。武王灭周,问政于箕子,箕子回答的正是五行之意。”

“五行,土在中央,所以商朝也称中土和中商。中央集权,凌霸四方。所以诸侯反了。文王创八卦,行平等之意。周灭商,太史令读前朝典籍,才有了周易。总王朝存亡之律,那就是变,也称为易。老子不过简而言之,庄子始有万物之变。当今世上,人们很多都以佛法解道经,定神格,称天尊。实在是荒谬。不过有一样要好于佛家,道家诸仙,不过都是凡人而已。”

齐己笑道:“那纯阳真人所修何为?”

吕岩叹了口气:“古有真人和至人,没有神仙之流。不过是求真务实,所以才有丈人说孔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我虽然仰慕真人,但并不是真人。不过是一个以剑为笔的文人而已。”

吕岩对高继冲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认为世界时不变的。正因为是世界时变的,所以应该顺应天道,而不是有违于天道。顺应天道而不违反他才是无为。且顺应天道不是什么都不做,必须要有为。天道有易和无为有为的道理,这是今天我想说的。这和佛家的一切皆是空是绝不相同的。”

“何为天道?”已经闭上了眼睛的齐己问道。

“天道,是生存之道,变化之道,衍变之道。上至王朝更替,下至黄白之术,点石成金。其实都是很普通的道理。所以耿先生才有金银之变,才人造水晶,农人们在可以利用草木禽兽而得以生存。天道存在于人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它不会消亡,只会演变。”

齐己长叹一口气:“纯阳真人,佛道真的如此不相容?”

吕岩笑道:“也不是这么说,佛家言人心。而道家言天道。”

“天道无情,运用一心。不讲人心,只讲天道,所以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道术可以造福人类,却也可以一念之差祸害苍生。所以以向善之心劝诫之,才是莫大的功德。不知道纯阳真人承不承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