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狩宋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指南车

狩宋 第一百二十七章 指南车

作者:郁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9:02: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没有人知道高保融为什么生气。因为他对发生争执的所有人都没有任何表示。

拓跋恒与吴夏倒是光明磊落。只是吴夏脸上有几分担心的神色,因为高继冲毕竟还是一个孩子。高保融对高继冲的影响力巨大,完全可以剥夺他的任何权利,然后关起来。

而自己刚才的言论确实对王权是一种撼动。

特别是吴峰和刘钧,两个都是地位低下的匠人。现在心里已经七上八下了。

高保融确实有些生气。以前也许官员们之间有意见,但是都维持着表面的和善。现在不,特别是孙光宪作为一个首席内阁,应该做的不是激化矛盾,而是想办法化解和调和矛盾。

这也许是与儿子事实上独立门户有关。

拓跋恒的所作所为,显然是不熟悉情况,而对楚国衰亡有着切肤之痛,所以才要据理力争。吴夏言语过分,但是梁震曾经举《尚书》的话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孟子也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东西高保融也是从小对高继冲说。再加上高继冲与自己还不同,自己在王府生活了十五六年才到的梁家。而高继冲从一生下来就跟着他在乡村东奔西走,就是玩耍也是与老百姓的孩子一起,到现在为止说的都是土语。

最奇特的是王婉容一个从小长在富贵之家的孩子,居然也把民本思想放在首位。王婉容和高继冲在一起后,强化了这些概念。以至于高保融要请司空熏给予一定的纠正。

所以高保融毫不怀疑吴夏说的话其实真是高继冲说的。

高保融虽然这些日子对儿子有些忽略,但是却知道未来儿子最得心应手的人,大概就是女卫,工匠,还有耿先生那批人。现在看来吴夏和奚常的这一批商人很可能也是未来的一大助力。

再就是王家。只是高保融可不想把王家放到儿子那边,到时候王婉容的势力就将强大得不受控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高保融要把王家留在自己身边。

孙光宪最近和施睿静几乎是闹翻了,现在明显在挑拨自己父子两边官员的关系。

高保融就真的生气了。只是高保融不确定自己的脾气如果向某一方的人发出去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干脆就生自己的闷气。

进了内城,拐进匠作坊的道路有士兵在站岗,奇特的是,他们拿着奇特的木棍当做武器。长长的一根木棍后面有一个也是木头做的,厚重的柄。

去往别院的路是另外一侧,不过高保融还是忍不住停下来。

“怎么新军不穿铠甲,用这种木棍打仗?”

吴夏道:“大人,这是一种新火枪的样式。士兵们是先拿它训练用的。主要是瞄准和刺杀。这种火枪本来已经做出来了,没想到耿先生改进后的轰天雷威力太大,所以还没出厂子就返回去了。士兵们用这个代替训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最先出来的是火铳,就是从前面装药,用的是**,用铅铸成子弹。后面用发火药进行引爆。但是炸药出来后,这种方式就非常危险。而高继冲提出来的炮弹的做法缩小以后,就是子弹,只是弹头太小,做成实心也是可以的。

不过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子弹第一次试验就卡壳了。

高继冲就说可以把枪管里面车铣出一条螺纹,旋转的子弹要比不旋转的子弹要稳。炮弹也是一样。

结果原本用来清铣炮管内壁的铣床现在需要重新改装。再加上装弹和击发装置也是一改再改。制造工艺也冲单纯的制造,增加了热压,热拔。工匠们甚至在想办法做出冲压设备。冲压大型设备不行,但是小心的弹壳等等小东西还是可以的。了不起就是以大搏小嘛。

这就是火枪迟迟处不来的缘故。

要知道,现在的匠作坊,说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一点都不过分。

一批老工匠,现在都成了匠师。而吴夏从楚国,南唐和吴越弄过来的工匠,现在只能当学徒。这就是明显的区别。

即便是如此,这个什么火枪,到现在也没弄出来。众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兵利器。

看着匠作区守备森严,就知道显然高继冲不准备把里面的东西分布于世。高保融自然不会自己带头去打破这些禁忌。

带着人走向了去别院的道路。

一路上的山沟里面,能够看到正在修建一些房子。一些是匠人们的居住地。一部分又轨道延伸进去,应该就是一些工匠坊。刚走进别院的土山范围。

几个女卫就从树林中转出来,拦住了去向。

“大人,公子在九曲桥试验指南车,夫人已经到了,也在那边。大人这边请。”

女卫们很礼貌地给众人带路,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她们似乎不愿意让众人在这个区域乱跑。

而且还不知道树林里隐藏了多少人。

高保融一笑,看来夫人这是怕自己为难儿子,早早跑过来护驾来了。

转过山脚,就看见一群人在一条较为平坦的道路上,靠近这边有两个女卫在固定一根直尺。这根直尺背后有两条腿,全部使用铝合金做成。这两条腿是由空心管套在一起的,可以伸缩。傍边有一个螺栓,旋紧就能固定。

连接两条腿的地方有一个圆形的水晶管。中间有一个气泡。女卫正在调整两条腿让气泡位于水晶管的正中。

“咦,这个尺子的一米怎么这么长?”拓跋恒最先发现尺子的不同。

“小公子是将营造尺增大了一分,然后用水和铜的对比进行校核后确定一米的长度。耿先生用一种不会变形的合金铸造了一根标准尺。现在匠作坊和造船厂都用这种尺子。”

尺子下面是一个三角的尺垫,两个女卫用一根长绳子拉直。

一个堪舆师正在用量土地的丈在丈量长度。这个丈就是有两条腿的规,只不过也是用铝合金做成,腿尖非常尖锐。

高继冲,王婉容,耿先生梁夫人一干人都在。

在旁边还有一帮十六七岁的孩子,男女都有,他们在一个简易的桌子上写着什么。

吴夏发现陈陶居然也在。

“不要管我们,你们继续做事。”高保融吩咐女卫不要管他们。

走过去就看见了那个所谓的指南车。

这辆车是圆形,下面有一个铅垂吊着。铅垂的尖正对着一个同样的三角尺垫的正中心。

众人正在看的是圆盘后面的一个架起来的圆筒一样的东西。旁边还有一个立起来的四分之一圆盘。

让拓跋恒大吃一惊的是,这个平面的圆盘上的盖子和立起来圆盘都是整块水晶做的。

不过连真要说话的高保融也被梁夫人示意不要说话。

“这个望远镜我们已经反复校核过,能够放大五倍。计算起来确实不是太方便,我们正在想办法做一个能够放大十倍的镜子。我们发现放大倍数越高,镜子中看的范围越小,所以找准对面的尺子需要用镜子上的准星去瞄准,不然是看不到的。”

讲解的是一个小伙子。

“这个望远镜的中心轴已经与镜筒平行,我们通过两个焦点成一线的原理在镜子中间放置了一个十字丝。误差有,但是很小。这个轴线与这个指针是重合的。镜筒可以上下左右转动。左右转筒,指南针上的指针能都读出水平角,上下转动在这里可以读出竖直角。”

小伙子笑道:“我们用这套仪器,就是想办法准确地测量水平距离和地面的高低。虽然营造坊已经用水管进行过水平测量,但是一直没有将它数字化。也少有系统的计算。”

这时一个小姑娘的声音传来:“两个尺垫之间高差一米九分八厘六毫。所以两点之间肯定会少于一百米。我们读出的角度为一度八分二十四秒,如果这样计算,长度应该为九十九米八分四厘。斜长应该为九十九米八分六厘。丈量的一百米是因为地形和丈量时候的误差。总共差了一分六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