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山战图内 > 第875章 当廷对质(上)

江山战图内 第875章 当廷对质(上)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7: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卢庆鸿苦笑一声道:“卢家没有在荥阳购买土地,而且这五千顷良田中,其实一亩地都不属于二叔,所有良田都和他无关,只是有人将土地挂在他名下,他是替别人保管。”

“是谁?”

卢庆鸿摇摇头,“二叔不肯说。”

“他为什么不肯说?”

卢庆鸿也骤然不满起来,提高声音道:“他是我的长辈,是朝廷工部尚书,他不肯说,难道我还能掐着他脖子逼他说出来吗?”

“可是这件事已经影响到了卢家的声誉,他保持沉默,置卢家于何地?”卢清也愤怒地喊道。

卢庆鸿慢慢冷静下来,缓缓道:“小妹不觉得这件事是有人在背后暗算二叔吗?”

卢清长长出了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对卢庆鸿道:“将军告诉我,这件事水很深,他让我转告你,卢家务必继续保持低调,多办学开义庄,不要被金钱腐蚀了家风。”

卢庆鸿点点头,“齐王的话我会铭记于心。”

卢清叹口气又道:“将军让我再转告你们,应御史台的要求,后天朝会要专门廷问此事,如果二叔通不过,可能要被弹劾免职,将军让他好好准备,只有两天时间了。”

沉默片刻,卢庆鸿问道:“殿下不准备过问此事吗?”

卢清摇了摇头,“这是卢家的事情,卢家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事事都指望别人,

卢庆鸿掩饰不住脸上失望的表情,他还指望齐王能够帮助他们,但齐王这次却置身事外了,无奈,卢庆鸿只得道:“好吧!我再去和二叔谈谈。”

.........

卢庆鸿离开了齐王府,随即来到了工部尚书卢楚的府上,今天并不是休日,但卢庆鸿已经没有心思顾及公务了。

卢楚刚刚下朝回来,他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上朝下朝,忙碌公务,就仿佛中都最近的传言和他没有半点关系。

这也是很多人同情他的地方,他虽然贵为尚书,但家境却并不宽裕,住的是官宅,自己没有宅子,家具破旧,只有几个老仆跟随,连妻子都要亲自上街去买菜,饭食衣物都是十分俭朴。

这样的清官居然拥有五千顷良田,怎么想都不可能,所以很多人都替他辩解,既然五千顷土地是真,那也一定是卢家的财产,和卢尚书无关。

也有人认为,土地在荥阳郡,又不属于北隋的疆域,购买土地时,卢楚也不是北隋的官员,卢楚并没有违反北隋的律法,这件事和朝廷无关。

还有人说,卢楚是洛阳的内史令,这些庄园土地应该是皇泰帝赏赐,朝廷应该调查清楚,不能随意非议大臣。

尽管有很多讥讽他和同情他的说法,但卢楚却丝毫不理睬,也不屑于解释。

书房内,卢庆鸿向二叔卢楚转达了王妃的态度。

卢楚因为说话口吃,言语涩难,所以他一向沉默寡言,话很短也很少,半响他说道:“下午我....见过殿下了。”

卢庆鸿一惊,连忙问道:“殿下提到此事了吗?”

卢楚摇摇头,“没有!”

卢庆鸿苦笑一声道:“这就对了,殿下根本不想过问此事,他只是出于好意,让王妃来提醒我们,后天朝会要廷问此事了。”

卢楚淡淡一笑,“这件事....殿下心如明镜,其实....我也知道是谁在传播。”

“是谁?”

“别问了,你就不要操心了,好好约束族人,殿下说得对,莫让家风被金钱腐蚀。”

卢庆鸿碰了一个钉子,这就是他二叔的臭脾气,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说,他也有点心灰意冷了,实在不行,就向父亲请罪吧!

......

北隋朝廷并不是每天都举行朝会,而是每年正月初五举行大朝会,由太后主持庆贺新年,不讨论朝政,只举行一次简单的仪式。

而每月则在朔望之日举行小朝会,也就是每月初一的朔日和每月十五的望日,这两天举行一次小朝会,小朝会又叫廷议,朝廷七品以上的职事官都要参加,一般是宣布一些重大决定。

两日后便是六月初一,天不亮,中都各处的官员纷纷整装出门,向紫微阁汇聚而来,廷议将在卯时一刻开始,所以官员五更时分就得起床,在卯时之前便赶到了紫微宫。

朝会在安阳大殿内举行,由于进殿时间还未到,群臣们在三三两两聚集在安阳广场上聊天,昨天下午从御史台传来的一个消息便悄悄在百官中传播,今天廷议御史台将廷问工部尚书卢楚。

这个消息引起了百官的轩然大波,首先御史台并不认为这是法外之事,北隋的疆域在天下,荥阳郡只是被王世充非法侵占罢了,其次已经到了廷问阶段,就说明御史台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否则不会对一个尚书进行公开质问。

一旦卢楚无法在廷问中合理解释,下一步就是御史台弹劾了,就算张铉也很难庇护,毕竟北隋严禁兼并土地,这是张铉自己亲自签发的第三号摄政王令,百顷以上降职三级,五百顷以上将免职夺爵,何况这次是五千顷,免职后必然要问罪了。

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官员们都在低声议论此事,卢楚则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角落里,没有人敢和他接近,隐隐听见有官员不屑的声音,‘一个伪君子.....’

卢楚却面无表情,仿佛一切都和他无关,这时,旁边传来脚步声,一个低沉的声音道:“卢尚书,这件事我真的很同情。”

卢楚一抬头,却见是纳言裴矩,他淡淡道:“多谢相国关心。”

裴矩关切地问道:“这件事皇泰帝知道吗?如果他知道,便可视为他给卢尚书的赏赐,这件案子就可以了结了。”

卢楚摇摇头,“他不知!”

裴矩叹口气,“卢尚书再想想,我觉得皇泰帝应该知道,只要找一个证人,就算他现在在洛阳也没有关系,只要尚书坚持皇泰帝知道此事,老夫也一直支持尚书。”

“多谢相国,这件事我自有分寸。”

卢楚一旦着急就会口吃,所以他尽量用冷静的语气说话,虽然语速很慢,但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这件事不需要裴矩帮忙。

裴矩无奈,只得道:“不管卢尚书是否愿意,我还是要表达我的意见,这也是我的职责。”

卢楚笑了笑,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这时,台阶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钟声,这是要进殿了,数百名大臣迅速列成两队,沿着盘龙道向大殿上方走去。

廷议由摄政王张铉主持,他的坐榻位于丹陛之上,正对群臣,却不是皇帝位,因为他的背后还有一只象牙坐榻,坐榻前垂有珠帘,这是太后之位,萧太后只有每年正月初五的大朝之时才会出现在坐榻上,平时她的坐榻都是空的。

张铉几乎是和群臣同时进殿,端坐在榻上,面前的桌案上放着一把尚方天子剑,他是以摄政王的身份代行天子之权。

群臣就位,在苏威和裴矩的带领下,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摄政王殿下,祝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大臣请免礼!”

张铉的声音不大,但大殿设计得非常巧妙,尽管安阳大殿可容纳万人,但他的声音依然可以让每个大臣都能听见。

“谢殿下!”

张铉又缓缓道:“在廷议开始之前,我先向各位宣布一件事,岭南总管冯盎正式接受了朝廷册封,愿意归顺北隋,岭南将驻军三万,其中一万地方军由总管冯盎统帅,另外两万军队由朝廷派驻,岭南八郡和之前归顺的建安郡,一共九郡官员都将由朝廷任命,希望吏部尽快落实此事。”

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兴奋的议论声,岭南终于回归了,他们都知道唐朝的特使也去了岭南,据说将封冯盎为南海郡王,但他们只能给冯盎冼国公之爵,最后冯盎还是选择了北隋,可见大势所趋。

这时,殿中少监杨师道敲响了云板,大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张铉远远看了一眼卢楚,便道:“廷议开始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