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428章 无计可施

聊斋狐婿 第428章 无计可施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见海公子拂袖而去,而书童神色不舍,顾目刘彦。

糜氏兄妹、任家兄弟各有疑惑、思量、猜想。

糜松看那主仆走出竹林,不禁问道:“适才九郎说他‘拘役生魂’,这话从何来?”

“莫非刘兄早识得那海兄?”

刘彦闻问,看他又分视众人,打算如实相告。

说:“两位糜兄可曾记得,我等渡口相遇之时,我曾与你们打听一位姓海的人?”

糜氏兄弟点头,糜竹看着林外道:“刘兄就是找他?”

刘彦道:“我不是找他,而是找他身边书童良功。”

“刚才良功作一首五言,我说‘此诗令我想起临海竹山村一位姓温的名士’……”

“此名士就叫良功,即是他那书童。”

糜竹、糜松、任元芳三人诧然相视,不甚明白其言。

糜氏和任元洲却听懂话中意思。

任元洲道:“刘兄是说,海伯贤的书童,乃是临海温兄的生魂?!”

“正是!”

刘彦撩衣落座,与众人细说内情。

先说‘我到临海竹桥村拜访温良功,见黄氏、郎氏二仙家,得知温生失魂’。

后讲‘我游赏落龙山,从一位少年生员口中得知‘海秀才和书童良功……’。

讲完这些,他说:“我此番来海门,一则游访名士,二则为寻温良功失魂。看能否有缘遇上。”

“不想今日拜访任兄,借着机缘与温良功际会。”

“我之所以阿谀海伯贤,作诗投其所好,就是想讨要良功失魂,助其还魂。”

“九郎出言问罪,招惹怨怪,恶了其人,想要讨回温良功却难了。”

阿九听出责备,也知那话不该说,低眉认错说:“是我之过,没遵守相公叮嘱。”

刘彦看她乖巧之貌,不多怪她,笑了笑道:“那是睚眦之人,是何异类尚不知晓,岂能轻易出言招怨?”

“你我身在外乡,而非在临安,常言道‘人离乡贱’,需当【高行微言】。”

“高行者,行高以修其身。”

“言微者,谨慎以守其道。”

“以后不可再轻易开罪他人,尤其不知根底之人、胸襟狭隘小人。”

阿九点点头,说:“记下了。”

众人听他当面训教媚子郎弟,又思刚才刘彦所言,敬佩此君心术和为人。

任元洲再三刮目相看,说:“刘兄仁义,且道理通明。我见仁兄似曾相识,糜兄说你我有缘,未知缘是……”

刘彦笑看向糜氏兄妹。

糜松走到身旁,与元洲说:“两日前你来我府,说‘渡江过临海县,看到临江酒楼上飞出一匹白锦,有孟学真儒在楼上……’”

“上岸后,元洲急忙去寻,但无缘见到君子。”

“而今君子就在眼前,你又不认得。”

随他说话,任元洲蓦然站起身,双目清亮看着刘彦,喜悦勃然而发,抱拳揖礼:“原来如此,有幸见到先生,元洲甚喜!”

刘彦含笑还礼说:“你我当日无缘,今日有缘。我能知晓元洲,皆是三郎相告。”

任元洲转顾他口中‘三郎’,笑着施礼:“多谢三郎与我引荐,愚兄承情了。”

糜氏笑颜袖子掩口,起身手比刘彦:“兄可知晓,先生何许人也?君乃临安刘奉义!”

此话传入任家兄弟耳中,二人各是惊讶之貌!

刘彦点头道:“正是在下。我不愿在那海伯贤面前显露名号,故此用了化名。”

任家兄弟恍然。

长兄任元芳持礼敬慕说:“早闻奉义之号,今日迎得贵客临门,小可兄弟不胜欢喜!”

“此处非待客之地,还请到庄上叙话。”

任元洲接言对兄长道:“哥哥且先回府做安排,小弟与奉义在此少叙几句。”

任元芳听兄弟之言,点头一礼而去,下山回庄备宴。

刘彦目送一眼,问:“我闻令兄说,元洲与他早有结交,不知交情如何?那海臣是何仙家?”

任元洲回道:“我与他交情不深,只算得上泛泛之交,也是今年三月才结识的。认识后他屡次找我论诗,我不胜其扰。”

“至于此人是何仙家得道,我却不知。”

“我只知,他是异类成仙得道。”

阿九思问:“那公子可知他居住何处?”

元洲摇头:“我没想与其深交,便不曾问过。每次皆是他来寻我。”

阿九转顾相公:“如此,也不好找寻他。”

“这都怪我,不该与他问罪。要是当时化解干戈,修好留住此他,再去竹桥村告知黄氏、郎氏,叫她们来要人……”

刘彦抬手打断道:“此法更是不妥。黄氏、郎氏一来,必与他争执起来,甚至刀兵相向,打将起来。”

“倘若此人高于二女,则适得其反,事后他必有一番计较。”

“即便理论起来,他自持是温兄恩人,要让温良功为仆报恩,到时有什么理可讲?”

阿九思后笑说:“那便拿我去交换,然后我再偷回来。”

刘彦笑顾左右,糜松、任元洲各是纷笑。

后,众人围坐竹亭一起参详对策,思量讨要之法,但都无可用之计。

糜氏转睛道:“那海臣今日拂袖而走,我以为他会记恨九郎,需要地方一二。先生已告知他住在客栈,就怕他夜入报复。”

“不如,先生暂住我家。”

刘彦神态坦荡,显露风骨说:“他不则好,就怕他不来。若其今夜寻我,我正好全解一二。”

“有一些事,避不如迎,我若在他面前怯退了。则有损自身道义风骨。”

说着,他起身看竹外道:“先不谈此人,今日结识元洲甚是高兴,就借贵府宴席,我等畅饮一番。不负因缘。”

任元洲倾慕奉义风骨潇洒,随之相邀下山,边走边道:“问君有浩然正气,也曾在酒楼上见君祭出白锦!”

“未知先生白锦几丈?可通达浩然正气化剑之术?”

刘彦笑着随行说:“我只养浩然正气,不修蜀中儒门化剑之法,白锦不过一丈有余,实在不足挂齿。”

“我闻元洲剑法卓越,可否宴上舞来助兴?”

“我有一把分水剑,是把宝剑,回头拿与元洲一观。”

任元洲十分高兴,甚喜奉义洒然之气、随和之风,一路交谈着回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