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386章 因缘始末

聊斋狐婿 第386章 因缘始末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先生好风采,敢问可是真儒?”

“刘彦乃小学之儒,初得明经,不敢比大学真儒。”

“先生过谦,奴家看人无数,少见先生这等风骨之士。”

……

树荫下,刘彦、贾澜儿见面寒暄,彼此相互欣赏。

刘彦眼目中,能见此女天性烂漫,笑颜真诚不虚。

而贾澜儿眼中,这君子堂堂正正,风骨飒爽,气貌明媚,口中赞言绝非奉承。

“不当夸赞,世间高我之士甚多!”

说着,刘彦问其名:“未请教娘子芳名?”

贾澜儿笑说:“奴家贾氏,小名澜儿。此番牵连了先生,乃奴家过错,该与先生赔礼。”

刘彦观其颜道:“如此说,偷盗库银之人正是贾娘子?”

澜儿轻轻点头,刘平从行囊中取来一丈白布,铺在树荫下。

刘彦手请她落座叙话,询问其中的原因始末。

贾澜儿玉面享风,跪坐着讲述起因。

“史家小庄主有一叔父,名叫史冉,字升贤。”

“正月十五丽州办灯会,史升贤进城赏灯,见周家公子与妓女做戏,当街调戏她,以为那妓女是良家女。他便仗义出手喝止。”

“周家公子当众失了颜面,恼其多管闲事,用棍棒打了史升贤脑后。”

“史升贤当场毙命。”

“周家、史家因此打起官司,闹到金华府。”

“史家定要那周公子偿命,听说周家上下打点使银子,便也使银子,请丽州知县康弘相助。”

“那康弘收了史家一千二百两银子,自说‘一千两打点金华府上官’,他只取二百两。”

“但到最后州府判桉,只判周公子一个‘误伤人命,刺配江州’。”

“史家庄主得知,以为银子使的少了,便去金华府打听‘周家使多少银两’,一问却只用五百两。”

“他又问司理管家,可收到‘原告打点银子’?”

“那管家说‘一两银子也没见,老爷怪他家不懂礼数’。”

“史庄主听后气恼不已,知是康弘独吞了一千二百两,因此一病不起,两个月后病亡。”

“奴家与史升贤十年前因缘结识,结拜为兄妹。”

“五月我来丽州见他,闻得此事心起愠怒,一气之下去偷丽州库银……”

听到此处,站在一旁的刘平不解道:“仙家既要取回银子,只偷那赃官就是,怎去偷盗官府库银。”

贾澜儿分看他,说:“我意不在拿回银子,而在于惩治赃官!我若只盗走知县私银,伤不了他根本。”

“盗走库银,便能伤其官帽,等到朝廷大考官吏之日,只凭他丢失库银便要丢官。”

“似他这等贪官污吏,丢官如失势,下场不会好过!”

刘平恍然明白,称赞道:“所谓‘蛇打七寸’,仙家这招正中其害!”

澜儿笑着转顾刘彦:“比起先生谋略,奴家差得甚远。”

“先生明察秋毫,凭着所见‘秋毫之末’,就能推测大概,判断出陈观察与贼私通。”

“着实令奴家敬佩!”

“先生不助赃官而助我,实乃道义君子!”

“能与先生因缘际会,澜儿甚是欢喜。”

刘彦相视谈道:“这场因缘来的巧妙,确是有缘。娘子之后作何打算?”

贾澜儿说:“只看康弘失了库银结果如何,定要让他做不成这个县官。先生可有治他的好法子?”

刘彦目光如水,泛起明光指点她:“史家一千二百两,原本有一千两是打点州府上官,主管狱讼刑罚的是州司理。”

“那司理若是知道,康知县贪了打点他的银两,会作何想?”

贾澜儿心神跳动,笑着点头:“奴家明白了!”

“倘若那司理知晓,必定饶不了康知县,抓住他丢失库银,狠狠的拿捏做文章。”

“先生这‘火上浇油之计’甚妙!”

刘彦接道:“只是告诉那司理还不够,还要投其所好,送银两与他。银两就从康弘身上取。”

“搬空他家财,孝敬州府上官。”

“如此州府官吏受了好处,定要治他罪行,而他又没有银子打点,只能老实吃罪!”

“你可变作史庄主阴魂,托梦告知金华司理。”

贾澜儿听罢,眼眸透出钦佩,起身答谢一礼,说:“先生谋略高超,以贪治贪,奴家便用此计惩治赃官!”

“不知先生此次出临安,要去何处?”

刘彦起身笑道:“我出家乡是为了行学,无固定去处,下一程要去台州。那处也有一赃官,需受惩治。”

贾澜儿相视问:“先生要亲手惩治?若有差遣,奴家愿效劳。”

“不劳娘子。”

刘彦背手看前路,道:“此番结交是善缘,我观娘子性情可爱,聪明女子,我有娘子在家创业,开办书院,为天下女子立坤学。”

“你若有意,可去西湖青花舫一游,船上奇女子不少,亦有狐仙阴女。”

贾澜儿听得兴致勃勃,眼目晶亮,看着他骑上毛驴,说:“奴家办好史家之事,便去杭州西湖拜访。”

“其实奴家不是狐仙,我乃阴魂修道,借狐仙之名。”

刘彦手指阿九说:“我家这位娘子与你一样,也是阴魂修道。但看娘子比她道境高。”

贾澜儿浅笑分看阿九道:“这位妹妹有缘守在先生身边,他年成就必在我之上。”

“奴家仙缘不够,幼年遭劫,靠着父母,才修得鬼仙境地。”

此言一出,刘彦都有些惊讶,未想这娘子与貂儿一样鬼仙境地,问道:“未知令尊高姓大名?”

贾澜儿答说:“家父俗名叫贾奉雉,道号‘关青子’,在崆峒山修行。”

“贾奉雄。”

刘彦闻名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来,收起思量道:“何日行学到陇地,当去崆峒山一游。”

说着一礼与她作别。

贾澜儿持礼目送,暗把君子身貌记在心田。

前面刘彦走有二三里,蓦然想到《聊斋》之中有一篇【贾奉雄】的典故。

故事说的是‘陇地一位名士看破功名富贵后,带着妻子入山修仙。’

其中颇有神奇之笔,如贾凤雄初上山,因想念妻子,尘缘未断而返俗世,到家时孙儿都已五十多岁。

正应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贾娘子之父与典故中人,会是同一个人吗?”

“世上真有‘度日如年’的仙山?”

“世间奇妙之地众多,诸如山海之地、小人国虚土,阴山给孤园……”

“也许此行,还能遇见山海之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