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76章 改名易字

聊斋狐婿 第276章 改名易字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此说来,那狐仙芸娘并无害你之意。”

听完‘唐满和狐仙芸娘之事’,刘彦大概看清了事之根本所在,与知州侄儿谈笑。

唐满点头道:“芸娘实无害我之心。我躲她时,两次遭遇险地,都是她出手搭救,对我有恩情。”

唐知州点指侄儿:“究其原因,只在你自身。放纵无度,品行不端,出言轻浮,才招致狐仙教训。”

“以后要谨记,把恶习改掉。”

唐满领记叔父训教,眼眸看向刘奉义。

刘彦相视一眼,看他如今窘迫之境,觉得有趣又发人深省。

刚听‘知州训侄’,看得出这双叔侄也明白事理,没有一股脑把错推到狐仙芸娘身上。

有这一点就值得帮助,亦是可交之人。

唐知州察言观色,敬酒道:“奉义有何话大可直言,下官与小侄愿闻教。”

李通判拂须目转贤婿。

刘彦饮下杯中酒,谈道:“大人训侄之言很有道理。”

“骄奢放逸,绝不可取。慎终如始,方为正道。”

“追求快乐,不在于放纵自己,而在做一些有利自己,有利他人之事。”

“诸如行善积德,钻研爱好……,这都能使自己快乐。”

“似盈益兄这般,轻浮纵意,念头不由心控,只能快乐一时,而后自毁自身。”

“古之亡国君主,大多败于纵欲。”

“一个朝代都能因此而灭亡,何况人乎?”

“所以,《易经》中说【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嗯……”

唐知州、李通判闻此言各拂须点头。

话中道理,直白易懂。

说到此,刘彦点到为止,笑谈道:“盈益兄携狐仙在外云游一年,想必也感触良多。若能善思改过,必有一番成就!”

唐满对这位君子心生礼敬,拱手说:“奉义之言甚善,小生愿改过自新,可是芸娘不愿饶我……”

李通判适时问:“世才可否说和一二?或有驱狐之法?”

此言出,唐家叔侄齐看刘奉义。

刘彦思量少时,说:“狐仙芸娘两次搭救于他,是为盈益兄恩人。把芸娘赶走,岂不是忘恩负义?”

“何况,驱走也只是一时,她想找寻盈益兄,还能找得到。”

“只能用‘和’来解决此事。”

“想求和,就要使她满意,让她觉得可以饶恕,方能解脱纠缠。”

“言之有理!”

唐知州随即问:“奉义可有好法子,相助小侄与她和解?”

刘彦道:“不如先改个名字。令侄之名和表字都犯了忌讳,无形之中影响其心性。”

“其名满,字盈益,听起来是‘福满之意’,实则是‘引祸之名’。”

唐满自思,不大明白其中道理,感觉像是在给自己‘批八字,测名字’。

他问:“一个名字如何能招致祸事?”

唐知州却听得懂君子话意,与侄儿讲解:“满则盈溢,盈溢则生放纵,放纵则无所顾忌,无所顾忌岂不引祸?”

“你自己想想,此番灾祸,是不是皆因‘盈益放纵’引发?”

“奉义道理通达,不知改个什么名字,可以给小侄消灾解难?”

唐满眼目看向奉义。

刘彦说:“《道德经》有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名可改成【文缺】,字可改为【盈冲】。取经中话之意。”

“唐文缺,唐盈冲,好名字,甚佳!”

唐知州抚掌称赞。

唐满显露微笑,暗自琢磨这名字,真比现在好听顺耳。

他起身作揖礼谢:“多谢先生赐名字。”

刘彦受之一礼。

李通判笑颜拂须道:“改名之后,贤侄亦当换新颜,把旧日身性丢个干净,不失为人杰。”

唐满领喏记下。

唐知州接着请教:“若狐仙找来,当如何应付她?”

刘彦思道:“自古治理水患,在疏不在堵,亦可用于此事。”

“她若来府,大人不可驱赶,只当不知此事,让她自去找文缺。”

“唐兄见她找来,亦不可拒之门外。”

“相见后告诉她,你已不是‘唐满唐盈益’,而是‘唐文缺唐盈冲’。”

“此狐定会试探你,你秉持‘改过自新’之念,由她相试。”

“以后晚饭只吃五六分饱,清澹不可大补,亦要戒酒,只要坚持下来,改性就能成功。”

最后这句话,唐知州和李通判都听不明。

反倒唐公子明白其理,拱手答谢记下。

之后的酒宴,众人揭过此话,李通判说起‘自家喜事’,告知唐知州‘佳期时日’,邀他届时来府赴喜宴。

唐知州惊讶道喜,丝毫不觉通判嫁女为妾折损颜面,认为‘此乃高嫁’,盛赞这桩婚事,表示‘佳期必到府上讨喜酒’。

午时过,宴席散,唐家叔侄畅达辞别翁婿二人,一路交谈‘这君子’‘那狐仙’。

通判府内,刘彦见时辰不早,也不在岳翁家中多留,去内宅看过怜云后,便领着表妹、平儿、环儿告别还家。

《一剑独尊》

李通判遣人派车相送,回到内园大夸‘世才宴席之言’,把‘唐满放纵被狐仙教训之事’细说与爱女听。

只是他有一点不明,问女道:“世才让唐贤侄以后晚膳只吃五分饱,且要清澹饮食,不可饮酒。”

“说照此坚持下去,他便可改掉轻浮。”

“其中是何深意?”

李怜云稍思便明白,浅笑说:“饭饱则思**,贪酒则乱身性。刘郎之意就在于此。”

“先让他忌口,使其身不生杂欲,其性也就清净下来。”

“人心清净,脑神清明,行为则受到控制,不会再有轻浮之举。”

“再者,唐公子被那芸娘恩爱一年,没死于花下已是命硬,其身受不了大补。”

“因当清澹饮食,一点一滴的将养。”

“刘郎此言包含道理、医理,比良药更能治人。”

李通判眼眸明亮,笑而抚掌,与女道:“有此贤婿,我心无憾了。”

怜云笑和父亲说刘郎聪明之处,分析起他宴上之言,解开更多用心处。

……

北城,知州府。

唐满随叔父到家犯了‘食困’,见过叔母后回厢房小息。

这一睡有三个时辰,醒来已是戌时末、亥时初,二更时分。

他醒来精神清爽,连日积攒的疲惫扫去多半,出门呼吸爽气,仰望星月晴空。

“刘奉义名不虚传,其言句句是理,与其相交,如沐春风。”

“我爱交友,却不曾交到好朋友,皆因我过去轻浮放纵……”

“而今,悔之不晚,愿芸娘见我诚心,放我一马。”

他自言自语说着话,走去内宅拜见叔父叔母,在房中吃了几块糕点、喝一碗茶水。

再回厢房时,陡见一位美貌娇娘,笑盈盈举着烛火迎接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