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71章 送行赠文

聊斋狐婿 第271章 送行赠文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夜欢闹,梦里添洞房。

雨歇云收天亮时,佳人难舍情郎。

……

清晨,天上飘小雪,刘府书房门开。

昨夜梦乡受恩宠的荀娘子飘烟飞去东湖。

床帐上刘彦敞怀盘坐,周身气血缓慢平复,但其面仍留赤色。

阿九端着一盆水观看,见公子阳气似火,血气大壮,可谓‘满面红光’。

放下脸盆,笑颜走近问:“金风玉露一相逢,却胜似金丹入腹?”

听她打哑谜,刘彦脸热下床,气定神闲道:“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补性,我与貂儿夜行阴阳之道,大概就在其中。”

“鬼仙之精气妙如金丹。”

“你这娘子,却不知羞。”

阿九浅笑服侍公子穿衣说:“我在家中如何避得开内事?”

“羞也无处避。我把自身当做公子膀臂,心连一体,还羞什么?”

“老夫人让我来探探公子气色,怕貂儿盗阳,损伤公子身。”

刘彦系上衣带,笑道:“那你便把看到的,如实告诉母亲。”

阿九轻点头,又取衣物给公子,思虑问:“公子与娘子行好事,算不算修仙道?”

刘彦说:“此事有玄门道理,却不算是修仙。”

“就好比吃饭,品尝美食美酒,对我而言只是养身性,但对貂儿确是修仙。”

西红柿

“她说阴阳之内,可助衍生念头,如天地气和而生雨露,诸露皆为法。”

“她用那《诧女癸雷法门》翻云时,与我文光相合共鸣……”

“我浑身学问都能闻雷而惊蛰,妙处不言而喻。”

“貂儿打算将此法传授与你,助你得证鬼仙。”

阿九宠爱入心,端来温茶给公子:“娘子抬爱,九儿愿拜她为师。”

“刚才万山公子来过,说今日便要回洛阳……”

刘彦闻言点头,与阿九谈送行,净面后叫上平儿,带上一把伞一卷书,出了府门。

……

天上雪花轻飘,西码头处,几艘大船沿河道排开,岸上担夫挑着汤圆上船。

头船处,万山、陆侯、明渊结伴而谈,周围站着洛阳商人,大谈东湖商会,等着见刘奉义。

不久,见君子领书童来到码头处。

杨万山随手引荐洛阳商人。

众商观奉义气貌,暗叫不俗,见礼说起‘奉义在京中之名声’。

一商说:“先生之诗,风靡东京,男女老少皆知《山居秋暝》。”

又一商道:“天子册封后,京中士人,人人仰慕,听说小公孙娘子还为奉义‘解瘟救民’作赋……”

他们分说君子在京美名。

刘彦心神气满,不见骄念动,只当平常之言来听。

聊了几句话,他从平儿手中接过雨伞,赠万山问:“可记得它?”

“那日下雨,你我各撑一把伞游城论学,君从这把漏伞之中,明悟【以不动心,见心念动】。”

“后借此它,观身中不足。”

杨万山听他讲述,神思回到当时。

接过漏伞撑开,似乎还能感受到水顺着伞把流入自己手心、手脖,浸透衣袖和心神。

而此时,这水不是雨水了,而是‘君子之交澹如水’。

刘彦话中情义,如水润其心,使万山心窍文光烁烁,眼眸如洗。

刘彦分顾陆侯、明渊笑谈:“记得当日,你还问我‘世才有朋友吗?’”

“我答有,大多是泛泛之交,真朋友不出五指。”

“今我再答君,有,万山即是、子洵即是,明渊亦是!”

“今日君还乡,就以此伞相赠,下次再见,我将讨回。”

“莫要遗失了。”

万山心中触动,眼眸含泪,这话中交情他如何不懂?

真挚相视说:“岂敢遗失世才友情?长恨不能与君日夜同行。”

刘彦笑道:“你我情义,如一盏喝不尽的美酒。人生有尽头,此谊无绝期。”

“今日你我暂且把盏放下,只待来日痛饮。”

说着,又从平儿处要来一卷文章,给他道:“昨日我说,思得一门《志心笃行之术》,等君走时作赠。”

“今将此文赠予万山,君自品读。”

杨万山接过,把伞交给内兄,展开这卷文章观读,陆侯、明渊退到身后观看。

见首行写道:【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

其意是说‘欲使自己心志专一,想做到笃行不怠,行为笃厚,就要在多方面做得恰到好处。从而利行避害。’

下文,刘彦提到十四处‘博谋远虑’。

诸如文章提到:“最吉利的事是学会知足,最痛苦的事是**太多。”

又如他说:“笃行最大阻碍,就是做事情没有恒心。成事最大阻碍,就是只顾眼前利益。”

“为君子者,头等大事是修持德行,善养君心。”

文中,他借瑞云之事,借成人之美,阐解‘广行善事,对于心气滋养,学问滋养、身德滋养所带来的好处。’

杨万山、陆子洵、华明渊眼眸沉溺文中道理,心窍明光都在闪烁,脑窍灵明闪动。

刘彦说:“此文中,皆是用心之术,尽心之道,笃行之思,大抵算得上心学。是我近来总结诸事得来。”

“会用心者,做事便有恒心。”

“聪明心者,便能明察善断物情。”

“有德者,公心大于私心。无德者,贪婪鄙陋,刚愎自用,最终会失败。”

“君子者,驾驭夫志,统帅心志,笃行千里,御龙游!”

“此《志心笃行之术》,穷极我思。”

“若能做到上述之言,则无半途崩业之忧。”

“诸君共勉。”

“与君共勉!”

万山、陆侯、明渊齐声应和,心中意气似鹤鸣响!

周围商贾,岸上百姓看着这四人。

虽不明话中之意,却看他们相视而笑,不禁跟着显笑。

一炷香后船开,刘彦、陆侯、明渊岸上拱手礼送杨万山,万山还施一礼。

至此,杨家三郎别了临安城。

陆侯目送内弟远去,与世才谈说:“君这篇佳作,着重阐解‘笃行之术’,是为心学,又见立身之道。”

“不知世才,可有驾行千里之日?”

此话问的是‘刘彦是否有游历养学之心’。

陆子洵通读六经诗书,也知‘笃行之道’。

刘彦这篇文章所写,乃是‘用心笃行之道’。

而笃行不止用心即可,还要笃诚践行,达到‘知行合一’。

听他问到,刘彦笑谈:“我欲年后春来出行,笃行道义,游万里神州,养万卷诗书。”

“你们若有意,亦可行学,但暂时莫学我。”

“笃行之前,还有四要事,即是《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上四言不能做到,笃行则不利于学,不如先笃心养志。”

明渊闻言拱手道:“世才兄善言,句句是理,小生当牢记。”

陆侯接道:“世才说的甚是,明经入学之前,笃诚践行也无功。只有做到世才这般,方可行学。”

刘彦笑了笑,邀他们家中叙话,一论《中庸博学》之道。

东湖青花舫上,荀娘子叮嘱过诸事,便带萱儿一女,去杭州会李娘子。

她欲今日传授怜云《玄天诧女术》中,丹经之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