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44章 引妹修学

聊斋狐婿 第244章 引妹修学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公、老夫人,我去东市看了,可热闹了。”

“妖物个头七八尺长,有人认出是鲤鱼,有一二百斤重哩。”

“公人说,凡遭妖物祸害之家,可分得一斤肉,剩下的大锅煮汤,分给百姓吃。”

……

天近午时。

三鲤尸首被公人们运回钱塘县,百姓们闻讯后纷纷奔去东市围观。

此时东城门街市上不下千人,戚家小丫鬟刚打东市回来,口如黄雀讲着所见所闻。

堂内二老笑颜听讲,儿媳、孙儿也在,唯独不见小姐。

少先妻问:“可见我官人和世才表兄?”

“没看见。”

小丫鬟快语回话,说:“要不我再去看看?”

戚太公拂须笑道:“此番世才助官家拿获闹江鱼精,必在衙门用茶受礼谢。去叫戚安备宴,晌午我与贤侄小酌。”

老夫人拍肩道:“你怕是老湖涂,世才如此大功,县里官家如何不设宴答谢?我看世才晌午不回家。”

“娘亲此话差矣。”

门外戚少先飞扬神采接话,身后管家戚安手里提着一大块鱼肉,看着十多斤,血水已经冻上。

他一入堂便指鱼肉说:“此乃鱼精肉,表兄特意向知县大人讨得,用来孝敬父亲母亲。”

“表兄还在县衙,与官家商议后事。”

“晌午回来与我家同享鱼宴。”

“好!”

戚太公甚是高兴,走去看‘鱼精肉’。

见红肉鲜亮似朱玉,鱼刺有稻杆粗细似白玉,鼻子一嗅,鱼腥中带一股清香,闻着十分醒脑。

孙儿也脱了母亲手,仰头看这块鱼肉,伸手扣片鱼鳞下来,鳞光呈七彩色。

老夫人说:“我看这鱼身上都是宝,鱼鳞鱼骨都可以留着。”

说话,她想起自家小女,对丫鬟吩咐:“喊小姐来,也看看这稀罕物。”

小丫鬟跑出堂,去内宅西厢叫小姐。

此刻戚少卿正在厢房待客,客人便是昨夜管家口中所言‘荀娘子与四丫鬟’。

舫主卯时在西湖与公主、郡主、李怜云作别,不回临安东湖,直接到了戚家见刘郎。

她本想陪着刘彦同去北江口徐家湾,但被郎君拒绝。

刘彦给她安排一桩差事‘与表妹戚少卿解梦中迷’。

少卿昨夜梦魂虽然得一清明,却未能跳脱出迷障。

今早见表兄后,饶有兴致的说自己‘昨夜奇梦’。

萱儿、弦月教她的‘真学妙理’,她也记不全。

刘彦想着点拨一二,便请前来探郎的荀娘子助表妹一场。

现在少卿已然明悟,知道昨夜一切奇闻皆非梦境,也明白荀娘子昨晚为何来府,心里拿舫主当‘神仙表嫂’。

她和表嫂及萱儿、弦月四女闭门欢谈两个时辰,都不减兴致。

忽发现,世间有太多奥妙趣事等自己探寻,悄然种下‘修学’的种子。

小丫鬟到厢房门口,听见房里说话声,但转眼就听不到了。

少卿开门,丫鬟朝里窥看,也不见有人,只当自己在东市听人说话多了,余韵绕耳。

“闹江的是三条鱼?”

“表兄可被妖物所伤?”

戚少卿听几句,关切起世才表兄安危。

丫鬟叫小姐宽心,笑说:“大公子和表公子都安然无恙。”

“据说,钱塘家今日出神兵捉拿妖物,三太子还上船和表公子叙话哩。”

少卿解了担忧,笑颜道:“你去回母亲,我过会儿就去。”

“哎!”

丫鬟领喏跑回前堂。

少卿回屋问表嫂:“兄长如何说动君家出兵降妖?听闻知县苦求神明也未得理会。”

厢房,荀舫主起身说:“世才能请动君家,用得乃是‘道理’。”

“天下诸法,道理最大!儒家明经修学,无外乎‘通达道理’四字。”

“此道理,是天道,是人道,是玄道。”

“做通道理,可使心窍聪明,修成儒术,能得神通加身!”

“你表兄,乃身负道义的君子,神明也要闻其道而从之。”

“我欲开女学,教天下女子聪明自身,通达道理。”

“郎君亦愿助我。昨夜他让萱儿、弦月请你出窍,就是想引你修学。”

“我观贤妹聪明不低,属于可造之材。”

“你若愿意,便入我学堂读书。”

戚少卿闻言显笑,仰看表嫂道:“经仙嫂和两位仙子姐姐点拨,小妹已有求学之意。”

“只是小妹身是女子,万事不由自己做主。”

“就怕父母不许。”

“表小姐多虑。”

萱儿插言道:“只要小姐有心,公子就能让你如意。”

“公子曾与我说,贵府乃书香门第,许得女子读书。”

“小姐此番也是为了读书,高堂如何不许?”

少卿一听心欢,牵手表嫂说:“那以后小妹就拜在嫂嫂膝前受教了。”

荀舫主笑颜开,牵她出门叮嘱:“嫂嫂二字不可随便叫,我得刘郎之爱,但未得名分。”

“小妹省的,我只私下这般称呼。”

说话,戚少卿与神仙表嫂去前堂看鱼。

转眼,戚家灶房里飘起鱼肉香,东城熬鱼的大锅也支起来,许多百姓等着喝鲜汤。

戚家前堂,县衙回来的刘彦坐在上宾席位,与表伯父、表伯母谈话。

他说:“钱塘闹江妖物已受正法,小侄今日还临安,把官家所赠鱼肉,带回去与母亲品尝。”

“三日后钱塘办祭祀,小侄再来探望二老。”

戚太公笑点头:“贤侄帮我县除妖,有恩万民,该得鱼肉孝敬家娘,就连我家都跟着沾光。”

“是哩,是哩。”

老夫人喜说:“有世才贤侄这等亲戚,连我戚家门楣都放光。我家书香不胜,这些年连个秀才都没出。”

戚少先道:“娘亲莫不是在怪我?孩儿不是读书的料,倒是小妹能给我家添书香之气。”

“你说她?”

老夫人转顾爱女,面笑摇头。

在她看来,女子如何读书,也只是‘知书达理’,考不来功名,添不了书香。最多嫁给书香门第。

想到这儿,戚太公和老夫人眼眸齐亮,以为世才要给家里说亲。

刘彦适时道:“我有一位知己,要在西湖开女学,我看表妹秀外慧中,聪明可教,欲引她前去修学。”

“少卿现年不过十六,出嫁尚早,若能修两年儒学,他年再嫁,亦能嫁个良夫。”

“表伯父,表伯母意下如何?”

二老各都心动,觉得贤侄说的在理。

戚太公问:“不知办学先生是何人?需多少礼敬?”

刘彦余光看身后藏形娘子,说:“此先生,便是昨夜到府的‘荀娘子’。”

“她乃神仙中人,修儒术,养性命,开学堂是为教天下女子明道理。”

“礼敬五两做学费足以,只要心诚便可去。”

戚太公、老夫人、少夫人、管家丫鬟无不欣然、惊讶。

不想,表公子要引小姐拜仙家修学,这可是莫大的造化。

太公拍定此事,起身谢贤侄。

老夫人亦欢喜,叫来女儿问:“不知我女何时可去学堂,拜先生?”

刘彦扶着表伯父归座,说:“等小侄再来钱塘,就让少卿随我一起还临安。在我家住两日,等荀娘子开学之时,便领她前去拜师。”

“何时安定下来,我修书告知二老。”

戚少先插话道:“世才表兄此乃抬举我家,我家因有礼谢。”

戚太公听后连连说‘好’,问管家:“宴席可备好?”

“今日与贤侄做宴送行,当多饮几杯!表我家谢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