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39章 驱神拿妖

聊斋狐婿 第239章 驱神拿妖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彦、万山随灵官觐见钱塘君。

到西方金殿前,见金银甲士列队两边,殿门两边十八根白玉石柱支撑,朱门四扇,鎏金殿堂内香火弥散,十多个灵官站立两侧。

高座上端坐着钱塘君和王后。

论品级,钱塘君要高出西湖东湖三品,与太湖君品级相等,只比黄河君低一品。

刘彦步入殿堂,以觐见王侯之礼见君,杨万山次之效彷。

三太子和李主簿各施儿臣、辅臣之礼。

座上君家对儒家礼数颇为受用,笑颜说:“今日奉义过江,诚念敬我,我神明感应,但身不在江府,便叫我家三郎与君见礼。”

“我闻太湖君言,你曾与东湖相建元作祭文,文章之气卓绝,可见奉义才情非常。”

“我钱塘也尚学,我三郎粗读儒学经典,奉义若见他可教,我愿奉上拜师之礼。”

刘彦听出君家真意,不在最后这句,而在中间那句,斟酌言词答说:“小生才情如小马,尚不能拉动五车,又如何拉得动太子金驾?”

“我见太子才华横溢,礼贤下士,如君上圣明。”

说着,他揭过此话,取出袖中‘张知县赔情书’呈上道:“此书乃钱塘县所写,托我转呈君家。”

座上钱塘君笑颜收敛,心有一丝不快,便叫人接下念读。

此书刘彦先看过,见书中‘恳情赔罪’不够,又指点张知县几处,教他照句修改,直到通篇‘赔情饱满’才收笔。

之后刘彦为了方便携带,便真学降文光抄写一份。

此时灵官观看‘赔情书’,见字字光灿,句句恳情,忘了朗读。

钱塘君嫌慢,让他呈上来。

结果到手一看,亦被真学恳情所动,神灵内不快烟消云散。

他读罢笑问:“此书可是奉义代笔?”

刘彦如实相告,说:“书文明光是我的,字句悔罪却是他的。”

“张知县已知错在何处,小生曾点明他‘君家并非在意区区几只畜生,而是要一个诚心的礼数。’”

“我说,此礼数延续前年,就算你见不得杀生,也应写书告知君家,而非擅自做主。”

“就是天子,礼祭时也要遵照礼法。”

“先生所言甚是!”

三公子适时插言,望父亲说:“我父就是气他不知礼法,妄自乱改。”

“曾化老叟礼贤与他,他却冥顽不灵,似这等愚钝书生,如何当得一方父母官?”

“父亲,既然钱塘县已知悔改,又有奉义真学墨宝添情面,孩儿以为可宽恩与他,不再计较。”

钱塘君甚喜真学,交予灵官收下‘赔情书’,拂须道:“奉义来说情,他又如此诚恳,那便就此作罢。”

“奉义还身可转告钱塘县,千年礼法不可易。”

杨万山暗下钦佩,心说:“道理通神,真是一点不虚。”

刘彦领下君言,又说:“小生另有一事求证君家。”

“近来钱塘北江口闹妖,有三个妖物阻拦百姓过江,撞见百姓渡江,便叫人过三关,分为‘答对’、‘作诗’、‘蹴鞠’。”

“过不了三关,便要掀翻渡船。”

“不少百姓因此丧命,沉尸江水。”

“坊间有传言,说那三妖乃受命与君上,皆因君家与知县不和……”

没等刘奉义讲完,钱塘君就气上神灵。

三太子替父驳斥道:“简直荒唐,家父再如何,也不会假借妖孽之手报复,此乃小人之言!”

刘彦转顾公子道:“此话的确是‘小人言’。但事发已久,又不见君家出兵擒妖,故此小人言才广为流传,只怕百姓中已有人信了。”

“小生觉得破此言,只在君家翻手覆掌之间,只要捉到或驱走闹江妖物。”

“还钱塘一太平,小人之言不攻自破!”

“妙哉!”

杨万山心中抚掌,佩服他胆略口舌,似他这等‘言语驱神’,用不好则被鬼神揭破。

但看钱塘君、三太子、及朝中灵官,各都受刘彦言语驱使,商议起捉拿‘闹江妖物’之事。

而刘彦那根紧绷绷的心弦,也松弛下来。

他自知‘此言驱神有弊端’,他抓住了一点,才敢使用此心计。

那就是‘钱塘君臣父子皆知妖物闹江,却坐看不管’。

刘彦正是看破这点,才借小人口语驱神抓捕妖物,也是暗给钱塘君提一醒‘为神明者,要公私分明’。

片刻,大殿散朝。

王后随君出殿,思说:“刘奉义似乎用激将法,驱使我家擒妖。”

钱塘君道:“他所用非激将法,而是‘善劝计’。”

“此君看事通透,知道我家坐观妖物闹江,他便借此言告知我‘为神明者,要持公心’。不然就坐实了小人言。”

“那时,我就真成了勾连妖物的神明。”

“倘若有人指点钱塘县,去灌江口递上一封状书,告我驱妖害民之罪。”

“就算此罪不成,也要治我个渎职之罪。”

“刘奉义顾及我颜面,不好当面明说,故借小人之言,藏君子之语。”

“此先生可让三郎结交!”

“待会遣人叫来三郎,我与他说。”

王后思虑君家之言,也窥见其中厉害之处,神灵打紧点头领喏。

……

寅时,江上雪花纷飞,一艘楼船分开江水向岸航行。

船上三公子与刘彦、万山说话,目中多了几分敬佩,敬君子善用道理,佩服他智谋远虑。

方才散宴时,他被钱塘君叫去东园,再见刘奉义时,已抱结交诚念。

他说:“先生借小人之言,藏君子忠告,我父子各都明悟。”

“此番多亏先生,才解了我家与钱塘县之间芥蒂,否则就是两相害!”

“父亲叫我以诚结交先生,小生也有此心。”

“今日临别,当告知家姓表字,我家姓许,小生表字凌烟。”

“先生若不嫌弃,可叫我三郎。”

刘彦直呼‘三郎’,笑说:“君家皆是聪明正直神人,小生乱用小人话,实在有失礼敬,回头当补一篇赋文,表赠君家。”

三公子许凌烟挂笑,施礼答谢,叮嘱李主簿:“定要送先生入府还身。”

说话间船到岸头,刘彦、万山乘坐朱漆马车返还表伯府。

这一路杨万山都口中憋着话。

直到入戚家东院厢房,他才出言询问:“钱塘君既已识破世才借‘小人言’驱使他们捉妖,为何不恼怒反谢你。”

刘彦分看屋中二女道:“那是因为他们放纵妖邪作祟,虽然没与妖物勾结,但就好比官家见贼不抓,放任贼抢民,贼欺民。”

“依着王法,此等官家当革职贬官。”

“换做是神人,依着天条也要治其罪。”

“所以我才敢用‘小人言’,去劝说钱塘君。”

“与其说,君家受我之言驱使,不如说受天条律法驱使。”

杨万山陡然明悟,接言说:“这便是‘道理’!把握此理,便能驱神!”

“此番随世才渡江,真是不虚此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