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228章 两件事成

聊斋狐婿 第228章 两件事成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果真有此事?”

“真哩掌柜,此等事我哪里敢扯谎?”

“我回来时,官家和刘奉义还在南乡,掌柜只等着看,这两日官家就张榜说此事。”

午时三刻,东城酒楼食气热腾,食客来一批换一批,络绎不绝品尝‘奉义十味豆腐’。

邵掌柜怕食材不够,午前又让得利伙计下南乡买豆腐,结果豆腐没拉回来,只伙计回来。

小伙计一见大掌柜,就说起他在南乡见闻,讲的口干舌燥,神采飞扬。

柜台前,邵掌柜听后多有思量,问起官家如何断案,如何给余氏、杨七定罪。

伙计端起茶碗咕嘟几口,说:“豆腐婆遭妖人附身,全记不得这几日之事。杨七虽说知道,但他不知妖人炼法,因此他两家没遭牵连。”

“官家断案公道,只打杨七板子,算小打惩戒。”

“倒是杨七家的悍妇,恼丈夫为虎作伥,当众狠打夫家几拳,打的杨七上下开花,”

邵掌柜跟着显笑,问:“余家今日可还做豆腐?”

“不做了。”

伙计说:“天雷劈死妖道后,官家在余家东屋和屋后挖出三具尸,一死婴,一男尸,一女尸……”

“听说那男女便是二妖道尸首。”

“死婴是妖道所害婴孩,就埋在余家老母房中米缸下面……”

“官家火炼三尸时,你猜怎着?”

“婴孩和二妖道尸首被火一烧,皆发惨叫,声音骇人哩!”

“余家老母惊吓昏死过去,多亏刘奉义用笔墨点眉心,把她救活。”

“余家人受刘奉义指点,午后带老娘拜庙进香……”

“明日还照常做豆腐,掌柜放心就是。”

邵掌柜点点头,这时听见外面马蹄声响,转顾看到沈都头门前停马。

彼此见礼后,沈炼和他说:“掌柜速办一桌十味豆腐宴,做好送至县衙,另做五桌肉食宴席,过会儿众兄弟来吃。”

“十两银子可够?”

“使不了,五两就够,请都头回禀官家,小可马上让庖夫造办。”

邵掌柜接下十两银子,却找给沈炼六两。

见多出一两银子,沈炼会意笑道:“我并非欺心之人,掌柜美意在下心领。”

说着,只取柜上大锭五两银,上马回北城县衙。

邵掌柜步出相送,抬眼高看马上都头,叹说:“奉义身边都是正直聪明之人。”

小伙计也心里钦佩,刚才若换成他,指定就领了好处。

不多闲叙,邵掌柜安排伙计去后厨通传,他自己进到过堂小屋中。

北城县衙,沈炼快马回来时,刘彦、万山、官家等人正在衙门口作别。

陆侯本想设宴答谢世才,顺带犒赏公差人马。

但刘彦拒了宴请。

用他话说:“陆兄有两件事更重要,其一告知夫人实情,宽解其心,莫对腹中子心生芥蒂。”

“其二,写下二妖道罪状,递上知府衙门,不然与人留下话柄。”

“这两件事办完,才算后顾无忧。”

陆侯听完这番话,深感用心不如刘世才,知道此乃‘门前与门内’的差距。

他点头领下建言,让万山代为相送。

南城路上,杨万山问:“那死婴与二妖道尸首焚烧时,何故发出惨叫?莫非尸体化妖,成精了?”

“韩都头、沈都头各都试了他们脉搏鼻息,查验已死。”

“其实二妖道肉身并没死。”

刘彦阔步摆袖,提着公文袋说:“舫主和我说,二人之所以把肉身埋在地下,一是避人耳目,二则为了‘辟谷’。”

“此乃‘地藏之法’,出自《太阴炼身真经》。”

“其理,大概就是借地阴之气,封住肉身生气精气,使生命达到一种静止状态,只产生极微小的运动,如活死人。”

“如此可以延长身寿,亦能达到辟谷之效。”

“只用寻常之法查验,难断其身生死。只有把封闭肉身的地阴之气剥取,其身才‘起死回生’。”

“大火焚烧之下,地阴之气被阳气一冲,二人身便感知。虽主身神魂不在,但心知脑知尚存,因此知疼痛而喊叫。”

杨万山抚掌解惑,又问那重瞳死婴:“我观此婴非同一般,火中睁开重眸哭叫,可怜又可惧。此婴也还活着?”

刘彦回顾烧尸场景,摇头说:“那婴孩与二妖道不同,它是真死,但尸身妖变。”

“究其原因,就在二妖道之前借野狗胎腹炼此婴孩。”

“妖道为炼此婴,以山谷百姓尸魄填补其胎灵、胎身,那等胎魄胜过寻常人百倍。可比五虎十牛!”

“所以它死后,胎魄转邪魄,邪魄得地气滋长,而使婴孩尸身妖变。”

“此物没有主身胎灵,若不焚毁,早晚会成为妖邪,为祸一方。”

万山思量,忽地心神惊悚,道:“二妖道炼法,莫非就是把死婴胎魄,转移到我姐腹中胎子?”

刘彦真不知该不该夸他聪明。

此事他早就想到,也私下问过舫主。

舫主说:“妖道炼法,就是强壮胎子灵魄,而所用胎魄皆取自那死婴,为保官家不知,便化入豆腐中,使夫人吃下补胎子。”

原本刘彦不打算告诉他家任何人,但见万山已经想到,他便直言相告,转述舫主的话。

“此事万山知道就好,莫对你内兄家姐提。”

“不然他们心存芥蒂,腹中子便又要遭劫。”

“世间万物产生都有其因果。”

“此子第一世乃重瞳子,集合千尸之魄,却未能存活。”

“二世转入你姐胎内,这便是冥冥之中天定。”

“我料此子必有大作为,将来成就可能在你我之上。”

万山点头消去心中芥蒂,笑说:“他可能在我之上,但未必在你之上。我看世才与我外甥也颇有缘法。”

“不如叫他拜你为师,认你做个亚父如何?”

刘彦笑颜道:“且等降生之后,看看是男是女。前面已是槐花巷,万山可回了,回府多宽慰你姐。”

“还请世才替我答谢两位仙家。此恩情,我杨陆两家记下。”

说着,杨万山不再多送,反身回县衙。

刘府后院,书房。

荀舫主、于太公比刘彦早回来一炷香,正与狐鼠二生员、阿九、萱儿众女说‘今日南乡事’。

刘彦回家先见过母亲,后进到书房,把万山礼谢之言转述,拱手做礼数。

分顾二仙说:“姐姐、太公功劳甚大,我家未曾备宴,便答谢两位一碗汤圆。说来我肚子也饿了,陪两位同吃一碗。”

说话吩咐阿九煮汤圆,让玉娘接取出《汤圆赋》。

不多时,屋内一书生二仙家,各持一碗汤圆,品尝慰藉心腹,谈笑世才用计。

千里之外,洛阳大雪。

宫中御书房,天子端坐细读‘临安刘奉义回信’。

小太监端着三碗热腾腾的汤圆入房,香甜之气引动左右二臣好奇和食欲。

大太监接过一碗奉上书桌,未敢出声搅扰天家读信。

赵天家闻见米酒热气,落下信看煮好的汤圆,说:“果然如君子信中所言,白白胖胖一碗浮圆子。”

“御膳房是否照着信中方法煮制?”

大太监回禀:“奴婢亲眼看着御厨熬煮,方法皆照刘奉义所说。”

“汤中只加米酒,奴婢偷嘴,在御膳房品尝一丸汤圆。”

“滋味绝美,内藏桂花芬芳,沁人心腑,妙胜诗词。”

赵天子食欲上来,端起这碗汤圆先喝汤水,酒香甜意入心,后小口品尝这千里送来的桂花汤圆。

才吃下半个,他便分顾执天、观天二司卿家说:“你们也快品尝,这汤圆滋味甚好。”

说着,又问心腹太监‘还剩多少个’,安排御膳房都煮了,送去后宫与皇后妃子品尝。

大太监领喏离去。

执天司台吃完一个,暗赞:“此物着实美味。刘奉义回信又送汤圆,使人意想不到。不知他做的什么文章?”

观天司台另有猜想,暗道:“汤圆之中包桂花蜜,好似治国理政之思。莫非他借汤圆,讥讽朝堂那些口蜜腹剑之人?”

赵天家也在品汤圆思量,心说:“汤圆外表不显奇异,但内中另有乾坤,吃下清香甜美,暖人心腹。此寓意‘仁政’。”

“刘世才是借汤圆告诉我,施仁政不在表,而在于里。”

“表面仁义非仁义,使天下百姓尝到甜头,才是真正仁政。”

“犹如这汤圆一般。”

“妙哉,他怕干涉朝政,就借此物与我阐解仁政。一举两得。”

“若能一直来往书信就好,我身边缺乏他这样的君子。”

君臣三人,一人一个想法。

谁也没猜出刘彦回信送汤圆,乃为临安百姓之真意。

但刘彦想要的效果已达到,无论御书房君臣,还是后宫娘娘嫔妃,都喜欢上‘临安桂花汤圆’。

【临安汤圆】之名,也很快传出天家府邸,流入王孙公卿、士族官宦耳中,悄然传遍洛阳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