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72章 斋心法术

聊斋狐婿 第172章 斋心法术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咣,咣——”

“大人张榜,布告乡民,今日大开南门,乡亲可往东山谷祭祀亲友……”

“听说今日要给谷内死鬼立碑?”

“不错,榜文上说‘辰时开门,巳时立碑’……”

辰时放药结束, 一行公人身披蓑衣,手持铜锣,巡街吆喝,告知众民‘知县新令’。

沿街避雨的百姓老少交口而谈。

有人称赞官家,有人聊说鬼谷。

南城槐花巷。

杨万山、华明渊并肩撑伞往巷尾走。

刚敲开刘府大门,却被阿九阻挡在外。

她明眸清亮分顾杨、华二人道:“今日我家不待客,两位公子请回吧。”

杨万山略诧异, 疑惑问:“莫非世才兄要悟学?”

阿九隔着半开家门微笑说:“我公子不修学,今日闭门乃是‘斋心’。”

“万山公子书香门第, 应该知道。小奴就不班门弄斧。”

此言一出,杨华两位各有神态。

华明渊更添疑惑,杨万山则陡然明白。

他眼眸烁烁问:“不知世才‘斋心’几日?我等何时能来?”

阿九思说:“尚不明确,少则三日,多则六日,公子你若有急事,可先告知我,我会适时相告公子。”

“倒无急事。”

杨万山转顾华清道:“明渊想向令公子求教学问,我则代内兄相请世才一同出城立碑。这两件事都不如他的事大。”

“娘子可以斋后再告知世才兄,告辞。”

“嗯,小奴就不多送了。”

阿九款款一礼后把门关上,交代福伯两句便回后院。

刘府门外,小巷。

华明渊好奇问万山:“她所言‘斋心’是为何意?可是‘戒欲补心’之意?我闻佛门有‘坐禅斋心之法’,二者可相同?”

“明渊说对了,但二者各不相同。”

杨万山回顾巷尾,笑谈道:“九娘子所言‘斋心’,乃是指‘心斋’, 也算是‘戒欲补心’,但与佛道斋戒不同。”

“【心斋】出自《庄子·内篇》书,后世佛道将其化用,作为一门养育道心,消除烦恼的法术。”

“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谓之心斋。”

“我儒门用做心斋法,是为了使心灵纯一,祛除杂念,澡雪精神,从而容纳更多学问,领悟更多妙理。”

“不入真学之人,不可做‘心斋’。不得正心之人,不能行‘斋法’。”

“妄行此法术,也不得其妙。只是图费心力而已。”

“我父每月都会择日‘做心斋’。”

“行斋戒之时,心神虚空,忘却诸般,近乎于神游,但神气合一,外物不可搅扰。”

“世才今日‘斋心’, 大概是一样的。”

“他已‘明德正心’,确可以行此斋法……”

“我料他这几日内不会见外客,你要求见,须多等几日。”

华清听他讲述一堆‘心斋’,但还是一知半解,觉得好似在听玄门讲道一般。

这大大超出他所理解的‘儒术’。

出槐花巷,杨万山见华兄疑惑未解,知道他一时不能理解,简言归总之前的话。

“明渊未入真学,不知真学之妙,儒术通玄亦如道法。”

“你这么想就明白了,心斋就是一种静心之法。”

“静心,就好比打扫心房,把房屋里的杂物都搬出去。如此得一身心空静,空静之后方能容纳更多‘新学’。”

“小生懂了,多谢仁兄指点。”

华清听后有所明白,今日虽没见到刘世才,却让他大有收获。

从中窥见‘真学之玄妙’,心中求学之志更坚定了。

正如万山所言,刘彦今日做心斋,正是为了容纳更多学问。

因为,今晚相君要向他传授《君心化龙》。

此为司徒心学总集,所涉及学问非常庞杂,一门绝学之中,包含了千卷万册书。

想把这些都收入身窍,一定要收拾心房,使心思‘虚而待物’,方能全部收容。

否则身心空间不够,则不能容纳。

相君传授再多也无法装入自身,白得一番受教。

所以昨晚在东湖水府,相君先教他‘心斋’。

说:“心斋之法,乃《君心化龙》入门心术,世才你已得正心,可以使用此心学法术。”

“先前胥兄传授你‘成仁之术’,你心窍应该很充实,需要化充实为空虚,空虚才能容物。”

“明天回身后,只管搬空心思,打扫出一间空房以待收纳我门绝学。”

刘彦听从指点,今早魂儿归身便开始做准备。

吃完早饭吩咐家人不见外客,自己则闭于书屋。

先持令牌听惊雷,摒除杂念,而后依照法门,使心境纯一【心观鼻之息,神观心之气】。

如此‘神气合一’就进入了‘心斋’境界。

其实,相君所传《斋心术》,与山君所传《书屋观》,极其的相似。

两者对于心境要求,近乎一致。

以至于刘彦踏入‘斋境’之后,看到了身窍书屋。

但不同的是,观想书屋时,他心神处于书屋内。

而进入‘心斋境’后,他却立身于书屋之外。

这很奇妙。

此时,他神思立身于心境虚空,眼望那书屋思量起来。

“《书屋观想法》是在‘心中虚无之地盖一栋房子’,‘书屋’脱胎于‘心境’,心境就如内在天地,自身城池……”

“山君说《书屋观》乃儒道合一法门,应该是借道家观想与儒家心斋。”

“相君让我今日回来收拾心房,虚而待物……”

“可书屋中所存,都是我积攒下来的学问,不能轻弃。”

“即便是那些不得真意之书,也能为我文骨筑基……”

“倒不如对书屋进行加盖,在书屋之上增添两层空间,将书屋观想成‘经阁’。”

“诸子在天之灵,于天地虚空造一座‘经香阁’,存放往圣之绝学,传授给在世大儒。”

“我等向学之人,也应该于心境起一座‘尊经阁’,以存自身真学,海纳诸子百家,这才是以身载道,以身载学。”

“不错,可以一试!”

刘彦灵光一闪,心神敲定。

开始思量‘如何建造自家经阁’,从脑中所见阁楼进行筛选、参照、借鉴、对比……

虽然很耗费神思,但他却乐此不疲。

不知不觉,外界过去一个时辰。

处于斋境的他,对于要设立的‘经阁’,神思内有了一个笼统结构,似飘起一缕青烟,烟气之中显现阁楼形状。

刘彦能够举目望其形,感受这等奇妙,把所思‘经阁’寄托、暂存于神思之上。

接下来,他要搬空书屋所藏学问,然后拆掉此屋,将‘经阁’替换其位。

只见他把心神拉近书屋,对着拱手一礼,诚心道:“我将另外修设存经书阁,请众经众书出窍。”

此话言出法随。

书屋应声门窗大开!

屋内所存经书一册册、一本本飞出门窗,似一屋彩蝶涌出,遵照他心意所指,这边叠一摞,那边堆成籍。

《诗经》归一籍,《论语》归一部。

真学新学归一旁,旧学杂书归一旁,分布堆叠有序,可谓‘按部而搬’。

很快一千册身学搬空,书屋内空空无无。

刘彦通过目视,便能直接感知屋内。

他扬手凝文光,化作一炷香双手而持,礼敬书屋道:“此一敬,谢君替我存书,受此香后,就请解身入经阁。”

“我欲容四海之学,便要有更大存经之所。”

“请君易形载道。”

语落,手中香瞬间燃尽,作一片香烟涌入书屋,由内向外的笼罩包裹。

书屋渐渐的暗淡消减,解散于香烟雾气之中。

刘彦念头一动,神思头顶寄托的‘经阁’脱离他思想,飞落那片烟雾内,陡然拔高突破烟罩,升起六丈经阁之躯,雄伟竖立在眼前。

他一笑敛袖盘坐虚空,四周千卷身学环绕。

等经阁吸纳书屋之气后,开始遵照构思,细化其形结构,把灵巧之思,化入其中。

比如,经阁壁画中增添典故,一点点的塑造经阁六丈身躯。

其实这也是对他自身一种塑造。

此刻神思之外,其肉正襟危坐。

周身百窍倾吐正气,风气汇聚于头顶,包裹外浮的思想文境。

见其内一座经阁正慢慢显形,与他内中心境所造,如出一辙。

床帐外,阿九、沈玉娘、小月儿看得诧然,都不知公子现在是何等境地。

只觉得眼下公子如仙似道,诸般妙法显形。

“这是儒术吗?”

“是,公子不修道法,即便用符法,也是文光画符。”

“你我所见,属于儒术之中深层玄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